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关键时期。以构建和谐中山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中山实际编制,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蓝图。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市”和“依法治市”,积极推进“外向带动”、“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取得新突破,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817.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8314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3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22.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4亿元,2001-2005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8.1%、16.2%、19.6%、27.1%、14.6%和23.9%,已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工业增加值473.9亿元,2001-2005年平均增速2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9.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4%;服务业增速由2001年的8.9%提高到2005年的16.6%,实现提速发展。
3、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十五”期间,我市引入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完成了外环路、神湾港一期、博爱路改造、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市文化艺术中心、岐江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4、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5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102元,2001-2005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7%和10.5%;城镇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6.2岁,好于“十五”计划的目标要求;环境考核综合得分居全省前列。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5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0%,高于“十五”计划目标20个百分点;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和医疗卫生床位数提高到2.5人和4.2张;社会保险总参保达349.4万人次,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574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2005年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6、改革取得新突破。
完成了95%以上公有企业的转制工作,公有资产运营效益不断提高;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财政体制、公务员工资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经过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精简审批事项1000多项,减幅达75.1%,行政成本进一步降低,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长期存在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发展不够协调,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高素质、适用型人才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亟需妥善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不利因素。
1、发展的机遇。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世界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有利于我市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为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使我市地缘优势进一步凸显,有利于加强区域协作,拓展发展空间。
2、面临的挑战。
我市高度轻型、外向的产业结构易受日益频繁的国际经济波动和贸易摩擦影响,产业风险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城市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资本、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组团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生态中山、加强区域协作和深化体制改革,实现产业竞争力增强、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环境优美和谐、体制健全高效、人民富裕安康的发展目标,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至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富裕型小康社会。
1、产业竞争力增强。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继续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8%,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
2、城乡协调发展。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形成功能互补、布局合理、协调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至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78%。
3、社会文明进步。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全面加快发展,市民素质普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320万人以内,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5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和医疗卫生现代化。
4、环境优美和谐。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2平方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与清洁能源推广取得实效,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3%。
5、体制健全高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高效透明、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完成社会领域和公共事业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改革;建立健全各组团行政协调机制;农村经济体制、投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6、人民富裕安康。
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年均增长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年均增长6%;社会保险总参保510万以上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
展望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全面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居住和创业环境优越的“两个适宜”城市。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
突出《中山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1、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培育优势产品。依法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中介组织。推行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动植物疾病防控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业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能力。
2、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按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引导产业分类集聚(集),积极引进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重),在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源型经济的发展(内)”的思路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资源集约利用、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一批特色突出、技术先进、产业配套、效益优良、辐射力强的产业集群,提高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打造与一般加工产业配套完善、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体系。
大力发展医药、新材料、新型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包装印刷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鼓励新药研发和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和中药现代化。鼓励发展新型环保、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积极发展低污染、专业化、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加大对“高、优、大、特”包装印刷企业引进力度,提高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国家级制造业生产基地“集群制造”优势,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
3、加快发展服务业。
继续壮大现代流通业,提高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产服务平台。继续发展壮大东部、西北部和中部组团物流聚集区,加快发展南部组团物流集聚区;加快各类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高级化步伐,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科技中介、管理咨询、广告策划、会展服务、资产评估、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培育中介服务产业链。加快金融服务业改革开放步伐,吸引外资和民间金融机构进入中山,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信用担保市场,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壮大旅游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构建与“两个适宜”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生活服务平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改革步伐,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积极参与珠三角与港澳地区旅游市场的分工,努力把中山建设成为以文化、商务、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旅游文化名城。严控房地产一级市场,放开二级市场,发展三级市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
4、加快推进信息化。
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构筑包括互联网接入服务、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信息服务产业链。促进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求,加快推进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全力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化平台;加大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公共信息平台扶持力度,加快建设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鼓励和支持对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大力推进产业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托中国(电子)中山基地等重点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信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宽带化通信设备、新一代数字化音视频产品;促进数字家电产业化和市场化;鼓励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高电气机械、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企业实现生产装备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推动网络服务业和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程服务;加速发展软件产业。
大力推进政务和社会事业信息化。重点建设面向公众的行政服务在线、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和金盾、金财、金保、档案管理等政务信息化系统;完善疫情、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施“数字电视”工程。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
