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图片新闻

视频 | (百名干部群众话治水)板芙镇:从日均一投诉到点赞如潮 群众从“怕水”到“亲水”

信息来源:中山PLUS 发布日期:2025-04-15 分享:

  

  继续是“百名干部群众话治水”专栏报道。曾经,板芙镇的水环境让群众苦不堪言,日均一宗投诉成为常态;如今,清澈的河水、整洁的河岸让群众纷纷点赞。板芙镇是如何治水?又是如何让群众从“怕水”到“亲水”的?一起来看看。

  板芙镇地处水乡,水网密布,但过去由于污水直排、河道淤积等问题,部分河涌水质恶化,黑臭现象严重,周边居民苦不堪言,纷纷投诉,种种困难让治水干部们倍感压力。 

  板芙镇农业农村局治水工作组代表陈伟鹏:“在治理的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然后投诉,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基本上有400多份的投诉,平均一天就有1份投诉,刚开始我接到这个任务,心里肯定是没有底的,会觉得这么困难,我肯定是‘啃’不下去的,群众对我们要么就是冷眼,要么就是嘲笑,我心里面都觉得治水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

  板芙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涂桂荣:“群众都反映,他们平常在家里都不敢开窗,因为那些污水排不出去,臭气熏天,我们镇任务也是比较多 ,总共有下达了40个小区的改造任务,一开始的确是有一点畏难心理,但是治水攻坚战,我们必须要把它攻坚下来。”

  面对群众的投诉,板芙镇将治水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全面打响治水攻坚战。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治水措施,逐步解决河道“病灶”。其中金钟涌的治理尤为突出,成为板芙镇治水成果的一个缩影。

  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岐江河流域-板芙镇)项目分项主办冯子洁:“金钟涌这条河大概是2021年进场施工的,在处理化粪池接驳等问题上,当时有一些村民可能不太了解我们项目是做什么的,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这条河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治理好,现在村民都已经可以在这个岸边一起散步,然后在这个岸边去下棋之类的。”

  板芙镇金钟村村民吴德坤:“之前那个水基本上是黑臭的,全部像墨水一样,现在治理之后好多了,鱼也比较多,基本上现在每天都可以开门通风。”

  记者高力:“经过治理,金钟涌的水质已稳定在‘不黑不臭’的水平,记者来到现场的时候,看到河的两岸已经种上了不少绿植,两旁还划分了规定的停车位,记者还了解到,乡村的环境变美之后,不少的年轻人纷纷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板芙镇还积极发动周边企业参与治水工作,推动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截至目前,全镇范围内已完成125家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通过参与治水,企业不仅改善了周边环境,还提升了自身形象,为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板芙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办事员廖健祖:“刚开始到企业去宣讲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的时候,吃闭门羹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慢慢推进的过程中,一个是上门对企业宣传的次数多了,企业开始慢慢理解了,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改造,当其他的企业慢慢看到一些河涌的水质开始发生改变的时候,他们也非常认可,其次就是各方面的环保要求都高了,因为企业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他们可以拿到了排污许可证,成为一名合法的排水户,其他企业也会持续地去进行改造。”


  板芙镇企业代表朱先生:“之前员工住宿舍的时候,经常抱怨,说河里面有异味,蚊虫肆虐,经常让我们公司去消毒,经过去年做了将近1公里的污水工程之后,我们实现了‘三赢’,环境整体提升了、周边口碑也好了,我们拿到排污许可证之后,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了解开群众“心结”、护航企业发展,治水还为板芙镇的养殖户带来了收益。截至2024年12月底,板芙镇累计完成9100亩的鱼塘尾水治理,不仅让镇内的养殖户看到了降本增产的希望,也让渔业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中山晟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梁春华:“省、市、镇加起来是出资50%的,我们公司也是出50%的资金去治理,一开始是疑惑这样做下去行不行,养了一年后,算起来发现原来我们的成本降低了,每斤鱼养出来的成本省了2至3毛钱,养出来的鱼也健康,觉得投入这点钱是值得的。”

  2024年,板芙镇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累计铺设水管网123公里,完工率达99.9%,污水厂扩容至5万吨/日,2024年第三、四季度黑臭河涌全部清零,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板芙镇农业农村局治水工作组代表陈伟鹏:“从2023年的全市镇街治水排名第15名,上升到2024年的第5名之后,我们现在主要还是以稳定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保证这个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再把‘一河两岸’治理好,然后让群众可以体会到治水的成效,也可以欣赏到治水之后的美丽风景,让他们感受我们板芙的岭南水乡文化,让他们知道我们板芙的水、水源都是很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