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中山市全球招商大会暨中山人才节,板芙镇今年有哪些新惊喜?3月18日,板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倪小平一行在作客《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时,向市民提前剧透了该镇今年中山市全球招商大会暨中山人才节的部分剧情:预计上台签约项目1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超10个,有望在签约数量、项目体量、招商质量上再次实现新突破。
板芙镇把2022年定为“思想突围、攻坚突破”年,将按照“一园一校两带双驱动”发展思路,以智装园为主引擎、“澳科大中山校区”为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依山傍水、两江三岸独特优势,大力弘扬里溪“联产到劳”改革精神,坚持低效工业园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双轮驱动,加快构建沿105国道现代商贸集聚带和沿古神公路特色农业示范带,全力打造产业高端发达、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环境美好、社会和谐善治的“山水板芙、智造新城”;力争到2026年,在产业空间、经济规模上成功再造一个新板芙。
2021年板芙镇发展成果榜单
2021年,面对缺芯、缺柜、缺电等严峻挑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多点散发疫情等多重冲击,板芙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以非常之力奋战非常之时,“小个子”跑出了“加速度”、赢得了“开局红”,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7.8亿元,同比增长11.3%;规上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3.5%;社消零26亿元,增长10.7%;其它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特别是成功取得“1个全省唯一、12个全市第一”良好成绩,例如:全市率先推行惠企政策“一窗兑换”,成功入选2021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镇街;全市第一个在深圳、广州均设立招商中心;全市第一个建成村级“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站等。
智装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企业投资落户。
新成果1
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实现招商新突破
近几年来,板芙镇以“智装园”为主阵地,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在全市各镇街中率先到广州、深圳均设立招商中心,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先后吸引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该镇。该镇2021年“3·28”成功签约项目15个,其中,板芙科创园项目投资额达11亿元,创造该镇当时单个项目投资新高;联合中南高科以“园中园”形式建设智装园内首个工业综合体,大力开展平台招商,仅去年就成功签约39个购厂房类优质项目,累计签约项目达68个。
2021年,板芙富恒、易天等多个项目创造了项目落地的“新速度”,曾一度成为中山佳话。众所周知,项目落地涉及项目入库、用地指标、土地招拍挂等多个流程,要提速并不容易。板芙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的秘诀是,坚持“项目为王”,急项目落地之急、解项目建设之难。
该镇探索建立一位项目经理、一张鱼刺图、一份推进情况表、一个重点工作例会、一个线上工作群“五个一”工作机制,精准跟进项目洽谈、合同拟定、签约落地等环节,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实际困难,不断健全重点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和全程代办机制,精准有效解决项目落地建设的瓶颈,推动项目“拿地即动工”。该镇在全市率先试点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大力打通项目准入、用地报批、土地招拍挂、履约监管等关键环节,推动项目落地流程再造、并联审批、信息共享、在线协同、限时办结,用“数据跑”代替“项目跑”,实现“一个平台”“一网统管”项目落地全周期,力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达效。
通过打出以上“组合拳”,2021年板芙全镇新增动工项目9个、新增投产项目8个,其中富恒新材料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35分钟,刷新当时“拿地即动工”的中山新速度;易天自动化项目从现场完工到完成竣工验收只用6天时间,创造中山工业项目“完工即验收”的新速度;今年已动工项目3个,其中,中山科学城板芙科创园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2天时间,继续保持项目落地“快速度”。
新成果2
政务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受益明显
2021年3月10日,板芙镇在全市率先开展镇村两级“免证办”,298项事项14种证照实现“免提交”。当日上午,来自广东茂名信宜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杨品林在取得“秒批”居住证续期手续,他对记者感叹:“与往年需要备齐纸质材料才能办证相比,现在真的是太方便、太幸福了”。
