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市科技发展背景
(一)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
1.世界科技发展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创造着新的生存需求,刺激经济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促进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开启了第二次现代化进程。
2.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正沿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展开。
3.中国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对科技提出了强烈需求,为实现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必须提供有力的支撑。
4.科技自主创新正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不可能通过技术引进予以弥补,要实现跨越式赶超,实现民族复兴,唯有自主创新。
5.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正在企业创新主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中探索发展。
(二)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1.“十一五”期间,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这就需要中山市科技界在装备制造技术发展上采取强有力措施,有效地支撑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各技术创新专业镇的特色产业(含特色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在相关特色产业的共有技术上进行有效突破,通过技术服务的方式在业内传播共有技术的成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3.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作为富有潜力的新兴产业群,迫切需要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政策倾斜上予以支持。
4.建设和谐中山、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医疗健康、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益技术。
5.中山市科技综合实力相对薄弱,与其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相称,迫切需要强化科技资源的积累,只有足够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三)科技资源总量及配置
1.科技人才
(1)2004年全市科技人才总量16.8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7702人,中级职称31018人。
(2)2004年全市从事R&D的科技人员 6962 人,其中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803人,市独立科研院所66人,专业镇(区)公共技术平台189人,工业企业2041人,农业98人,医疗卫生机构3765人。
(3)2004年从事科技服务524人,其中市镇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39人。
2.科技财力
2005年科技经费投入总额达181944.14万元,其中:
(1)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19157万元(市科技三项费用17193万元,科学事业费1964万元);
(2)从省部争取到的各项科技经费1529.14万元;
(3)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161258万元;
3.专利成果
(1)2005年,全市累计申请339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39项,实用新型专利985项,外观设计专利2275项。
(2)2005年,全市累计授权专利2108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59项,外观设计专利1520项。
4.科技组织
(1)主体。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 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所,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7所,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5所,博士后工作站2个,独立研究所3所,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3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426家。
(2)载体。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园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9个。
二、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集聚激活、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全面提升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为建设“两个适宜”的和谐中山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树立“大科技”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社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基础,以营造科技进步环境,构筑区域创新体系为重点,深入实施“自主创新”、“科技管理”、“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七大工程。
(二)发展目标
建成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紧密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把中山市建成省内重要的自主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典范,使中山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在省内走在前列。
预计到2010年,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达70人,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8%,每百万人专利申请量达3500件,每百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00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达28%。
三、主要任务
构建完善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支能满足自主创新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探索建立支持创新创业的投融资体系;营造适合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为保障上述任务的完成,必须认真实施“七大科技工程”。
(一)自主创新工程
旨在建立具有中山市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构建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平台体系。
(1)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架构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2)各专业镇(区)的特色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3)以大学、研究院为主体通过联办的方式建立若干公共实验室,形成面向产业的应用研究创新平台。
2.发挥开放互动式的产业技术平台作用。以项目为契机形成生机勃勃的官、产、学、研、资、介紧密合作的创新格局,迅速提高中山市自主创新能力。
3.激发活力,着重产业技术平台的机制建设。使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充分调动,有序组合,形成合力,使有限的科技资源获得满意的创新效益。以体制创新为契机建立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广为吸纳人才、项目,支撑和引领中山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并相继成立中山市生物医药研究院。
4.加快火炬开发区科技新城建设,实施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纳聚集国内外科技创新实体,成为中山市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科技管理工程
