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山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深中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第133006号)收悉,经综合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山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抓住深中通道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一体化为重点,全面学习拥抱深圳,坚定不移推进深中一体化,示范带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其中,推动深中产业一体化是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关键举措,是深中“六个一体化”的牵引性工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持续推进与深圳建立健全以产业协作为重点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谋划共建重大产业协作平台,牵引带动营商环境、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全方位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高效协作机制、深度参与深圳产业分工、为两市产业合作腾留空间、加大招商力度、共享科创资源、建设一体化营商环境等建议,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对于加快深圳中山一体化融合发展,助推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市发展改革局及相关会办单位予以吸收采纳,并切实融入今后的各项工作中。现对你们提出的具体建议逐条回复。
一、关于“高位推进,建立高效协作机制”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近年来,我市主动对接深圳谋划推进合作,建立健全对接协作机制。2022年10月,深圳中山两市政府签署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明确要建立高层定期会商和工作层面对接机制,深化两市产业、创新等领域务实合作。我市先后成立了深中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规划、营商环境、产业协同、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六个一体化”专责小组,全面学习对接深圳。深圳中山两市党政代表团多次互访会商,研究推动重大合作事项。2022年8月,中山党政代表团赴深圳考察学习,深圳市委孟凡利书记表示全力支持“六个一体化”工作谋深做实。2023年5月31日,深圳覃伟中市长带队到中山调研,提出要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建立健全以产业协作为重点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深化与中山务实合作。2024年5月31日,深圳市委孟凡利书记带队到中山考察,提出要抢抓深中通道开通重大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谋划推进两地高水平全方位务实合作,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中两市职能部门、相关区镇(街)密切对接,签署规划、交通、司法、社会治理、人才、政务服务等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深中联合招商大会、深中联游采风、联游推介会等;两市行业协会、企业密切联系,深中企业联手成立中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技术联盟,组建深中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共同开展研发攻关合作等,“深圳+中山”模式不断刷新。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对接深圳,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深中协调对接机制,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多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
二、关于“链接深圳,深度参与深圳产业分工”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对接深圳,秉承“合作共赢,共同做增量”的原则,围绕深中两市产业“稳链、强链、补链、延链”,推动深中产业链条深度协作。
一是规划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我市推进与深圳谋划共建深中经济合作区,规划面积约66平方公里,包括“一中心、三基地”:翠亨新区马鞍岛城市新中心、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高端制造合作基地和火炬开发区的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深中合作创新区)。两市将依托深中经济合作区,联合招引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关键企业,共同巩固提升大湾区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目前,深中两市对接完成了深中经济合作区尽职调查,研究初步明确空间选址、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等内容,提出了探索“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的合作模式建议。
二是强化产业政策协同。在制定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的实施意见时,在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发展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与深圳“20+8”产业政策作衔接,立足“深圳所需”,发挥“中山所能”,深度参与深圳产业链分工。对标学习深圳,修订完善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强化与深圳产业政策协同。
三是推动两市服务业和农业互补协调发展。加强交易会展方面合作,推动中山企业抱团参加跨境电商展览会、国际品牌内衣展、国际光电博览会等深圳展会活动,邀请深圳商协会参加光电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等中山活动,邀请深圳企业在中山展会搭建企业专区。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深中共同开发“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推出深圳中山联游十大精品线路,举办深中联游采风活动、深中联游推介会,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产品互鉴、游客互送。加强金融合作,推动设立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山服务基地,邀请深交所专家开展常态化上市辅导培训,推动深圳优质私募投资机构落户中山支持本地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合作,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吸引农业服务业企业集聚。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市场化机制和政府推动,携手深化产业创新资源对接共享,谋深做实深中经济合作区,推动两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关于“腾留空间,为两市产业合作留足空间”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我市坚定不移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重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空间。一是规划建设主题产业园。依托“工改”腾挪空间,跨镇街规划翠亨科创产业园、岐江新城智慧港、健康医药产业园等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工改”以来,全市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3.9万亩,其中翠亨新区(含南朗街道)拆除整理面积逾5000亩,火炬开发区(含民众街道)拆除整理面积逾2700亩。二是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中山获批建设省大型产业集聚区,中山南区产业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先后获批省产业园,板芙经济开发区和岐江新城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火炬开发区的生物医药、光电及电子元器件和南头、东凤、黄圃三镇的智能家电基地分别被认定为省特色产业园。三是强化市镇联动招商。结合十大主题产业园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化镇街产业规划和招商方向,市级统筹、市镇联动,共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将深中产业合作拓展至全市范围。四是做好规划留白。探索建立留白用地管理机制,在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划定充足的产业协作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大胆改革创新“工改”模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为推进深中产业协作集中资源。
