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其他文件

关于印发《大涌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6-04-18 分享:

各有关单位:
  现将《大涌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工作中遇到问题,请径与安监分局联系。联系人:李雨强,电话:87122078。


                     2016年4月18日




     大涌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方案

  为保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在确保信息传递迅速准确的基础上,规范各部门领导干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度,形成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工作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的通知》(中府办函〔2016〕16号)的统一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的认识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的一系列批示精神,针对安全生产新形势下对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认识,开拓思路,强化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领导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及时、有效地报告事故信息和处置事故,为促进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建设幸福和美大涌、平安大涌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进一步明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的具体要求
  (一)报送范围
  1.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的规定,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
  2.较大涉险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1号)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属较大涉险事故: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所、生活水源、农田、河流、水库、湖泊等)的事故;危机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重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的事故;其他较大涉险事故如社会影响较大的职业危害事故、新闻媒体披露的事故等。
  3.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按照《关于印发〈中山市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方法〉的通知》(中安办〔2014〕17号)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属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爆炸、爆燃事故的(不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辖区内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翻侧、泄露的;辖区内发生危险化学品(如液氯、液氨、二甲苯等)较大面积泄露、爆炸的;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输送管线发生较大面积泄露或爆燃的;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含较大以上急性职业病中毒事故);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不论是否属于生产经营性火灾);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不论是否属于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敏感地区(如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或人员密集地区)发生楼房坍塌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敏感时段(如党和国家重要会期、法定节假日期间)发生的人员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沉船、撞大桥或造成死亡(失踪)3人以上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涉外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报送原则
  1.“谁审批,谁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接到本行业的事故报告后,应按照有关规定报送事故信息。地域、行业界定不清的,所涉及地域、行业的相关单位应分别报送。
  2.分级报送原则。较大以上事故、较大涉险事故和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逐级报至市委、市政府和市安委办(安全监管局);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原则上逐级报至镇安监分局和行业主管部门。
  3.“先报送,后认定”原则。凡发生涉嫌生产经营性的伤亡事故或灾难的,都要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向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事故性质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在按照法规规定组织调查后,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按照规定程序核销。
  4.横向报送原则。为理顺事故信息报送的关系,发挥镇安委会的综合监管职能,各部门在向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事故信息的同时,应向同级安委办(安全监管部门)报送。
  5.“快中求准,以快为重”原则。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事故信息快报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重要性,对事故信息的报送能快则快,在村(社区)或街道事故报告后,原则上应对重要信息进行了解后立即按要求进行报送;在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等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三)报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四)报送方式
  1.各行业主管部门原则上接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在书面报送镇委镇政府的同时,抄送到镇安委办(安监分局)。各行业主管部门对于本行业领域的一般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两小时内上报,并在事故发生一日内,及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
  2.书面报送。各部门应统一采用书面报送。(镇安委办、安监分局邮箱:dcaj87727574@163.com,24小时值班电话:87727574,手机号码:13392939095,资料报送传真:87725300)
  3.电话口头报送。口头报送只针对在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或者无条件实施书面报送的情况下的特殊处理方式,口头报送后,尽快形成书面形式报告。
  4.手机信息、电子邮件等其他形式。在紧急特殊情况下,手机信息、电子邮件可作为辅助报送形式。接报单位要核实上报人的身份,完整做好记录,并要求报送单位尽快报送书面信息。
  (五)报送时限
  1.较大以上、教导涉险事故和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上述事故须在事故发生后两小时内逐级上报至镇委、镇政府,同时抄报至镇安委办(安监分局)。
  2.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对于一般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上报时限,各部门应在接报后两小时内上报至镇安委办(安监分局)。
  (六)续报要求