旨在完善科技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1.树立“大科技”观念,构筑纵向互动、横向联合,渗透经济社会全过程的科技管理体系。加强镇区科技管理部门建设,逐步做到科技工作专职、专款,着力于市镇(区)协调的机制建设,调动管理体系中每个要素的积极性,提高科技管理效率。
2.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使科技计划、科技经费、科技评估和科技奖励等重要环节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和更合理。
3.创新科技管理手段。建立科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大量日常的科技统计、项目申报、项目监管等管理业务在网上实现,降低管理成本。
4.探索新型科技资源整合模式。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的旧有格局,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
5.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提升区域创新制度环境建设水平。
(三)科技人才工程
旨在培育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项目带头人,构筑人才高地。
1.激励火炬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础雄厚的专业镇(区)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吸纳持有项目的海外留学人员、国内优秀创新人才创业,并逐步整合为中山市创业中心,统一品牌运作,使之成为中山市吸纳海内外精英的主要载体。
2.建立项目招标吸纳精英人才的运作机制。招标项目必须来自企业,招标范围从企业扩充至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个人,并对个人招标优先予以考虑,使项目招标成为吸纳科技精英的重要契合点。
3.鼓励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针对中山市产业要求开办研究生班,并安排实习场所,鼓励研究生参与企业、公共技术平台的科技创新项目,并对此类项目优先安排资助。
(四)知识产权工程
旨在加强专利工作,扶持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
1.强化企业在专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扶持和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提高企业专利创造、管理、运用、保护水平,继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通过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企业的专利制度建设。
2.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资助机制。设立中山市专利奖,加大专利资助力度,调动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提高中山市专利的拥有量,提升专利质量。
3.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加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我市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引导、扶持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4.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完善省市联动的长效机制,打击专利违法行为,加强与市内职能部门的横向执法协作,加强重点领域、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5.加强专利信息化建设,提高全市专利信息利用水平。建立市、行业、企业三级的专利信息服务网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专利数据库,为企业自主创新和专利战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开展专利技术实施计划,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有竞争优势、有规模的产品,提高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五)科技服务工程
旨在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扩充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功能。公共技术平台成为面向行业内企业与公众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2.建立中山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随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研能力的加强,省级研究院的建立,拥有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单位日渐增多,科学仪器与设备、科技数据与文献的共享将成为必然选择,在“十一五”的中后期应努力建立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建立中山市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
3.建立科技中介和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在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之间架设桥梁,为成长型科技企业引进战略投资合伙人,为创业资本提供进入和退出机制。
4.扶持和引导中山市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知识服务业是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的新兴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在科技资源配置中适度向知识服务业倾斜,扶持和引导它的发展。
(六)成果转化工程
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加强建设科技部在我市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基地把国内外优秀的科技成果引入并产品化、产业化。
2.在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网上技术市场,推介中山市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公告中山市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撮合企业和国内外科技成果持有者的协作。
3.在科技创新计划中单列“成果转化子计划”,激励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并大力扶持产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4.在各专业镇特色产业技术平台中大力转化科技成果,走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公共技术成果推广、转化的新路子,成为具有中山市特色的公共技术成果转化的新典范。
5.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与示范基地,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七)科学普及工程
旨在建立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网络体系,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
1.壮大科普队伍。建好中国科普志愿者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加入中国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中山市科普讲师团的建设,努力为科普志愿者服务,引导、推动科学志愿者参加经常性的科普活动。
2.完善科普载体。丰富中山市科学馆等科普场馆的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加强科普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预计到2010年,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达到20家,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达到50间,企业科协组织达到30个。
3.丰富科普形式。每年组织3次以上全市性大型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科普集市、科普长廊、科普讲座、专家现场咨询、巡回科普展览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4.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支持学会(协会、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和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坚持办好“中山科技讲坛”,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5.加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兴趣,为培养科技后备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中山市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十一五”期间,中山市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在上述领域中,根据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技发展条件和产业化基础确定如下关键技术集中力量予以突破。
