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历史人文

民情民俗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7-30 分享:

饮食习惯
  大涌人对饮食文化甚为讲究,非常注重菜式的色、香、味,且注意菜式的摆设和上菜用的器皿。喜庆筵席,从八仙方桌改用圆台加上台布、转盘。8人一围到10人、12人一围。八菜一汤到九菜一汤,甚至增加到十几菜一汤。饭后加上生果盘、精美点心、糖水。白事请客,叫做“吃蟹脚”“坐盘仔”,必有一个“姜葱焗蟹”菜式,每围七个菜,故往丧家吃饭,叫做“去吃蟹脚”,平常吃饭也禁忌桌上七个菜。大涌地道三个菜式,子姜洋鸭,浓郁香滑,白切肥鸡,皮脆肉滑,五香扣肉,香浓肥而不腻,与邻近乡镇比较,独具特色,闻名里外。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大涌人对饮食要求颇高,并不满足本地日新月异的美食菜式,许多驾着自己的私家车,一家大小出外,寻求美食,以享口福。
  南乳狗肉,也是大涌人喜欢吃的地道菜,平常狗肉专卖店,每村也有三几家之多。每逢夏至,到处闻到炆狗肉香味,特别大涌南文深记狗肉,据说这天要宰两三千斤狗,以应酬各地云来食客,生意火旺。故大涌有“夏至狗,无处走”之说。 
  秋冬季节,正是滋补之时,食蛇、田鼠、猫,以求益补,也是大涌人的嗜好。专营小饮食的人,便出示“驱风袪湿,壮腰健体,龙虎凤大会”广告,招来食客。用蛇肉(金、银环蛇,鸟肉蛇,过树榕蛇为一盒),猫肉、老母鸡肉,配上北芪、党参、杞籽、龙眼肉等多种药材,煲燉几个钟,以十几元不等一盅,卖给食客。蛇、猫肉的各种制作,在厨师手上,炮制出各式美食,不尽所云。田鼠肉有健肾壮腰,乌发之功能,腊老鼠为下酒佳品,也有用刚出世的老鼠仔浸酒,有驱除产后风的功效。 
  禾虫也是大涌人喜爱的食品之一,有旺血、祛脚气之效用。每年农历四、八月,便是盛产禾虫的季节,新中国成立前到20世纪50年代,潮水入田,禾虫从田底涌出,潮水一退,在出口处,放上禾虫箩,一百几十斤收获亦为常事,甚至有些装满一两吨的木船。那个季节,煲、炒、焗、晒,满街禾虫飘香。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围内外水质污染,禾虫几乎绝迹,而市场少量上市的禾虫多产于环境污染治理较好的江、河边草坦,价钱不菲。 
  大涌人的饮食习惯,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以前菜式味道浓郁,现在喜好清淡。随着外来工的涌入,也跟着喜爱辣味。此外田螺、龙虱、桂花蝉、黄白蚬、蚕虫蜂蛹等类,也是大涌人桌上喜食之物。

嫁娶 
  大涌人一般比较晚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未有公布之前,没有婚姻年龄规限,大多数男子在20岁以上,女子18岁以上,才谈婚论嫁。 
  旧式婚姻俗例,都沿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行。这些传统礼节依序是:“纳采、问名、纳言、纳徵、请期、亲迎。”辛亥革命后,特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礼节程序,已逐步从简。 