  续报工作要在事故快报的基础上,按照事故报告内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对事故要素不完整、事故情况不清晰的进行跟踪调度,尽快续报。特别是发生较大事故、较大涉险事故和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后,要尽快跟踪调度发生事故单位基本情况(企业性质、生产规模和能力、证照情况等)、事故情况(事故类型、事故经过及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事故现场人员伤亡和涉险人员情况、事故抢险救援进展和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情况,及时按要求进行续报。重特大事故、社会影响重大和重大涉险事故,要每天续报2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较大事故、较大涉险事故、社会影响较大安全事故每天续报1次事故抢救进展情况,直至事故抢救工作结束。
  三、进一步规范现场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
  (一)现场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减轻危害。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援再恢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建立和健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形成事故处置的框架体系,根据事故类型和级别对事故进行分级响应处置。
  3.属地为主,部门配合。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镇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有序开展事故现场处置;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事故处置进行现场督导和配合应急救援。
  4.依靠科学,快速处置。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救援预案,采用先进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尽快组织各方力量全力开展救援。
  (二)现场处置派员要求
  除了市委、市政府有专门指示的情况外,各部门原则按以下要求派员赶赴事故现场。
  1.发生一次死亡(含被困和下落不明的情形,下同)10人以上,或受伤50人以上,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现场指挥长由最高级别领导担任。
  2.发生一次死亡6-9人,或受伤25-49人,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现场指挥长由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3.发生一次死亡3-5人,或受伤10-24人,或较大涉险的事故,镇政府分管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救援,现场指挥长由事故发生地的镇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4.其他事故派员要求由镇政府结合实际进行规定。
  (三)现场处置工作职责
  赶赴事故现场人员根据事故救援工作需要,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1.掌握并报告事故信息。迅速掌握事故信息,判断事故现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及时向上级机关和领导报告。
  2.开展事故应急响应。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成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落实通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救援资金等及时到位,为现场处置救援提供便利条件;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时,及时发出警报或预警,做好公众防护。
  3.进行现场指挥与控制。调集技术专家、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尽一切力量营救现场受害人员,控制事态的恶化;制订切实可行的抢险救援技术方案,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有序施救。
  4.保障现场安全与社会稳定。进行事故危害监测与评估,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确保应急人员自身安全;建立必要范围的警戒区域,实施合理的交通管制,维护现场安全;必要时要及时做好群众的组织和稳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5.按照上级机关和领导的指示,开展信息发布、事故现场清理、现场事后恢复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的制度建设
  (一)应急值班制度
  各部门要设立值班室,配备电话机、传真机、台式计算机等必要设备,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实现在紧急状况下,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能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队伍全力投入应急救援的应急值守工作要求。
  (二)事故信息收集制度
  各部门要建立制度,督促落实事故信息报送,通过培养基层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公安部门指挥中心、医院急救部门信息传递快等途径,形成触觉灵敏、覆盖全面的事故信息收集网络。
  (三)“一事一报”制度
  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行业特点,形成具体、细致、操作性强的“一事一报”工作规范。特别是要清理违反法律、规章和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的“土政策”,明确应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安委办(安监分局)报送事故信息的要求,杜绝压报甚至不报事故信息的现象发生。
  (四)事故处置制度
  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通过编制相关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置方案,将事故发生后迅速按事故等级启动响应程序进行规范,明确信息上报与跟踪、专家咨询与决策、应急队伍与装备调动、现场救援与督导、现场恢复与善后处理等工作内容和程序,做到职责明确、反应灵敏、工作有序。
  五、进一步落实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激励约束措施
  (一)强化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考核
  各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将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要将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情况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评优评选的条件之一,对事故信息报送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扬。
  (二)开展事故信息报送情况通报
  镇安委会实行事故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制度,定期对镇内一般、较大、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对未按规定及时报告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三)加强事故举报的核查和处置
  各部门应当密切关照事故线索,特别是要重视群众举报或媒体披露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线索,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瞒报事故,要按照提高一个事故等级进行调查处理。瞒报、谎报事故(包括涉险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关部门要严格依法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瞒报、谎报事故涉嫌犯罪的,负责事故调查的部门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大政府部门和人员责任追究力度
  各有关部门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信息,或在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中不作为造成不良后果,或对事故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的,镇纪委将依据党纪、法规,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