(一)电子信息关键技术及应用
1.移动通信基站智能天线技术、无线接入网天线技术、非接触电子标签(RFID)技术及应用。
2.适应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的网络产品及网络安全监控技术。
3.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传统家电开发的智能终端家庭网络等高端家电产品。
4.新型电子材料、元器件、光电技术、光传输技术和现代光学器件。
5.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网络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系统集成技术
(二)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1.电力电子和输配电设备技术。高压、超高压变频技术,高压、超高压开关系统与电流互感器技术等。
2.塑料、包装、印刷等数字化专用设备制造技术。高性能节能型电动注塑设备,高性能成套软包装设备,新型印刷设备,数控油压设备,特种焊接设备,高端粉末涂料及喷涂设备,新型数控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复合材料生产线等。
3.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电子系统匹配及应用技术,轻型化材料应用技术,汽车安全系统,车辆信息系统和导航系统等。
(三)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及应用
1.生物技术药物。应用生物技术方法生产的蛋白、多肽、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等。
2.重大疾病防治药物,新型、优势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天然药物原料制备技术等。
3.中药新制剂与中药制药工艺。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关键技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新工艺,中药制药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4.先进医疗设备和医药包装材料制造技术。
(四)新能源与新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
1.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用的镍氢动力电池系统。
2.风能利用技术与装备。大型风电机组的关键制造技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3.智能化区域集中供冷与电热冷联供技术。
4.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功能材料,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绿色涂料,纳米功能材料,新型节能材料,无卤复合阻燃材料。
(五)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1.灯具、服装新材料。
2.现代工业设计。
3.表面处理新技术。
4.木材干燥处理新技术。
5.半导体节能光源技术。
6.现代精细化工应用技术。
7.健康食品深加工及安全生产技术。
8.模具五金精密制造技术。
(六)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1.电子商务。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标准规范与信用等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2.金融保险。网上支付、实时金融数据交换与清理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金融安全防护技术,信用评估标准与相关技术等。
3.现代物流。数字地理信息技术,现代仓储、配送技术,物流管理软件等。
4.创意文化产业。推动创意文化产业和科技的融合,激励动漫、游戏等软件技术和科幻创意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七)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1.农业现代化作业和管理技术。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全程控制技术等。
2.禽畜、水产良种引进,安全、高效、优质饲料开发及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
3.农产品精深及生态型加工技术。与出口保鲜物流配套的农产品切割、整理、保鲜新技术,粮食安全储存、食品加工质量全程控制技术。
4.制定中山市农业地方标准。为开发绿色食品,打造中山市农业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八)社会发展关键技术及应用
1.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断和康复技术。
2.重大疾病防治。研发新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建立艾滋病感染监测防治体系。
3.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在继承中医药理论精髓的同时,努力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新技术。
4.城市公共管理应用技术。包括GIS数据库、集成道路监测系统、防震减灾指挥系统、防洪指挥系统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技术,城市动态监测、应急和联动服务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
5.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关键技术。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技术、构建城市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决策指挥平台。
(九)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1.城市大气氮氧化物、细粒子、氧化剂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与改善技术,工业液、气与固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中的高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污水、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适用于污水资源化的高效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成套技术,再生水安全消毒技术。
3.饮用水安全保障。饮用水源的生态保护与水质改善技术,水处理过程中化学物质、生物质安全转化及其控制技术,强化常规饮用水净化的新技术,饮用水安全输配技术,饮用水安全评价方法和预警技术,饮用水源的快速检测技术。
4.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
(十)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经济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1.节能。优化集成能量系统、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技术,实现系统节能和降低工艺总用能,工业园区集中供冷与热电冷联供技术,新型节能建材开发,节能建筑设计,汽车节能技术等。
2.节水。使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生产的低成本、节能型节水灌溉技术,工业水处理、循环复用技术等。
3.节材。低成本精密加工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精确管理技术等。
4.节地。土地勘测和集约利用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国土综合整治技术,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能省地型建筑技术等。
5.资源回收利用新技术。
五、实施布局
(一)时序布局
科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即使按“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安排工作,仍然面广事繁,所以在每个阶段必须突出若干重点,据此按年度重点作如下安排:
1.2006年重点是建立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充实中山市自主创新体系。
2.2007年重点是建成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充实重组中山市技术服务体系。
3.2008年重点是建成中山市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山市专利信息平台、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
4.2009年重点是西北组团产业技术平台整合,建设中部组团技术服务平台。