  男子到达婚龄时,媒人、父母或叔伯长辈们,开始为他(她)物色对象,经过媒人男女双方几番唇舌、周折,双方认定门当户对,各方面较为合适,就下“文定”,送定金或称“聘金”。此时先由女方用红纸写好年庚八字,送到男家。男家连同男女双方年庚八字写好,请星相占卜者推算,双方如无相克相冲,便安排相睇。民国前后,很多男子也不前去,只是委托伯母、叔母、姨妈姑姐之类代为相睇。而女方害羞,只是偷偷露脸,有些则故意躲避,往往到了洞房花烛夜,男女双方才真正相见相识。以后日渐文明,男方才到女家相睇,女子也敢于厅前奉茶相迎。 
  男女双方相睇后,认定诸事皆宜,便由媒人到女家洽谈礼金(身价银)、女方配备妆奁等事。谈妥后,男方备齐礼物到女家订亲,谓之“下聘”,古时称为“纳吉”。礼物分别为:订婚戒指、聘金、龙凤小礼饼、水果、干果、茶叶、槟榔等。以后由男方选定吉日迎娶,送往女家,谓之“请期”,女方同意选定日期,谓之“复盟”,每次往来,亦需送糖果饼式,女方也要回礼。整个过程叫做“起年生、送利试、送日”,把“纳吉、纳徵、请期”三礼合一。“送日”这天,男女双方家里,请来亲戚邻里,一齐围坐,吃喜饼、糕点粉果、水果,名为“饮茶”。“饮茶”完毕,男女双方即日向亲族亲戚,分派糕饼果糖,并派发请帖。 
  男家结婚是日,于零时便要安床和上字架。安床时,先把新房扫除干净,燃点香烛、鞭炮,请喃呒佬拜神,然后由男家氏族中,头胎生子或多子女的长者将新大床架好。上字架是重新取一名字(有些宗族已先选定字作为辈分次序,自己另选一字而组成“字”,有些取字,还要把取好的字贴在街上,让雷同者圈去后再确定。)用红纸写好贴在木框架内(也有用油漆),挂在大厅墙壁上方,永久保存(到去世时才取下)。上字架时,也要燃点元宝香烛。故男子先有名,到结婚时取字,如果娶媳妇则有号。 
  早上,男家将礼金、礼饼、猪肉、猪全肝胃、鞭炮、酒、水果、干果等物,由媒人引路,送往女家,谓之“对亲家”。对完亲家,选好吉时,便要整理队伍,抬花轿到女家接新娘,谓之“亲迎”。迎亲队伍前一对大红灯笼,灯笼上面写上男家姓氏,跟随着四盏宫灯,后面四人抬着大花轿,媒人和担礼盒的人。 
  女子出嫁,要请姊妹和相好同学或朋友来家中“送嫁”,以前“送嫁”提前一个月,后减为十日,现在仅为一、两个晚上。送嫁晚上,开始打麻将,打“喼牌”,请“三姑妹”(从前在农村盛行的女子请神活动),女家每晚请送嫁人饮茶、吃酸萝卜、酸木瓜、麻糖、饼干、水果之类,吃粥等等。出嫁女在结婚当天凌晨,选好吉时,由“祝婆”用线帮她开脸、梳头,一边梳头、一边念如“一梳梳到尾,夫妻白发齐眉,二梳梳到尾,夫贵又妻荣,三梳梳到尾早生得贵子等吉祥语句。 
  新娘出门,点燃香烛,先拜祖先,然后奉茶拜别父母,由祝婆背着新娘,跨过设在近门槛燃点的禾秆,出门上花轿,那时娘家要关上大门,鸣放鞭炮。新娘戴着凤冠,红布帕遮面,穿着龙凤大红裙褂,脚下放一瓦盆,盆中放一点水和铜钱两枚,手中拿一小镜,安坐轿中,关上轿门,上好铜锁、轿门交叉贴上“姜太公在此”或“龙皇座镇”等字的封条,抬回男家。送嫁姐妹抬嫁妆的,担礼盒的,“看门宴昼”的、做初生日礼物的等,沿途燃放鞭炮送行。从前送嫁仅到巷口,后来送到男家,还向新郎索要送嫁利试,吃完男家招待的食物,才返回女家。
