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山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支撑“4+6”产业集群舰队发展能力的建议》(提案第133053号)收悉,经综合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提案以我市“4+6”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为着眼点,结合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分析了我市职业教育和产教融合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制定相关政策、做实做优做强产业学院、促进专业群和产业融合、配置适应产业发展的师资和人才等四项对策建议,内容详实兼具战略性、前瞻性,对我市以建设广东省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聚焦制造业当家,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局拟全部吸收采纳建议。现结合我市产教融合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动向,对你们提出的具体建议回复如下:
一、我市产教融合工作基本情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我市高度重视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工作,近年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国家及有关部委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工作部署。自2022年底我市成功获得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资格以来,各部门围绕试点城市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及政策、资金等优势,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人才提升等四大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3年底,我市经省有关部门严格筛选,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44家企业被纳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各职业院校结合学校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优势,成立3个市域产教联合体、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及9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以及一批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平台载体、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等,为我市“4+6”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吸收采纳提案具体意见建议的情况
(一)关于“制定‘产教融合’政策支撑职业教育面向‘4+6’产业”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我市作为广东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坚持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大方向,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共赢,不仅在全省第一个出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更在近期推出校企合作实施意见,为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政策、资源、资金等优势,不断构建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政策支撑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发改部门结合我市实际,高标准制定《中山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修改稿)》,以试点建设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规划引领、重点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发展方式,依托信息服务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重点园区、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资源要素聚集融合,为加快我市发展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被纳入国家教育强国储备院校清单,并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5638万元。其中,2023年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学前教育大楼项目申报了2082万元,有力推动了我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
二是教育部门做大做强我市职业教育,出台落实《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山市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意见》等地方法规,推动产教融合,规范、保障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动态监测考核机制,初步形成了动态调整专业构成、动态升级专业内涵、动态优化评价机制,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要求;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或产教联盟,推职业院校与园区、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大力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两体”),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去年,我市各职业院校结合学校发展特色与区域产业优势,积极申报“两体”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我市申报了3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5个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项目、9个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申报项目全部通过省评审已上报教育部参评,上报项目数量位列全省前列,为我市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出了新路径。
三是人社部门深入实施“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从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和激励等机制入手,扩大技能人才有效供给,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超78.6 万,高技能人才占比35.16%,全市技能人才总量、高技能人才占比珠三角地级市排名靠前。同时,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聚焦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面向有技能提升意愿的各类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政策资金超4亿元,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超55万人次,推动140家企业备案新型学徒制培训,共涉及员工9183人次。联合教体部门持续投入3000多万开展职业(技工)院校紧缺专业和专业集群建设,累计建成紧缺专业群12个、紧缺专业15个,累计培育产业工人超10万人,9成以上在中山稳定就业。
四是工信部门出台《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打造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的实施意见》,对标省发展“10+10”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圳培育“20+8”战略性产业集群,立足中山实际、展望未来,以产业生态思维,重点规划打造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为“产教融合”提供载体支持。
五是科技部门根据《中山市社会公益与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2023 年度中山市第二批社会公益与基础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中科技创新普及专题)申报工作,当年立项项目56 个,其中高职院校单位立项11 个。同时,联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开展“开展企业问诊服务,解决企业创新发展难题”活动,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支持。
六是财政部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24年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职业教育14.1亿元,较上年增长2.72%;通过政府债券安排2.16亿元用于新改扩建职业院校教学楼、宿舍楼,扩大职业教育学位供给。同时,制定职教发展支撑政策,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公益二类改革范围,研究制定2024 年-2026年公益二类补助基数方案,为我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制度支持;将单位的经营服务性收入纳入自有资金管理,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建立可高于公益一类的绩效工资基准水平的激励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会同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持续加强规划引领与方案执行,推动职业教育、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布局规划协同发展。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实体化运行机构,定期研究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有关事项。搭建市级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建立企业需求信息库和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库,加强产教两端供需对接,推动信息实时对接共享。
(二)关于“针对‘4+6’产业做实做优做强产业学院”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推动实训基地建设等形式,培育打造一批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增强关键办学能力,助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延伸职业院校办学空间。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指导下,通过与企业、专业镇或产业园区深度合作,联合打造了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方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并实践了“政校企行”多元参与的体制机制,搭建了“一园五镇(街)多点支撑”的“总部+基地”科产教融汇平台,学校还与专业镇合作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也成立了“健康产业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在中职院校方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等市属11所中等职业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充分发挥特色专业优势,与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入合作,建设产业学院16个;与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内的150家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联盟7个。
二是推动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院校建设培育培训基地。在高职院校方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近400家企业共建占地240亩的生产实训校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建成“老年宁养服务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等公共实训基地。在中职院校方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等市属11所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275个,建成公用实训基地5个,其中,信息技术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获批工信部高等职业学校“麒麟工坊”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29个,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含储备项目)24个。沙溪理工学校引进共建张肇达大师服装设计工作室等20多个产学研工作室和生产实训车间。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引导有关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开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等产业学院建设。同时,鼓励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培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三)关于“促进专业群和‘4+6’产业的融合”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我市职业院校积极与“4+6”产业融合,立足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精准规划专业群建设,利用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机制,切实服务产业需求。
一是精准规划各专业群。出台《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打造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的实施意见》,立足自身实际、展望未来,以产业生态思维,重点规划打造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为“产教融合”提供载体支持。
二是推动专业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一方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中山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对接产业”布局,已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对接的36个专业和7大专业群,涵盖了工、经、管、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应用电子、药品生产、国际贸易、数字媒体、智能光电等省级专业群,包装国家级专业群。另一方面,我市5所中职学校现有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工艺美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中餐烹饪、数控技术应用、动漫与游戏制作10个专业群,以及创建16个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双精准”示范建设专业(其中6个专业已通过省“双精准”示范专业认定)。
三是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全市技工院校深入贯彻“链群对接、产学互通”理念,鼓励、引导技工院校围绕“4+6”产业集群舰队和中山特色支柱产业集群,实施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和优化,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已开设大数据、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多个新兴专业,每年培育高技能人才约4000-5000人,累计培育产业工人超10 万人,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全力建设“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重点面向新“十大舰队”中的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光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产业及“专精特新”产业的龙头企业,开展市级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认定,并积极推荐参评省产教评链主培育单位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评选认定23 家市级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培育单位,并推荐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等10 家企业参评省产教评链主培育单位。
下一步,我市将引导职业院校围绕新时代“十大舰队”优势产业集群设置专业和建设专业群,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不断完善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匹配度。优化升级传统专业群,建设“对接式”新兴专业,探索新建一批专业、专业群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增加制造、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引导职业院校取消一批与中山产业不相适应的专业。
(四)关于“配置适应产业发展的师资和柔性人才”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我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开辟公办职业院校重点专业“一体化”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兼具工程技术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有2年以上企业相应岗位工作经历的人员,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印发《中山市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意见》,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互聘兼职制度。二是加强技能人才荣誉激励。认真开展“中山工匠”等人才荣誉评定,截至目前共遴选评定“市十大工匠”17 人、“市首席技师”48 人、“市技能之星”144 人,并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产生高级工2400 多人、中山市技术能手200 多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调整师资结构,创新教师聘用方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持续做优做强中山现代化产业集群“十大舰队”。
近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11项重点任务。市发展改革局将密切关注上级政策情况,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产教融合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统筹推动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助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提高。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市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