5.2010年重点是完善社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网,实现科学仪器设备和科技文献资源共享。
(二)空间布局
中山市虽然不大,但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异性很强,这就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资源的配置适应这一特异性,在空间布局上作出安排,同时考虑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组团式城市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中山市科技发展的空间布局如下。
1.中心组团(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办事处、港口镇、沙溪镇和大涌镇)科技发展重点是信息、网络、软件、物流等知识服务技术。支撑和引领中部组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建立以知识服务为特色的公共技术平台,成为知识服务自主创新基地。
2.东部组团(包括火炬高新区、南朗镇、三角镇、民众镇)科技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现代农业、以数控为主的装备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同时在包装、印刷、化工、纺织等领域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科技资源在科技新城集中配置,打造中山市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基地。
3.西北组团(包括小榄镇、古镇镇、南头镇、东凤镇、东升镇、黄圃镇、横栏镇和阜沙镇)科技发展重点是光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绿色食品、工业设计技术。将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至传统的特色产业中去,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已经建立的特色产业技术平台先行突破镇区行政界线,面向整个组团开展技术服务,在条件成熟时,对整个组团内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成为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基地。
4.南部组团(包括三乡镇、神湾镇、板芙镇和坦洲镇)科技发展重点是鼓励外资企业把研发机构引入中山市,使其充分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同时激励他们在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使这些企业的产业技术随OEM—ODM—自有品牌而逐步升级。各镇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技服务平台,为外资企业产业技术逐步融入国内技术体系提供周到的服务,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地。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1.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自主创新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技”工作机制。在实施本规划时,要加强示范引导,选择若干镇区开展自主创新试点工作,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对全市及各镇区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调控和绩效考核。
2.加强舆论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总结和推广自主创新的典型经验。在提高市民科学素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1.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0.3%,“十一五”期间科学事业费累计不低于2亿元。
2.以政府财政对科技投入为契机,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要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使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的科技服务和市财政的资金配套服务,提高企业、院校参与中央、各部委及省的各项科技计划的能力,以政府牵头,组织大型企业参与组建股份制科创投资基金,满足孵化企业、高成长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中山市,建立有效的科技担保机制,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
(三)构筑人才体系,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培养、吸引、集聚和用好人才作为建设中山市自主创新体系的首要任务。切实创造一个使优秀人才“冒得出,聚得拢,用得好”的良好环境,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的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至2010年,使中山市科技人才总量达26.7万人,真正把中山市建成珠江西岸重要的优秀人才集聚中心之一。
2.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电子科技大学和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根据中山市科技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各类科技人才,各级政府和企业要主动配合,提供实习和研发条件,吸引人才留在中山市工作。
3.实施面向全球的人才战略。根据中山市科技发展的需求,通过引进机构项目引进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设立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专项资金,吸引留学人员来中山市创业,引进的各类人才在子女入托入学,医疗保险和购置安居房等方面享有规定的优惠待遇。
(四)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区域创新制度环境建设水平
1.以政策为指导,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中山市科技进步。
2.以法规为原则,对创新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各类科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3.以政策法规为利益保障,使广大科技人员能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科技创新而无后顾之忧。
4.要重视软科学研究,尤其是政策法规修订前的调查和研究。
5.在“十一五”期间要根据科学技术工作已经发生的变化,及时修正补充科技政策法规,使体系更加完备。
(五)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中山市集聚
科技创新资源的相对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山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除了大力培育、积累中山市内部的科技创新资源,亟须从外部大量引入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其最佳的实现途径是推动内部的“产”与外部的“学、研”相结合,把外部大学、研究所的科技成果、人才引入扎根中山市。要搞好产学研的合作就要充分发挥官资介的引导、支撑和配套的作用。对产学研合作的项目要加强评估,特别是技术、经济的风险评估,确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对优秀的产学研项目要加大奖励力度。
(六)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
1.强化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充分利用政府交往、民间机构交流等方式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外国专家和学者来中山市进行科技交流与协作。积极鼓励大中型有科技实力的企业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开展国际合作,籍此迅速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此类合作项目不仅优先立项,而且优先予以科技合作奖以示鼓励。
2.深化国内科技合作。鼓励同行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开展科技协同攻关,促进产业集群技术水平的提升,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同高校、科研机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采用技术入股、个人和法人入股等形式进行合作;尤其鼓励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香港诸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园等具有雄厚科技实力的机构经常进行互访,并开展深入互补双赢的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