  新娘抬到男家,由新郎先将轿顶花红取下,系在腰间,然后手捧放着白米的盒盖,另一只手抓一小撮白米,撒在轿上,撕下封条,开锁用右脚轻踢轿门三下,打开轿门,由祝婆背起新娘,跨过点燃的禾秆,进入屋内,直背着新娘到新房,将新娘放坐在床沿上。休息片刻,祝婆带出新娘,揭去头上红帕,揖拜门官,再与新郎一起,先跪拜天地、祖先,然后奉茶拜翁姑。新翁姑按例给新媳妇利试一封,富有人家则送首饰,最后由家姑指引,按房亲到亲戚,由近到蔬顺序,一边介绍,一边奉茶敬拜,还向这些长辈和亲戚献上毛巾一条,长辈亲戚送上利试。
  男家晚上设宴招待亲朋时,新娘不停更换新娘衣,并由祝婆带着新娘逐席给每人奉茶,边奉茶边念吉祥语句,穿行于酒席之间。现在因酒席多,新娘穿着婚纱跟随着翁姑、新郎和新叔伯等,逐席给客人敬酒道谢,酒席菜式上齐,鸣放一百万头或几百万头的大串炮竹,以示喜庆。
  客人散席,新人双双入房吃床饭,饭菜用米筛摆放于床上,并放两张小木凳,夫妻对坐,祝婆在旁不停念祝福语句,夫妻互敬酒一杯,每道菜也要尝过,还要吃糖梅。 
  吃完床饭,请相好青年男客,有庙会的即请会友哥上床开枚(猜拳)。床上摆着用米筛盛着的菜式,用瓦煲装上糖梅,猜拳输了的要罚酒一杯,吃糖梅。热闹一番,开始“玩新娘”。“玩新娘”是在厅堂进行。厅堂中间,摆放两张方桌,客人围坐四周,先猜拳开枚,接着新娘按序奉茶,每奉茶一位客人,便要出主意由新郎新娘做一个花式,无非是新郎挽新娘走几圈,或是摆放几张长凳,要新郎拉着新娘走独木桥,或其它搞笑动作等,如此一位接一位,直闹到夜深人静,方可罢休。旧时“玩新娘”玩足十天八天,甚至一个月,更有恶作剧者,提个蚁巢,放到新床上,让蚂蚁到处爬,让新婚夫妇,不得安睡。现在青年好友,知情识趣,新郎新娘为筹婚事,已折腾几番,新婚之夜,让新人早早安睡,共度良宵。唱支歌仔,说说恋爱故事,早早收场罢了。 
  第二天,新娘一早起床,梳洗完毕,象征性地扫地,向翁姑奉茶,拜井公,在水井旁燃点香烛元宝、鞭炮,打水一担回家,再入厨房拜灶公,拜毕生火煎一条鱼,再淘米做饭,吃完饭准备回娘家归宁(返外家)。 
  新郎一般婚后第二天,个别隔三数天才去见岳父母,从前这个礼叫做“庙见”,分两步进行。早上新娘拜完翁姑后,由祝婆倍伴新娘,备好礼品果盒等物,先行返娘家。稍后新郎便坐凉轿(四面通风,二人抬,俗称“兜”),后面跟着司礼人(俗称“佬仔”),担贴盒的人,便到女家。来到女家门口,在巷口或到女家一定距离的地方,将“兜”放下,新郎端坐轿中,任由人家看新女婿。佬仔与担盒的人,先到女家报道:“新姑爷到!”女家收下礼物,有钱人家的礼物有金猪一只,还有酒及其它礼物。新外父收到拜贴,回送请帖给佬仔,并说声“请”,于是佬仔手拿请帖,送到新女婿手中,说声“请”。如新女婿不答不动,也不起身,佬仔即回女家道“禀告老爷、安人,新姑爷一请不动”,女家则换贴,告知“与我再请”……一般多为三请,新女婿才起身下“兜”,由佬仔拿着拜贴,在前引路,慢行到门前,此时女家燃放鞭炮,新女婿便与早就排列门前欢迎的人,一一脱帽鞠躬致意,入门后站在近门口遥对祖先的地方等待。司礼人点好香烛,摆设礼物、祭品在祖先神位前,新女婿走前向女家祖先行个半礼(按古云,新婿为娇客,故要三请才入,女婿有“半子之谊”故仅行半礼),再向新外父、外母行个半礼。