近2年来,板芙镇自我加压,主动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全市政务服务质量大会战中多次展现“率先”的姿态,比如,在全市率先推行惠企政策“一窗兑换”,以“四个一”特色机制推动政策直达企业,成功入选2021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镇街,目前列入“一窗兑换”数据库政策115条,服务企业300余家;在全市率先推进“四减”改革,服务大厅26项事项压减时限201天、21项事项跑动次数压减21次,整个大厅超过1/6的事项服务水平比市级更优。
据介绍,板芙镇2021年全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75%,在民生领域打造“互联网+慢病管理”“党员+网格”精准帮扶、“众帮共扶”特色救助、“小候鸟”夏令营等几大品牌。以“众帮共扶”特色救助服务品牌为例。2021年,该镇在“党员+网格”基础上推出“众帮共扶”特色救助服务,将全镇困难家庭、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约637户纳入救助服务对象,按照贫困程度、风险隐患程度或接受救助的迫切程度分为A、B、C三级,从“建立一个帮扶平台、健全两大工作机制、打造三级服务管理圈、创新四大救助方式”等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村(居)包干+网格联动+社会参与”的关爱走访体系,打造强统筹、广覆盖、多元性、精准化的救助格局。截至今年3月15日,该镇累计开展走访6035户次,平均每户走访达9次,实现“微心愿”近1000个。
新思路
虎年板芙将聚焦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倪小平告诉记者,板芙镇今年将聚焦三个方面精准发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做优软硬环境提升城镇品质、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生态底色。
首先,以建平台拓增量、抓工改挖存量为抓手,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智装园是中山市第一个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智装园园区主干道(迎宾大道)已全线通车,一至三期填土工程全面完工,园内大部分道路建成通车,管网等基础配套同步建设;累计签约落户项目28个,投资总额117.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204.6亿元,达产税收10.9亿元,包括上市公司投资项目8家、知名外商投资项目6家、装备制造类项目21家;现有建成投产项目14个、动工在建项目9个。接下来,该镇将保持发展定力,更高标准规划建设智装园,积极争取调整园区北面3000多亩非建设用地,谋划实施智装园二期扩园工程;同时,用好园区1000多亩工业“熟地”,精准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积极推动产业链筑链补链强链,奋力打造全球化、国际化的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响应市委号召,迅速谋划“3个千亩级、4个百亩级”七大主题产业园,把3个千亩级连片低效工业用地作为重点启动单元并明确改造定位,其中金钟片区1355亩,嘉冠片区1113亩,深湾片区1088亩,通过空间腾挪、产业再造,推动实现“凤凰涅槃”。
其次,做优软硬环境提升城镇品质。“软环境”方面,该镇以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中山市首席数据官制度等试点为契机,创新推出更多板芙特色“芙”务品牌,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镇街。一是持续深化“中山市首席数据官制度”等试点,推动政务服务大数据延伸村居;用足用好惠企政策“一窗兑换”“123移动窗口”特色服务机制,让企业“下单”更方便、政府“接单”更迅速,真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百米”。二是深入推进“移动窗口”“政策兑换”“有求必应”等特色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体验。三是聚焦企业申办、项目审批、政策下达等“肠梗阻”,主动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服务员”。
落户智装园的项目都能快速投产。
“硬环境”方面,该镇将深入推进河东片区“两违”整治、老旧片区改造,纵深开展全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市“大交通”建设为抓手,加快优化105国道配套建设、促进西环高速尽快通车,稳妥推进板芙大道、芙中路等镇内主次干道提档升级,全力构筑外联内畅立体交通网络;谋划建设沿105国道现代商贸集聚带。
第三,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生态底色。该镇将加快建设沿古神公路特色农业示范带,努力打造水产养殖、花卉苗木两大特色农业基地,推动村民增收致富;坚持文旅融合,依托板芙特色山水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资源、精美河鲜小吃等优势资源,持续打响里溪党员教育基地、金钟山郊野公园、十三顷水闸等文旅品牌,提升板芙美誉度及影响力,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板芙段西江堤岸、岐江河两岸沿江碧道及金钟山森林绿道建设,努力擦亮板芙“生态招牌”。
新举措1
