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位于板芙镇里溪村的中山市中小学“五育”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五育’基地”)又迎来了一批“新客人”——来自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的近20对亲子义工家庭。这是由该校少工委与中山日报社组织开展的“职业体验促成长——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活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教育融入生活实践,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和岗位体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意志力。
学生们参观里溪村粮食展览馆。受访者供图
据悉,“五育”基地于今年1月13日正式揭牌,由板芙镇、里溪村、中山日报社三方共同筹建运营,主要为中山中小学生提供综合实践、自我教育、自我展示的阵地和平台。首期开放的“五育”基地是集生产劳动技能教育基地、生产生活技能教育基地,并联动里溪的粮食展览馆、红色文化展厅、红色书屋等自然及人文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设置有涵盖红色文化、劳作实践、传统美食、陶艺制作等主题的教育课程。
当日,亲子家庭到达“五育”基地的第一站是水稻种植基地。在老师和工作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学生们了解了水稻的由来及种植方法。随后,在专业种植人员的示范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挽起裤管,脚踩黄泥,下田种植水稻,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学生们下田亲身体验水稻种植。受访者供图
随后,学生们参观了里溪的粮食展览馆,了解里溪村从英勇成立抗日武装,到率先推行“联产到劳”改革,再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奋斗故事。
中午时分,在烹饪课程环节,学生们被分成4人一小组,分工进行洗菜、切菜、炒菜和摆盘等工作。在家长和老师的协助下,一道道香飘诱人、美味可口的佳肴陆续出锅。
学生们在炒菜。受访者供图
“劳动最光荣!”竹苑小学学生赵山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不仅在下田插秧过程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辛勤种植水稻的不易,也在自己动手做饭的环节中明白了要珍惜他人劳动成果。
“无论是对我们家长,还是对孩子,本次活动都是非常生动且有趣的。相比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更能让大家充分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蕴含的道理。”一位家长表示。
谈及举办本次活动的初心时,竹苑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巴梦龙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丰富知识体系、拓宽眼界与视野。“从活动效果来看,本次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历,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劳动能力,还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团结合作能力。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更加珍惜粮食、尊敬农民、尊重劳动。”巴梦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