四、关于“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我市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统筹机制,创新招商模式、招商渠道、招商方式,完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不断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固链,推动深圳中山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招商统筹。实施招商“一把手”工程,健全“一盘棋”协同招商体系,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镇街流转机制和“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的大招商机制。搭建“投资中山”宣传矩阵,依托“中易办”“中山看地云”打造数字化招商平台,不断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二是开展深圳中山联合招商。2023年6月28日,深圳中山两市政府联合主办、宝安区与翠亨新区联合承办了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深中首次联手面向全球开展产业链招商。目前,两市招商部门正在对接研究完善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并筹备举办2024年深圳中山联合招商大会。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对标发达地区完善产业支持政策,聚焦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行业领域进一步细化奖补措施。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深中联合招商工作机制,举办深中联合招商推介活动,打造联合招商名片,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五、关于“共享科创资源,为产业科技化转型提供动力”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我市持续推进深中科技创新一体化,持续拓展深中创新合作宽度和广度,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共同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促进联合研发转化。我市面向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常态化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引导深圳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向中山的制造业流动。二是促进项目合作。通过“揭榜挂帅”“市镇联动”等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支持中山企业与深圳机构开展研发攻关合作。2023年促成31项深中技术交易,交易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44%。三是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举办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活动,推动中山智能家电、半导体照明、智能锁具等优势产业与深圳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资源融合对接,推动22个深中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四是引进深圳“数字+”“设计+”资源,加快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深圳机构企业与中山企业组建产业生态。积极对接华为、腾讯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平台,20家深圳企业入选中山数字化智能化供给生态资源池。推动开源鸿蒙相关技术在中山企业的实践应用,中山是开源鸿蒙系列城市推介会的首站城市。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推进深中创新一体化,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发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的内生动力,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在珠江口东西两岸便捷流动,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六、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一体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吸收采纳建议。
我市不断推进深中全方位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建设一体化营商环境,为深中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一是推进交通一体化。两市签署交通一体化合作协议,在“海陆空铁”等方面全域推进深中交通一体化。深中航空港、深中跨市公交已与深中通道通车同步投入运营。中开高速、南中高速顺利推进,内通外联的“三环十二快”高快速路网加快建设,让每个镇街以最快速度通达深中通道。南中珠城际、深江铁路加快建设,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顺利开展,深中携手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二是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中山全面学习对标深圳,开展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三年行动,聚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和要素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营造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部署推进一系列对标深圳改革任务和深中融合发展合作事项,全力打造深中“无差别”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深中通办”,线上设立“深中融合一体化”专区,线下互设“深中通办”专窗,6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深中通办”,140项政务服务实现“视频办”,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实现深中互认和数据共享。三是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宽领域、深层次合作。翠亨集团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共建高端人才社区。推动深中住房公积金服务协同互认,实现深圳、中山两地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互认互通。联合发起成立港深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探索深中人才跨区域流动服务机制。对于深圳优秀人才子女拟在我市入学的,按照有关政策安排入学。加强医疗卫生合作,通过省平台实现深中两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调阅互认,中山市人民医院与深圳大学合作开展硕士生培养,推进中山市人民医院帮助深圳医疗机构开展ECMO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中山市博爱医院与深圳儿童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抓住深中通道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持续深化深圳中山产业创新资源对接共享,强化营商环境、文化旅游、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等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快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中作出中山贡献。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中山推动与深圳合作,加快深中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