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板芙镇有山有水,西江依城而过、岐江河纵贯南北,具有“两江三岸”得天独厚的地缘条件和自然风光。但受历史粗放型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镇内34条河涌中,劣V类河涌就多达13条,成为“板芙之痛”。
板芙镇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作。
去年,该镇以全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为契机,分别在河东、河西片区选取虾逻迳、四顷、白坦等6条河涌作为示范河涌,先行整治、重点突破,并逐步向其他河涌推进。截至今年3月15日,6条示范河涌及河东其余8条河涌顺利进场施工,累计铺设管道约38.8公里,完成率超42.43%,总体进度领先全市同期开标标段。尤其是该镇成功探索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支管入户、户厕改造“三位一体”并行推进模式,从源头解决三个工程单独施工可能导致的重复建设、工程不相容等问题,为全市治水提供了“板芙经验”。目前,“三位一体”里溪试点进展顺利,已铺设污水管网6.02公里,完成率达97.25%,小方井覆盖率达100%,支管入户约25户,成效明显。
与此同时,该镇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从源头上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厕所废水直排河涌,逐步改变河涌水质、改善水体环境,还全镇人民岸绿河清、鱼翔浅底。该镇建立了市、镇、村三级联合管控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该镇14条河涌同步开工的55个作业点中,均未遇到群众投诉或阻挠。
接下来,该镇将加快推进已动工14条河涌完工验收、有序启动河西片区20条河涌动工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河东片区整治工程;总结、推广“三位一体”并行推进“里溪试点”成功经验,力争为全市治水打造“板芙样板”。目前,该镇河东片区6个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功纳入未达标水体治理工程;全镇40个住宅小区已完成测量工作、50余家工业企业列入改造计划,预计今年年底前10个小区及企业可完成雨污分流改造。该镇将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内河涌涉河违建清拆和西江、岐江河(板芙段)岸线管控,确保今年内基本清除一类涉河违建,完成河涌清淤10条以上,检测现状管网不少于10公里、修复不少于12公里,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河道岸线美化水平。
新举措2
坚决打赢破解土地瓶颈攻坚战
今年2月7日,板芙镇正式启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低效工业园改造关乎产业空间、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安全生产。2021年1月底,该镇深湾工业园发生一起消防安全事故,事后查明由园内“散乱污”企业消防设施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万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而开展低效工业园改造效益明显,以该镇企业发展公司一个“工改”项目为例,改造升级前,该项目厂房租金仅1.2元/平方米,改造升级后升至17元,前后相差14倍多。
板芙镇深湾村党总支书记苏经纬告诉记者,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首先能提升土地利用率,给村集体收入带来大幅增长;其次是对村容村貌带来巨大改善,同时也给村民增加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所以,村民都很支持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
板芙镇大力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
据介绍,该镇现有低效工业用地299宗,面积约3616.37亩,占已建工业用地38.8%,平均容积率0.77,平均亩产税收为3.65万元,呈现“碎片化、低效化、私人化”的特点,严重影响板芙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把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作为头号工程,截至今年3月中旬,累计召开近20场工作例会、企业座谈会,先后3批集中清拆云丰金属、柏达精密等6宗低效用地,清拆面积达173亩、超2万平方米。接下来该镇将继续全力打造“3个千亩级+4个百亩级”七大主题产业园,其中,今年完成拆除整理不少于375亩,改造面积不少于800亩。目前,该镇成功促成自改意愿企业16家,合计约619亩,重点推动企业9家,合计约482亩,其中,今年上半年可动工建设7家,共计426亩。
板芙镇党委书记闫东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板芙镇将积极借鉴佛山顺德“村改”成功经验,以金钟村219亩、深湾村127亩为优先启动单元,力争今年在金钟片区、中心片区威霖项目实现突破。目前,该镇重点启动片区金钟片区及深湾片区正开展片区策划、单元规划、意愿调查、企业腾挪,威霖片区正进行基础数据调查。与此同时,该镇结合闲置厂房整治盘活专项行动,加快启动现有优质企业腾挪转移、搬迁安置工作,大力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零地招商,推动实现改得成、招得好、落得下,为全市“工改”提供“板芙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