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其他文件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的通知

        文号:中府函〔2022〕38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2-02-14 分享:

 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局反映。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14日


  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提速重大项目建设

  (一)全力落实年度投资目标。成立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服务办公室,重点加强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的服务保障。实行重点项目每半个月一调度,每季度举办一次集中动工仪式,推动计划新开工项目及早开工建设,确保在建项目施工强度,逐月落实投资月度计划,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重点项目2022年完成投资655亿元。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推动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领域,2022年投入320亿元,推动深江铁路(中山段)开工建设,加快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推进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南中高速等项目建设,推动“高速外环”快速成形;推进南外环道路改造和横港快线动工建设,力争2024年建成“快速中环”;完成国道105南线升级改造,加快畅通“快速内环”,构建“四纵五横”“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加快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污水管网建设,推进“供水一盘棋”,提升岐江河“一河两岸”环境。加快推进翠亨新区、岐江新城建设,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设更加美丽中山。

  (三)发力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建成全光网市,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主体的专用网络设施体系。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充分盘活城市存量停车资源,重点缓解医院、公园、学校、机关、交通枢纽等公共设施集中区以及老旧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推动以中山科技创新园、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等为代表的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精准对标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扶持方向,加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论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提升创业创新、宜居宜游环境和城市吸引力。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策划生成流程,设立2亿元前期工作专项经费,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做实、做深,尽快落实建设条件。

  二、加强要素资源保障

  (五)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对于项目进度快的项目优先予以专项债券发行额度支持,做足备工备料,形成尽可能多的实物工作量,并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至项目单位。

  (六)拓宽社会投资渠道。通过PPP、特许经营等投融资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助推重要领域、重点行业、重大工程建设。研究将配建房等资产注入市属国企,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推动市属国企深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中山市母子基金体系,牵引市内外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进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更新、行业并购、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积极探索境外资金来源渠道,吸引境外优质低息资本参与我市“工改”项目建设。

  (七)加强要素指标统筹保障。全力支持建设项目资源要素供给保障,加强省市重点项目用地、用海、用林指标统筹调配。增强能耗总量管控弹性,对于新上项目,大力支持民生及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发展。对于高质量编制完成环评文件的重大项目,实行环评审批一次性办理;对基本不产生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

  三、激发社会投资动能

  (八)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实行“一企一策”,通过支持完善工业用地产权手续、提高存量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强化新增用地保障和简化规划许可审批等多种途径,解决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的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腾挪的空间资源优先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同时通过给予规上工业企业购买高标准厂房贷款利息补助、减免资产重组有关税费等方式降低企业发展成本,结合优质的政务服务,有效激发企业增资扩产潜能。

  (九)加快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综合运用财政奖补、用地规划政策松绑、优化提升审批效率等手段,三年内完成4万亩以上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设立“工改”投资基金,为“工改”重点项目提供多种途径的资本金支持。已通过国家审核的产业园基础设施类专项债券储备项目清单和续发清单,优先安排获批专项债券用于“工改”产业园基础设施。

  (十)建设打造十大主题产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标国内先进产业聚集园区,健全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加快建立项目“招、投、落、扶”一体机制,面向全球招商。用足用好省大型产业集聚区专项资金、专项用地指标等政策,2022年中山大型产业集聚区范围内完成投资总额不低于500亿元。加快谋划建设智能家电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园、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新材料(原料药及化工)产业园、光电与智能终端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科创与总部经济产业园和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显示产业园)等10大万亩级主题产业园。加强园区开发建设统筹,研究由财政国资注资设立园区开发公司,由园区开发公司市场化融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以及共性产业支撑平台等。

  (十一)50亿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设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资金,未来5年全市至少投入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率先扶持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和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以示范应用促进重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大力支持和推动工业企业实施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购置额给予最高20%的奖励。

  (十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全市加氢站规划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加氢站给予最高500万元/站的财政补贴。对利用工业和商业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的企业降低一级有序用电等级,并优先审批因转型升级所需的电力增容需求;对推广分布式光伏较好的镇街在能源消费总量上给予适当倾斜,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展。

  四、拓展投资发展新空间

  (十三)强化“东承”功能,高水平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合深圳共建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动力轴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典范。以健康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数字经济、特色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领域,推动中山深度融入深圳产业链分工,推动共建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共建深中现代众创城、产业链全球联合招商、建设珠江两岸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地等合作事项项目。

  (十四)深化“北融”发展,高起点谋划与广州南沙、佛山顺德的融合发展。在广州南沙、中山黄圃、三角等广中交界片区谋划融合发展平台,对接广州研究提出产业协同、铁路物流、港口航运、公共服务便捷共享等方面合作共建任务。推进连接广州南沙的东部外环高速支线、福泽大道、民朗大道、滨海旅游公路等道路规划建设,配合广州推进国道G228洪奇沥水道特大桥扩建项目前期工作。在佛山顺德、中山北部镇街等佛中交界片区谋划融合发展平台,对接佛山研究提出规划统筹、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生态共保、民生共享、政务通办等领域合作共建任务。加快推进中山东阜公路接佛山顺创路、新榄均路等道路规划建设,联合佛山共同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十五)加快“南联”步伐,高标准谋划珠中江融合发展平台。在珠中江交界片区谋划融合发展平台,研究提出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共同发展绿色经济、共同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共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合作共建任务。强化与珠海、澳门的文旅合作互动,建设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与珠海共建湾西情侣路,共同打造珠中澳优质生活圈。推动中山坦洲镇、三乡镇积极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谋划建设裕洲沙心岛高新科技产业园(横琴—坦洲产业合作园)项目。

  (十六)发挥“西接”作用,高质量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在省的统筹指导下,联合珠海、江门编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总体方案》,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强化与江门及粤西城市在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加快珠中江干线长输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配合推进珠中江供水一体化。

  五、打造一流投资环境

  (十七)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发展。市镇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听取企业意见,逐项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及诉求,同时建立工作台账跟进落实,集中解决一批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瓶颈难题。发挥市企业诉求“马上办”作用,现场办公,第一时间掌握企业需求,第一时间形成决策参考,第一时间跟进企业服务,把企业的“忧心事”当作政府的“心头事”,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四上”企业服务,建立属地领导联系挂点联系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激发企业增资扩产活力。

  (十八)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推动按照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分类审批改革,推行“清单+告知承诺制”“一站式”审批监管。完善工程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机制,探索中风险等级项目的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阶段合并审批,对于低风险等级项目在报批报建时实行告知承诺制。加大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项目前期工作流程,提升项目前期工作效率。深入推进区域评估,对项目建设前置性评估事项提前进行统一评估,供区域内投资建设主体共享共用;推行两阶段施工报建,加快项目落地建设进度。

【媒体解读】《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

【媒体解读】《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

【图解】《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