岳父母只能侧身受半礼。依次见过内兄弟、襟兄,握手鞠躬,请问姓名,退回原位。此时,女家妇女全部避入房中,由一人在房内叫声“大姑妈请见新姑爷!”,新女婿则走冷巷前,面对房门鞠躬,退回原位,依前形式,待伯母、叔母、姨妈姑姐,一一见过鞠躬为止。再设桌椅,新女婿才可入坐,由舅仔奉茶,饮后回送舅仔利试一封酬谢。摆上茶果食物,主宾围坐,边吃边谈,互相寒暄,客套一番。前后折腾半天,然后返家。 
  以往新女婿“庙见”后,过一段时间,才请新女婿和女儿吃饭,饭菜丰俭由人,但必须在太阳下山前吃完,新婚夫妇尽早返回家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庙见”习俗,基本淘汰。现在“庙见”在结婚当天,女家备上请女婿贴,男家回“恪遵台命”贴,后一两天,祝婆带着新娘先返母家,母家请客也改在这天,到临开席前,新郎和倍饮好友先到新外父母家,拜过祖先,饮过茶便入席,吃饱饮够,才与新娘双双返家。 
  新娘出嫁后一个月内,其弟妹由一妇女带到新郎家做细舅仔(哥姐不能去),并带上礼物,姐夫、家姐用糕点、饼食、水果等招待,家翁家姑、姐夫、家姐每人送封利试,便返家,此后新娘才可随时返娘家。 
  经过若干时间,新郎要请新外父母,凡未请之前,父母不能到出嫁女儿家,设席时娘家兄弟姐妹、叔伯皆可随行,以后双方便可来往。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人崇尚礼节文明,昔日繁琐婚俗礼节,有些从简,有些逐步淡忘。现代婚龄男女自选对象,自由恋爱,双方志同道合,确定婚嫁,便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书,便成合法夫妻,得到法律保护。至于设宴摆酒,款待亲朋,可根据经济条件,丰俭由人。

生育
  大涌人在新生婴儿出世后,如果是男婴称为“添丁”、“添男孙”;是女婴则称为“添千金”、“执个妹”。 
  婴儿刚出世,当天必须备好糖醋鸡蛋猪脚姜,送到外祖父母家,谓之“报更”。外祖父母收下后,第三天就要送礼物为外孙做“三诞”。做“三诞”送的礼品包括有:鸡蛋、生姜、猪脚、生鸡、米酒。还有婴儿衫裤、披被、背带。男婴9天、女婴12天,要做“太岁”。其它本房族亲叔伯长辈及亲戚则送生鸡或鸡蛋、衣服布料等物,谓之“送更”。主家收下礼物后,回送糖醋鸡蛋猪脚姜。到小孩满月时,凡送过礼物的叔伯亲戚,也要送烧肉(或腊肉等)、糖炒米、红鸡蛋,生酸姜片等物,谓之“酬更”。小孩满月叫做“剃头”,20世纪50年代以前借用剃刀,把小孩的头刮成光头仔,现在只象征性地用剪刀,剪剪发脚而已。这天,先由祖母或伯母、姑姐等长辈,把小孩抱到附近商店买少许糖果花生之类回家,谓之买“遮榄”,分给大人及其它小孩吃,叫“分遮榄”。从此以后,新生小孩便可随时抱出街外。 
  小孩满月这天,才起名字,有些房族已起一字派,只要另选一字与之合并成名字。有些则要把小孩生辰到占卜先生问五行“金、木、水、火、土”,缺了哪一“行”,则在取名字时,用上这“行”的独体字或有这“行”的部首的字。还要拜门官、拜祖先、拜姑婆(放床底下,专门保祐小孩平安成长的菩萨,每年一次交姑婆,长大后要送姑婆)。经济允许的,这天设宴招待亲朋。开席时先出一道“糖醋鸡蛋猪脚姜”的菜式,所以谓之“姜酌”,赴宴者备利试送给小孩。 
