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其他文件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06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中发改产业函〔2023〕779号          信息来源: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期:2023-06-19 分享:

吴少芳、梁建坤、杨广良、黄明初、阮伟铭、陈丽兴、张朝晖、郭钜有代表:

你们提出的《要求加大对镇街新基建建设支持力度》(建议第2023068号)收悉,经综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建议第2023068号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经济建设领域的焦点之一,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乡村正在释放前所未有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及消费需求潜力,抓好这一重要机遇,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农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各领域的质量和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你们在建议第2023068号中提出的加大对基层镇街新基建建设政策指引和经费支持力度、强化顶层设计、调动社会力量、探索应用场景等建议,都非常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对于以上四点建议,我们均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全部吸收采纳,相关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基层镇街新基建建设政策指引和经费支持力度等,加大对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设备投入的建议

在加大对基层镇街新基建建设政策指引和经费支持力度方面,一是出台《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助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中山市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为实施新基建项目提供政策支撑。二是设立产业扶持资金支持各类产业发展。我市自2007年起设立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至2023年安排产业扶持资金超20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市计划自2022年起5年内至少投入50亿元(其中市级财政3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开展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树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示范,鼓励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建设,加大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金融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补贴奖励等。截至2022年底,争取省工信厅资金超3.5亿元,各级财政资金累计投入超10亿元支持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项目贷款全额贴息(“数字贷”)为抓手,联合管理公司与11家银行发布16个金融产品,设立了“数字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并完成首期2亿元注入,对金融机构用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数字贷”金融产品予以风险补偿。四是充分发挥财政专项债、地方政府债券、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2023年市发展改革局积极申报新型基础设施债券项目4个,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2个,通过资金需求额度8亿元,为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在加大对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能设备投入方面,一是协调指导全市通信运营商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广东省宽带普及提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广东省宽带网络建设发展情况的通报》(粤通函〔2023〕37号),我市宽带建设发展综合排名全省第二,千兆以上用户占24.8%,排全省首位。网络建设水平达到国家“双千兆”城市指标标准,其中城市家庭千兆光纤覆盖率361.3%,全省排名第一;城市10G-PON端口占比48.9%,全省排名第四;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10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8.7座,全省排名第四;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31.4%,全省排名第二;5G用户占比42.3%,全省排名第三。

二是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运营商建设5G政务专网,完成全市5G政务专网信息覆盖,提供移动5G政务网络以支持各项政务办公、政务服务的工作开展。三是根据中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聚焦建设“一平台、一大脑”, 适度超前布局,构建智能、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典范,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基于业务建模,实现在线灵活分析,支撑城市治理科学化。以统一的数字使能平台,赋能各个委办局行业应用,提升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智慧化水平,把中山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标杆。

二、关于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新型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重要节点建设规划,加强对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的支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的建议

在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新型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重要节点建设规划方面,一是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新基建纳入“十四五”规划,围绕新基建安排专门章节展开论述。立足我市基础条件,加强规划布局,积极对接政策,推动转型升级,强化保障措施,推进轨道交通、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加强与空间规划对接,促进项目落地建设,为中山持续高质量发展画好蓝图打好基础。二是为加快推进中山市新基建建设,进一步明确新基建重点领域及模式,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开展了《中山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及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完成《中山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中山市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纳入全市国土空间总规划,统筹规划全市通信机房、移动基站、5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对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的支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方面,一是完成电子政务外网核心骨干网络的扩容升级,通过网络切片技术保证每个专网的独立性、安全性,为全市专网融合提供基础能力支撑,提高互联网出入口带宽,并持续进行升级演进,为基层提供政务数字化支撑。二是在省内率先建设以“准入控制、网络隔离、动态鉴权、数据防护”为方案核心的零信任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依赖中山市电子政务网络零信任管理平台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一体化运维管理,夯实镇街基层安全用网安全基线。

三、关于调动社会力量的建议

中山市国资国企积极参与镇街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镇街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规划布局,用好专项债、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在新能源配套设施、城际轨道交通、智慧停车等领域支持镇街新基建发展。新能源配套领域方面,投控集团下属企业中山公用的广发信德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0亿元,深挖新能源产业链,支持镇街新能源相关产业的发展。兴中集团子公司兴中能源已完成光储充项目投资约2亿元,建成充电桩项目388千瓦。“十四五”期间,兴中能源计划对镇街光储充项目的投资不低于5亿元,其中,储能项目50兆瓦时、充电站10个。城际轨道交通方面,城建集团主动提前介入,全力协助协助南中城际工作专班逐一分解攻破项目重难点任务,全力配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落地。其中南中珠城际西线中山段在中山4个镇街设有车站,项目通过专项债为主的多种方式筹集解决,建设期资金通过银团贷款解决。智慧停车方面,城建集团下属企业管信科技已经中标全市8个镇街9个智慧停车项目,智慧化改造路内停车泊位超1.3万个,搭建的自主知识产权停车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1万人,活跃用户超100万人,实现了无人看管和无感支付等功能。

四、关于探索应用场景,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及文化体育、公共卫生、应急保障、社会治理等社会领域的应用,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在新型应用场景应用项目的试点示范的建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鼓励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场景创新,根据《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支持悦辰电子、木林森电子等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支持鸿利达电子、新高电子、乐心医疗等一批企业利用5G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的典型案例,支持管信科技利用5G技术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创新应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构筑国产化城市数字使能平台,实现“数据使能、应用使能、集成使用”,为全市各镇街提供相关服务能力。对接时空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平台、跨区域的时空信息共享协同。建设视频共享平台,实现全市统一的视频汇聚和调阅,统一运维全市视频数据。升级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提供统一API接口服务。建设物联网平台,提升全市各场景的物联感知能力及城市部件的管理能力。建设全市统一融合通信平台,提供音视频融合能力。建设市级政务大数据中心,打通市级大数据中心和翠亨新区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共享,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可信提升和数据治理能力,支撑跨部门交换和共享的数据服务能力以及统一运行监控能力。

今年3月,为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高水平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系统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前,我市正在加快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丰富完善新基建体系,高标准规划设计新基建项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围绕新基建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我市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