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结果公开

中山为昭通医疗卫生发展“造血”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8-05-11 分享:

不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受援医院48名医务人员到我市学习


  5月8日下午,市人民医院和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人民医院开通首例远程护理会诊。 自2016年开展对昭通帮扶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扶贫工作严格贯彻“昭通所需、中山所能”原则,通过多种“造血式”帮扶方案,不断加大对云南昭通市的医疗卫生帮扶力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加大医疗帮扶力度
  据介绍,2017年中山市共选派了6名医疗技术人才赴昭通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选派医生在受援医院通过开展实地调研、临床诊疗、学科建设等工作,切实提升受援医院的人才素质和医疗服务能力。为了把扶贫落到实处,我市接收受援医院医护人员进修培训,2017年至今,先后有5批来自昭通市医疗卫生单位的48名医务人员到中山市进修学习。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对昭通医疗帮扶工作力度,中山市于今年5月起将每月增派一批支医人员赴昭通开展帮扶工作,每批4人以上,为期1至2个月,主要负责协助开展受援医院学科建设、专业培训、门诊义诊等工作,切实扩大帮扶工作效益。

■医疗扶贫暖民心
  昭通市永善县的贫困户谢某2015年不幸患上直肠癌,面对10万余元医药费用,谢某准备放弃治疗。经当地县扶贫办牵线,中山派驻昭通的张金成医师最终为患者进行长达7个小时的直肠癌根治术。整个治疗过程充分为患者及其家庭考虑,患者个人只承担了2800元医药费用,扶贫工作在当地得到群众赞赏。
  今年1月的一个晚上,昭通市大关县的王某因电锯伤致右膝关节离断、休克4小时,由乡镇医院转入大关县人民医院。中山派驻昭通支医的李绪松医生在医疗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亲自上阵主刀,通宵达旦完成长达8小时的手术。我市医生的敬业精神,获得当地医院和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人民医院与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昭通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与昭通市妇幼保健院签订了为期三年(2017年至2019年)的《扶贫协作协议书》,以中山市4家三甲医院为牵头单位、17家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责任单位,对口帮扶昭通市盐津县、大关县、绥江县和永善县的县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