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华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要求成立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的建议(原议案第2021056号)收悉。经综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育体育局、自然资源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对建议内容的总体表态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出台《中共中山市委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坚定不移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的建议,符合中山现实需要和未来城市发展定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我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二、对建议内容的归纳分析
建议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全市内部需求和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建议认为目前我市缺乏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依托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平台,吸纳各行业特别是高校拔尖人才,组建高层次、跨行业、视野开阔的“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高端智库,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资政咨询、项目论证、成果转化、国内外交流合作等专业服务,将政府政策规划、大学学术应用以及赋能企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推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对建议的答复
(一)我市智库机构建设发展基本情况
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工作,明确提出要发展和培育一批特色新型智库,为公共政策咨询与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我市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智库性质社会组织(含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超过80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等多个领域。以上智库机构充分发挥人才智力集聚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政策解读、技术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此外,我市党政机关也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学术科研成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推动成立高质量发展学会工作情况和相关要求
为推动成立高质量发展学会,我局认真查阅了相关政策法规,并就类似的智库机构的组织形式、举办者(发起人)以及成立条件等方面与相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智库机构组织形式
目前,我市民间智库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3类,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企业属于营利性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智库机构业务范围相对集中,主要针对某一领域开展培训、咨询、学术交流业务,接受委托服务,提供政策建议等,其活动特点是连续的、经常的,组织结构具有实体性,不能下设分支机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等其他机构,也不能吸纳会员,如中山市经济研究院、中山市香山智库研究院等。社会团体智库机构是由公民自愿组成的会员制的组织,可以吸纳单位或个人作为会员加入,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如中山市会计学会、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等。企业智库一般为公司,如中山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
2.智库机构的举办者(发起人)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举办者、社会团体的发起人做出了明确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按照上述规定,国家机关不能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发起成立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办非企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因此,如采取民办非企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的形式成立智库机构,举办者(发起人)应为除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或个人。
3.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的组织形式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参考相类似机构的模式,民办非企业单位其组织结构实体性较强,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形式成立中山高质量发展学会,有利于广泛吸纳社会人才,组建稳定、专业的研究队伍,以更高的效率、更强的力量开展人才培训、课题研究、战略咨询等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为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而社会团体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难以实现建议中有关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的目标定位。因此,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形式成立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既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也有利于学会后续发展。
综上,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可优选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开展成立工作,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或个人作为举办者。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智库机构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支撑。接下来,我们将全力配合做好高质量发展学会成立的相关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本地智库建设,集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
1.积极配合做好学会成立的相关工作。一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全力支持成立高质量发展学会,配合举办者开展座谈调研,进一步明确学会的组织形式、职能定位、业务范围、负责人等,指导开展学会章程草拟,依法依规做好学会成立审核与登记。二是加强成立学会的前期工作指引。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指引举办者开展成立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学会的相关工作,满足学会成立基本条件,如明确主管业务部门、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必要的场所、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合法的资产和开办资金等。
2.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才内育工作。加快推动中山科技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建设,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吸引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校任职,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科研团队。聚力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推进中山市技师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双区”建设,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质量、产教融合等方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打造中山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以行业协会、技工院校为主导,谋划成立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联盟,加强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积极举办企业家论坛,大力加强企业家培养,打造善经营、懂管理、重科技、敢试敢闯、守法勤劳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二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快落实“人才新政24条”,推动配偶就业、社保补贴、企业人才举荐和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扶持等措施落实落地。根据我市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特点,努力探索柔性引才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创新引才方式,打破人事关系的刚性制约,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兼职返聘等方式,柔性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三是发展完善人才承载平台。建设国家级留创园平台,谋划建设40亩新园区,出台《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探索推行留创园分园与大型孵化器合作模式。四是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坚持“一流服务吸引一流人才”理念,将人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方面,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在我市集聚。
3.加强本地智库建设。一是提升智库研究能力。鼓励本地智库聚焦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全力争取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项目,在我市组织的重大项目规划评估和重大课题研究时积极吸收各类智库参与,加快形成一系列牵引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二是提升智库服务能力。鼓励智库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发展,主动参与行业和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行业标准制定等市场化活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培训、人才举荐、典型推介等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提升智库学术能力。鼓励智库充分发挥人才集中和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优势,创新学术活动思路,面向政、企、学、研等对象积极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政府规划、企业赋能、学术应用一体推进,打造高水平、影响广泛、具有中山特色的品牌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四是规范智库运行管理。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智库的管理、协调和服务作用,提升智库自我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本地智库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组织、运行、管理和自我监督机制,确保智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1年6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勉,8830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