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陶伟元、陈敏华、吴文枝、李晓敏、苏海娟、谭群芳、谭锦鹍、蔡桂兰、卢楚琪、张会洋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清洁能源与智能装备主题产业园打造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高地的议案》(议案转建议第2023002号)收悉,经综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局、市投资促进局、翠亨新区意见,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提案内容详实兼具前瞻性,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就是新动能,能源技术革命将带动产业升级,我们要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你们提出推动营造新能源产业生态、集聚资源要素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完善新能源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搭建深中两地交流平台等建议,对后续开展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动向,对各位委员提出的具体建议予以回复。
一、关于“营造新能源产业生态,支持翠亨新区产、学、研、用、投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市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翠亨新区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应用场景推广、金融平台建设等途径,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投”产业生态创新体系。目前,翠亨新区已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生态,拥有明阳、大洋电机、中科富海等一批龙头企业。其中,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正加速推进光伏钙钛矿与异质结布局,通过开展风电/光电-制氢一体化技术开发,有望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重点企业;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低温装备制造公司,以中科院理化所和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在液氢液氦储运和氢能源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技术。与此同时,翠亨新区积极引入中广核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核能研发基地、清华中山清碳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了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等产业服务平台,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补齐设计、装备、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短板,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加速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夯实了坚实基础。2022年,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产值约120.29亿元,同比增长57.9%,占全市总量近四分之一。
接下来,我市将着力推动翠亨科创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等主题产业园开发建设,培育引入更多优质的新能源企业,发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良性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健全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与产业生态,激发新能源产业主体活力,形成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效应,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入驻翠亨新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打造中山新能源特色名牌。
二、关于“集聚资源要素,支持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建设”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翠亨新区发展,集聚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要素,大力支持推进新能源主题产业园翠亨新区片区的建设。
(一)大力推进连片“熟地”整备。为全力支持包括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在内的市重点产业平台建设,市自然资源局先后成立了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报批专项工作组、十大主题产业园连片用地报批工作专班,全力争取省级指标支持,同步安排市级专项指标保障,实现了连片用地指标需求全覆盖,充分保障用地需求。同时,严格限制工业用地改变用途,最大限度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产业空间拓展工程,加强与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工作衔接,重点推动主题产业园范围内低效用地改造。结合“工改”新建一批高标准厂房,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形成产业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二)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梳理2023-2025年计划建设项目库。2023年,推动明阳电气启动系列生产建设项目,启动横门片区约200亩的连片工改工规划。2024年,启动深中通道采石厂土地整备工作,启动明阳高压电力装备、新能源升压系统智造基地、加氢站关键装备及系统集成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2025年,逐步引入明阳电气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在湾区具有影响力的氢能和智能电气装备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积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研究理顺园区建设运营体制机制问题,谋划储备一批2023年主题产业园配套建设项目,统筹财政、民资、银行、专项债等多方资源,实现道路、水电等园区投入倍增,加速火炬开发区与翠亨新区之间的道路联通,密切两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强力推进“九通一平”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配套建设。结合实际在主题产业园布局建设园区服务中心,配套商业服务功能,实现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全覆盖,为企业打造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关于“完善新能源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翠亨新区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大力推动新能源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引导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协调金融机构运用信贷工具为新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翠亨新区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一)完善新能源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1. 大力推动新能源企业上市,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完善政策机制。修订印发《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上市的意见》(中府〔2022〕15号),出台中山市上市企业倍增行动计划(2022-2025年),聚焦优存量、促增量、扩容提质,加大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深化协调服务。完善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机制,整合证券交易所、券商中介、行业协会等资源丰富资本服务供给,“一企一策”破解新能源企业改制上市难点、堵点问题,促进企业加快上市进程。翠亨新区企业大洋电机在A股上市,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明阳集团旗下的明阳电气已通过深交所创业板发行审核,将于今年正式挂牌上市。三是鼓励新能源上市公司融资做强。支持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创新融资手段,综合运用股权、债权融资工具优化融资结构,扩大生产规模。2021年,明阳智能赴澳门发行债券募资2亿美元,成为内地首家赴澳发行绿色债的非金融企业;2022年,明阳智能通过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募集资金近4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欧通”新规落地以来首家发行GDR的民营A股公司。
2. 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优质投资机构在我市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对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新能源等本地项目给予扶持补助。目前,全市共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118支,基金规模约377亿元,其中翠亨新区股权投资基金24支,资金规模合计约129亿元。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母基金体系初步搭建完成,一级母基金(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母基金),产业母基金、人才双创基金、工改母基金、招商母基金等4支二级母基金先后设立,投资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广发证券与中山公用合作成立30亿元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服务新能源企业,助力“以投促产”“以投促引”。
3. 协调金融机构服务绿色产业发展。一是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等政策工具,引导中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入。截至2022年末,中山银行机构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近12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4.86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办理绿色再贴现业务6746万元。二是投贷联动为绿色新能源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推动辖内银行机构突破传统授信审批思维,将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资金纳入绿色企业授信评定指标,提高高成长性绿色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农业银行中山分行争取集团总部资源支持,联动农银租赁、农银投资,成功撮合2个投贷联动项目落地,涉及融资金额13.38亿元,有力促进中山绿色产业发展。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布设绿色网点、“首贷服务中心”绿色信贷服务专区,引导金融机构组建绿色金融人才队伍,提升开展绿色金融业务能力。四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出“利率与碳减排效益挂钩”“碳排放额抵(质)押”等绿色普惠产品。其中,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发放全省首笔垃圾发电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兴业银行中山分行成功落地全省首笔贷款利率挂钩控排企业单位产值碳排放信贷业务。
(二)为翠亨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推动金融要素向翠亨新区聚集发展。出台《关于推动金融支持翠亨新区实体经济发展打造科创投融中心的行动方案》,从促进金融要素聚集交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加大政策端扶持等方面支持翠亨新区打造西湾科创投融中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落实深中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深圳金融业务交流合作,推动深交所在翠亨新区设立中山服务基地,从企业培育、专业培训、投融资对接服务等方面为新能源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关于“搭建深中两地交流平台,支持翠亨新区与深圳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翠亨新区作为“东承”桥头堡,紧抓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建设契机,不断深入对接深圳等地的产业、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等,进一步提升深中两地新能源产业互动频率,持续推动中山新能源产业迈向新高峰。一是组织国家智库开展产业调研,借鉴深圳先进经验,瞄准深圳“20+8”产业体系,谋划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4+X”产业布局,力争打造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新能源产业等未来产业,以深中产业的高质量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深入对接深圳“一产业一集群一协会”模式,2022年9月联合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推动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成立,召开氢能产业研讨会,与深圳市氢协签订战略协议,强化深中两地产业融合互动。三是搭建产业交流平台,2023年3月举办氢能源产业发展闭门交流会和深中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新型储能技术交流会,研究交流新能源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思路,推动深中两地新能源产业联动发展。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支持翠亨新区紧抓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建设契机,不断深入对接深圳等地的产业、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等,进一步提升深中两地新能源产业互动频率,持续推动中山新能源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