  如果是男孩,到次年春节初四(个别村规定这天,但有些村例,则在初十前取个吉日)为小孩“开灯”。新中国成立前,先到纸扎店年底定好四角纸扎灯笼若干个,双层特别灯笼一个。开灯那天,先拜门官、祖先,悬挂双层灯笼在门官上方,祖先上悬挂四角小灯笼,再分别到祠堂内及土地公处悬挂,并到祠堂值理处登记小孩名字,以便统计房族男丁增加数字,清明拜祭先祖山坟,按本族男丁数分派烧肉。现在祠堂大多已不存在,但开灯时只在家中和土地公处悬挂“男孙灯”,这一俗例仍然存在。有些人家还在开灯这天设宴招待亲友,还给亲友、邻居派发两至四个大煎堆。第二个男孩出生,个别人这一礼仪从简。有个别村,如南文、大涌在春节初十左右,还沿袭旧俗“贺灯”。以前只宴请本房族18岁以上男丁,饮“贺灯”酒。近十年来,由自然村的老板赞助,添男孙的家庭捐助,宴请本自然村18岁以上男女,不论姓氏,随意交些入席费,便可赴“贺灯”宴了。

丧葬 
  先人去世,50岁以下称为享年,50岁以上称享寿。大涌地区这种死后丧葬俗例,甚为繁杂。 
  报丧。家人临去世前,先搬出厅堂,会集内外子孙,守候床前,称“守夜”,与逝者送行,死后迅速通知每个族亲及亲戚,称为“报丧”。如果死者是妇人,则须先向其外家报丧,并请前来视察,然后才可办理治丧事宜。 
  落地。由杵作工人,为逝者换好寿衣、寿帽、寿鞋袜后,用床板放于地上,脚向门外,头放内,谓之“落地”。 
  哭祭。逝者落地后,孝子贤孙们围坐两旁,边烧纸钱,妇女边哭祭“哭丧”,其凄厉之声,惨不忍闻,但又字字清晰,先呼死者身份,如死者妻子则呼“夫呀!主”,媳妇呼“老爷哀,老爷!”,再赞颂死者的生前为人,哀叹自己失去亲人的悲切,期望死者灵魂早升天国,庇祐后代幸福安宁。哭祭的歌调没有规范,全由“哭丧”者自由发挥。有些人家,为了表示孝道,请人“哭丧”。 
  买水。由喃呒老师带路,男子腰系白布条;女的已婚者,戴着用阔条白布做成尖顶,长过臀部的“头冚”,未婚的女子或外孙女等则戴着“篮布头冚”(披麻及麻衣麻鞋已没有人用),随着由死者长子或嫡孙手捧小瓦盆,内放铜钱二枚(或硬币),两旁同辈相扶水盆,由男到女,由亲到蔬,由长到幼,排成队伍,到涌边或井旁,把铜钱抛到水中,舀些水,然后返家。再经喃呒老师摇动铜铃,对死者诵念,叫“开路”。此后,亲戚朋友邻里,开始“吊唁”,出嫁女吊唁,除购买香烛纸钱外,还要“铺寿被”。每位亲友吊唁时,皆由子孙将逝者面上白布揭开,哭诉几声,谓之“睇面”,“睇面”亲友送帛金,饮过茶,说声“有心”,回送无底利试一封、毛巾一条作送殡时用(有些“满堂白”的是“腰带”一条)。有钱人家,还请来数量不同喃呒老师,做大、小“约司”(功德)“拜杉”“打斋超度”,一夜吹吹打打,闹到天亮。贫苦人家,只有“开路”。 
  入殓。喃呒老师念诵入殓经文,孝男孝女散开躲避,由杵作工人把遗体放入棺内,问过家人是否摆正,划线,才放上棺盖,钉棺,盖边沫上桐油灰,披上棺红。 
  寿宴。高寿者去世后,丧家设宴,以酬宾客,这种宴会,称为“寿宴”,一般为七个菜式,赴宴者称“吃蟹脚”,有些赴宴者还向主家取一碗,盛些饭菜,带回家人吃,认为吃过这些饭菜能长命富贵。 