5、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切实贯彻实施《关于大力发展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以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为依托,推动区域经济由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拓展企业和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空间。加快组建中山市产权交易市场,为产业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提供顺畅通道,为优势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提供资本运作平台。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支撑,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到科技先进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选择一批集成度高、综合性强、产业渗透和辐射作用显著,对我市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加强科技攻关。鼓励企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和研发机构,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构建多元化技术服务体系。
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大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先进技术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依托我市主要产业集群,组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组建中山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办好“中山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成果孵化、技术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市场、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3、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实行柔性人才流动和人才居住证制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人才;建设人才信息库,建立本地海外留学生及在外学子联络制度,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大力发展人才中介组织,加快建立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强化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加快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适用型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以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高技术人才;营造开放、包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用人环境。
(三)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内源型经济,提升外源型经济,形成内外源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1、积极发展内源型经济。
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原则,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依照国家政策规定,全面放开对民营经济的准入限制,在投资管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与人才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享受同等待遇;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人才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等方式,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大力发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市场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的技术和市场服务。
2、提升外源型经济发展水平。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有针对性地吸引国际财团和跨国公司的投资;突出产业导向,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现代服务、文化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在中山设立总部、区域性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在人才保障、产业配套、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促使外资企业扎根中山。
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大力发展一般贸易;积极应对各类贸易壁垒,逐步提高处置贸易争端能力。
3、加强区域协作。
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强与港澳和珠三角其它城市的经济协作;按照“共享、共赢和错位互补”的原则,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港澳珠大桥、广东城际轻轨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启动建设的机遇,共同构筑优势互补、产业配套、资源共享和环境共保的发展新格局。
依托我市产业和区位优势,加强与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其它国内重点老工业基地在资源、人才、信息、市场、资本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引“国”字头企业进中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拓展我市内源型经济的发展空间。
(四)实施组团发展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突出组团功能定位,统筹组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组团协调机制,强化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发展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全市形成“一核、双心、四组团”的组团式城镇空间结构。
1、突出组团功能定位。
东部组团依托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积极创办中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东南绿色产业园和华南现代化中医药城,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包装印刷、装备制造、临港重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旅游、文化等产业;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中试基地和孵化基地;加快滨海新城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部组团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旅游、现代物流、中介和居民服务业,提升商贸、餐饮、休闲娱乐业;进一步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积极打造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西北组团依托广佛都市圈,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与金属制品、电器机械、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集群配套的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科技中介、房地产、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的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平台;巩固和提高区域经济品牌,积极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南部组团充分发挥区位和港口优势,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重点提高电子、医药、家具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中高级批发市场等现代服务业。借助港澳珠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机遇,打造与泛珠三角合作区紧密衔接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
2、统筹组团基础设施建设。
以加强中心组团与各组团间的联系为重点,加快构筑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切实解决镇区间的道路对接问题。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统筹布局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能源供应设施、供水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3、加快建立组团协调机制。
按照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和全局利益的原则,加快建立东部组团、西北组团、中部组团和南部组团的组团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组团内的产业布局、土地资源使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
(五)统筹城乡发展。
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1、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按照“加快农业产业化,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产业园区(基地)和产业集群为载体,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推进镇村工业进园入区,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加快镇区旅游、商贸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城镇就业空间,增强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2、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公用事业发展,推动城镇市政设施的建设、维护、管理向农村延伸。加快构筑快捷畅通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环境保护、宽带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加强各组团中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组团中心地区的承载能力。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新一轮农村“五项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3、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事业投资机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创建卫生村镇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为载体,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按照村办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加快普及农村图书室、健身场所、休闲公园等设施,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农村浓厚的文化氛围。
4、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加快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营运管理制度改革,适时引导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向社会经济法人组织转变。加快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依法、平等、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加快推进“村改居”和“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中心村”建设;严控农民宅基地审批,统一规划建设农民居住小区。精简村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强化村级集体组织的社区服务职能。
(六)构建生态中山。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两个适宜”的生态型城市。
1、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的保护,重点做好五桂山生态保护区、长江水库水源涵养区等生态区的保护及南朗崖口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种植。继续开展“一区三线”森林景观改造和全市林相改造工程,切实抓好废弃矿山矿区复绿工作,积极发展城镇绿化,推进生态公益林、大型公共绿地建设,不断提高绿地覆盖率。
2、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
强化产业发展导向,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推广清洁能源。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工作;优先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污系统,加快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做好岐江河综合整治,深化内河涌整治。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固体废物的集中处理设施;积极推进高浓度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强化火力电厂、工业炉窑污染控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防治和对各类噪声污染源的控制。健全环保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对污染源的监管能力。
3、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环境价值观念,提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消费方式,普遍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积极创建生态镇、生态村和生态社区,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七)集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大力提高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1、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
