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我镇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质量,建立真实、准确的人口数据库,确保全员人口信息数据清理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扭转计生工作的落后局面,做好迎接今年省、市抽查及年终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准备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全面核对公安、民政、医院、教育、流管及人社等部门数据。通过充分、合理、有效利用部门数据,全面核实全员人口基础数据,进一步完善人口数据库。
(二)开展全面的入户登记、信息采集工作。摸清人口数据底子,建成信息真实、完整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
二、时间要求
正确认清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端正态度,高度重视,确保于8月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全员人口信息清理清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信息采集阶段,采取自主采集、部门共享信息双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第二阶段为信息录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建卡入库和信息核实变更。第三阶段为数据评估阶段,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
工作任务时间表如下:
1.入户登记及部门资料获取:7月8日至8月8日;
2.资料录入:8月9日至8月20日;
3.工作评估:8月21日至8月31日。
三、工作实施
(一)落实部门数据共享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安、民政、医院、教育、流管及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实现人口基础信息、婚姻、孕产、出生、计划生育手术、户口迁移、死亡人口等信息共享。
各部门需共享提供的数据及相关要求如下:
1. 公安人口数据
(1)公安“四项”变动数据,包括:户籍迁入、迁出、出生入户、死亡等。
(2)全部登记在库的户籍人口资料。
2. 民政部门数据
民政部门婚姻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结婚、离婚资料。
3.医院、防保所数据
(1)分娩信息系统中的出生人口信息。
(2)出生证发放登记系统中的出生人口信息。
(3)防疫接种信息系统中的出生人口信息。
(4)广东省病案管理系统(或医院自有病案系统)中的避孕节育措施、包括补救措施和除环信息。
4.教育部门数据
(1)幼儿园和各中、小学学生及其父母数据。
(2)通知及督促在本地居住的学生母亲接受查环查孕管理。
5.流管部门数据
(1)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个案数据。
(2)流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儿童随行卡资料。
6.人社部门数据
因计划生育手术使用社保消费的资料。
以上部门的数据的共享和获取要做到常态化,各部门设立联络员,规定每月定期向计生部门提供以上数据的当年变动数。
(二)各村(社区)要切实转变思想,改变作风,摸清底子,确保入户登记取得成效。
1.各村(社区)要将清理清查工作作为今年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深入组织开展好清理清查工作。
2.按照自身实际,区分好地段,对重点排查地段实行精细化、网格化清理清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3.充分调动计生工作人员、计生协管人员及育龄小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购买服务,组织社会力量,聘请大学生协助开展清理清查工作,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4.确保辖区入户登记到位,资料登记要做到不漏项,不错项,信息卡上各个项目要全面登记、核实,确保内容准确、有效。必须完整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户籍地址、现居住地址、民族、婚育状况、户口性质,已婚育龄妇女及其婚育、怀孕、子女、避孕节育、查环查孕、抚养费等。
(三)处理好厂企及较大型出租屋的人口资料登记。
1.各村(社区)联系督促辖区内的厂企、出租屋配合做好厂企员工或出租屋人员的人口资料登记。
2.经信局、流管办配合卫计局和各村(社区)在厂企及较大型出租屋设立计生联络员,主要负责厂企及租屋内人口信息的采集、填报工作及与所在各村(社区)人口计生部门的沟通协作,保证按质、按时完成采集工作。
3.形成日常性的联系机制,通过计生联络员的纽带作用,每月定期及时反馈厂企、出租屋人员的新增及变更情况,并上报所在各村(社区)计生部门进行全员人口数据的变更。
4.计生联络员积极发动厂企和出租屋育龄妇女进行查环查孕。
四、保障措施
(一)各村(社区)为清理清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
1.配备足够的计生工作人员,保障计生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2.配备足够的计算机,为信息资料录入和核对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镇政府对于顺利完成全员人口信息清理清查工作,并经验收及格的各村(社区),将根据入库人员数量及质量下拨工作经费补助;对配合工作的厂企和出租屋,按照工作成效予以奖励,或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厂企和出租屋的人口计生服务与管理。
五、组织考核
镇卫计局将组织工作考核小组,对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的数据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估。以抽取部分部门数据检查部门数据的录入情况及定量随机入户登记资料与数据库进行核对的方式,对清理清查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镇对各村(社区)年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清理清查工作不负责、不到位,考核不及格的各村(社区)实行“一票否决”。镇卫计局将采取每月考核制度,对考核排名靠后的各村(社区),镇主要领导将与该各村(社区)书记和主任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