  送殡。又叫“送丧”。一般由四个杵作工人(棺木大的,有六个甚至八个工人)抬出厅,到停棺处再捆绑好棺材。喃呒老师吹“啲打”佬,由长子嫡孙或定为续嗣的继子养子、义子(而无子嗣的,则用钱请人代替)捧着逝者遗照,两旁同辈互相捧着,孝子孝女也由人扶着,亲友邻里随后,到停棺处,向棺材撒上米、铜钱,然后出殡,孝子贤孙,一路呼天哭地,吹吹打打,缓步送至村例规定的地方“辞灵”。“辞灵”后,媳妇手持清香先走一步,送殡队伍沿原路返回,摆设灵位,谓之“设灵”。棺木继续抬到埋葬地方。 
  入葬。杵作工人将棺木放入土穴时,众孝子散开,以免相冲,定好方位,子孙环立墓穴旁边,加土时由子孙撒些灰粉和“饼仔”(一种用白泥晒干做成如棋子大小的东西),名叫“发山”,意为后代子孙皆发发达达,再放上“蒸饭”的埕,每人象征性加几铲泥土,杵作工人做成山坟模样。“发山”实际有防虫蚁蛀棺木和日后“出山”(搬迁骸骨)时易于辨认的作用。 
  分孝。办完丧事后,丧家给每位孝子和至亲叔侄,分发用碗装好的崧榚、熟鸭蛋、小片猪肉,加上少许酒,还有利试一封,有分孝者,带回家中,放在门官处。 
  哭山。由喃呒老师择日,一般在办完丧事第二天,个别选第三天进行。“哭山”这天备好祭品,孝子贤孙系好腰带,穿着孝服,到山坟拜祭。出嫁女席坐后土拜祭,其余子孙席坐正坟,哭祭一番,上香祭酒,拜祭完毕,回程时摘些野花,放到家中门官处。 
  回阳。人去世半个月左右,还有所谓“回阳”这回事。“回阳”就是逝者灵魂由牛头马面的差役押送回到阳间,探望亲人、亲属子孙的时候。将到初更时分,在厅堂中间方桌两张,摆上祭品,还有卷好的熟烟(招待鬼差用),点着香烛,正门框贴上回阳灵符,厅堂墙边,架好木梯,横木处放上子孙的腰带、头冚,迎接先人回阳。太阳下山后,早早关门闭户,家人子孙,各自躲避,早早入睡。 
  做七。从死者去世这天起,每七天都要在灵前隆重拜祭一回,谓之“做七”。49天内做7回“七”。“一、三、五、七”,这4回“七”由主家操办,经济宽裕者,请亲友吃饭,叫“吃七”;“二、四、六”3回“七”,由出嫁女回娘家张罗,一般不设宴席,只有家常便饭。最后一回“七”,叫做“完七”,也叫“尾七”宴请亲友,饭菜要求丰盛。先人去世一百天,要做“百日”,照例拜祭一番,请亲友吃饭。 
  脱孝、上高。在做“尾七”当天,由喃呒老师身穿道袍、帽,念诵经文拜祭,孝子贤孙除去孝服、腰带,谓之“脱孝”,接着把灵堂一地杂物,从屋内扫到屋外,谓之“倒灵”。清除一番,于是门框上贴好“红钱”,燃点元宝香烛,鸣放鞭炮,由长子嫡孙捧着簪花掛红的木制神主牌,奉上神龛,永久安放,那时喃呒老师也换上红袍,诵念吉祥经文,象办喜事一样,设“八菜一汤”宴席,酬谢亲友相邦。并给有分孝者派发如盆、拖鞋、草帽(或遮)、手电筒(带返家打上开关,亮着回家)等脱孝物品。 
  拜新山。死者逝去次年,在雨水和惊蛰两节令之间,象清明扫墓形式一样,备好各种祭品,祭拜新山坟。此后,象其它山坟一样,在清明时节扫墓。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进步,人们不断接受科学知识,崇尚文明,丧葬陋习,也不断简化,提倡火葬,三几天搞完丧事,个别则一天完成,既节约又省时。但个别俗例,仍有保留,但也没有那么铺张。

生日 