科学规划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空间管制。盘活存量土地;大力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加大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建立“建设用地指标调控制度”。优先保障重点开发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单位面积产出标准,对占地少、能耗小、产出高的产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倡导“零用地”招商,提高工业用地建筑容积率,严控无项目厂房建设。
2、大力提高水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统筹管理。继续大力推进“供水一盘棋”工程,整合水厂资源,提高集约供水能力;积极推进优质供水和区域分质供水;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新建一批山塘、水库,以水库蓄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保障供水安全。
(八)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
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要求,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推进“3015”工程。
按照“内通外拓”的整体思路,加快建设以“六纵五横”为主骨架的市域干线公路网。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为依托,加强与周边城市交通干线接轨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改善对外通行条件;以加强中心组团与西北组团联系为重点,全面加快组团间干线公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域干线公路网,强化各组团间交通联系;加大对组团内破损路、断头路和丁字路的修复和改造力度,畅通组团内部交通联系;加快各组团中心地区路网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组团中心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和畅通能力。坚持公交优先原则,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公共交通站场和与广东城际轻轨衔接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继续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到2010年,实现中心城区到镇区30分钟内通达、镇区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2、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继续整治横门出海航道、小榄水道,开展磨刀门水道、洪奇沥水道航道建设,完善内河航道运输网,开拓适应大型船舶进出的出海航道,为加快发展内河航运事业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中山港二期扩建,推进小榄港、神湾港和黄圃港扩(新)建工程,大幅度提高我市内河航运的整体吞吐能力;逐步形成“一港(中山港)、五区(中山港区、马鞍港区、小榄港区、黄圃港区、神湾港区)”的港口布局。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堤库结合、以泄为主、蓄泄兼施”的防洪方针,继续规划建设、加固一批堤围、涵闸、水库等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全面开展横门、磨刀门河口整治工作,提高河道行洪能力;进一步完善三防指挥系统,全面提高江、海堤围抗御洪灾能力。
4、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高输配电能力;积极推进电源结构调整,加快中山嘉明电厂扩建、国电中山燃气发电厂项目建设,提高电力自给能力。加快城市燃气管道工程建设,为天然气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九)大力发展教育卫生和文化体育事业。
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事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1、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
在继续巩固提高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建立健全0-6岁儿童早期教育网络,进一步提高幼儿智力开发水平;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加强初中教育,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继续支持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市、镇(区)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扶困助学长效机制。继续大力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进一步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高标准建设信息网络“校校通”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山教育城域网,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2、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以组团为单位,合理布局和大力发展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技术学院、中专、技校和国家、省级理工学校为主体,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快构建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逐步增加财政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积极整合各类学校教育、职业培训资源,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大力发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的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设施,积极创建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单位,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
4、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对文物和档案的保护工作,开发和利用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体设施,积极承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扶持和鼓励文艺作品创作,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员,增强竞技体育实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和体育运动氛围。
5、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以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为重点,建立健全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的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卫生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坚持预防为主,发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城乡预防保健工作水平;构建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十)建设和谐社会。
加强人口管理,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加强人口管理。
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监控制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加快构建市-镇(区)-居(村)三级人口管理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加快全市人口管理信息化进程。
2、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劳动就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开放、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机构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社会保险结余基金投资试点,努力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积极完善城镇与农村并轨,多层次保障、社会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努力保障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权益,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趋势。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3、保障公共安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支撑、监管、应急救援体系,到2010年,亿元全市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9以下,比2005年下降40%;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2.2以下,比2005年下降20%。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能源安全意识,加快建设中转储备油库;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深入推进食品准入制,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和市场的监督,保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高标准建设防灾减灾设施;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广泛宣传和实践“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新中山人精神;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水平;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系。
5、坚持依法治市。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专家咨询、听证公示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尊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大力营造文明法治环境。
6、维护社会公平。
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加大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重视社会的公平问题,注重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努力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依法公正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各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
(十一)深化体制改革。
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确保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机制,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中山提供体制保障。
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健全公务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政务网络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巩固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中介组织脱钩的成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调整完善镇区绩效、部门效能、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考核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绩导向。
2、深化投资和财政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推行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代理建设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全面实施部门预算,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深化公共服务领域体制改革,积极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社会力量举办的具有品牌效应的公共服务机构。
3、健全市场体系。
健全土地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督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诚信中山”建设的步伐。
四、重大工程
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原则,规划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重点建设综合运输、能源保障、水利建设、自主创新、重大工业项目、服务业、农业建设、环保生态、文化发展、平安保障等“十大工程”,99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6个,新建项目7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832亿元,“十一五”期间投资712亿元(附表2)。
五、规划实施
(一)明确规划法定地位。
“十一五”规划是指导中山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须与本规划衔接。
(二)强化规划实施。
本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须按照规划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1、落实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
根据本规划要求,组织编制主要行业和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按照本规划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政策文件。
2、确保重大项目建设。
列入本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指财政投资项目)和土地指标,保证项目顺利建设。
(三)建立规划评估和考核机制。
建立规划实施定期评估机制,并视情况及时修订;根据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
附表1
中山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注:括号内为2004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