  以往,大涌人勤俭节约,20岁以前极少庆祝生日,就是以后的生日,经济环境条件不允许,只有象平常生日那样,煮些煎堆,拜拜祖先,煲些汤,所谓淋淋花根罢了。 
  三十一岁生日,男女双方结婚时,皆由父母设一担做初生日的礼物。“四十一岁”生日吃自己,一般由自己操办,已婚的由岳父母送条裤子和送只鸡和粉果糕点等等。 
  五十一岁生日,谓之六秩开一,意思是五十已过,进入六十岁了,第一个生日,所以谓之六秩开一。依此照推,六十一岁生日,叫做七秩开一;到九十一岁生日,便叫百龄开一了。 
  生日大寿,一般由家中后辈操办张罗,选好吉日,一般都是提前庆祝,不做正生日,大多数都是选在春节过后的日子,向亲朋戚友发出请帖,请帖敬约落款,不写寿星姓名,而是由后辈子孙为寿星庆祝,故写“承庆子”或“承欢子”先写上儿子、媳妇、孙子等名字,再写女婿、女儿、外孙等名字敬约。 
  庆祝生日当天,具三牲酒礼香烛拜过门官、祖先等,然后寿星安坐厅堂,接受儿孙、媳妇、女儿、女婿奉茶祝贺,有钱人家敬奉金寿桃、金玉首饰等,亲友即具办生鸡、猪肉、喜酒、糕点、长寿面等礼物相送,以示祝贺。 
  设宴招待亲朋,谓之“桃酌”,意思是长寿之酌宴。开席时,第一道菜式是上汤面条(有些是甜汤面条),称为吃长寿面,意思是越吃越长寿。有些席后还奉上寿包作点心。 
  现在长者祝寿,形式跟以往大致相同。而当今经济环境宽裕,不少未婚青年男女,中、小学生,每年生日,邀请好友同窗,一起热热闹闹过生日。送上生日蛋糕或精美礼品,吹吹蜡烛,唱生日歌,许个愿,唱卡拉OK,开大食会或烧烤,兴高采烈,闹得不亦乐乎!

建屋
  凡选择屋地建屋,或是拆旧建新,以往都必须请喃呒老师“净地”。“净地”时,喃呒老师在宅基地上设坛作法,燃点香烛,口中念念有词,手持剑,东南西北方向指指点点,烧阴阳地契、大堆摺好的金银元宝,又缷下道袍,头系红布条,持燃着的缆枝,撒香粉,鸣放鞭炮,最后在宅基地四周插上符咒,安放各村“乡主菩萨”神位。
  建造砖木结构的房屋,到一定高度,砌成金字墙壁,又要请喃呒老师“上正樑”。上樑在半夜进行,泥水师傅把油漆成红色的木樑,放在金字顶上,喃呒老师燃点香烛拜神,用一条九尺长的红布做“樑红”,并把印有一些咒语的黄色布串起,排放在正樑中间,又把一个个煎堆抛过正樑,谓之“上樑掷煎堆”,任由邻里孩童执拾。叔侄亲戚半夜带“果盒”和布(或毛巾串成一条)做“樑红”,去“贺樑”,并依序排在主家樑红左右,主家必须回敬利试一封。盖瓦时,贺“樑红”除下,只剩下主家的樑红,永久挂在正樑上面。 
  新居落成,半夜入伙,买好新炊具、碗筷等厨房用具,担入新屋,煮煎堆、三牲,燃点香烛拜神,鸣放鞭炮。经济允许的还要发请帖,设宴庆贺。客人以往多送镜画、镜框或家具之类,作为贺礼,近年仅以贺仪喜酒致贺。 
  改革开放后,建屋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有些还建西式别墅,既无樑可上,便没有樑可贺了。上樑旧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只有“净地”、“进伙”风俗仍存。 
  店铺、工厂开张,从前多送书写“生意兴隆”、“鸿图大展”等语句的镜画致贺,但现在也改成送花篮作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