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1-06-01 分享:

政策文件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府〔2021〕53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业经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市政府于6月1日向全市公布实施。根据《中山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中府〔2015〕14号)的相关规定,现就规划纲要解读如下。

一、编制过程

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十四五”规划相关部署要求,我市规划纲要起草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课题研究阶段2019年3月-2019年12月)。自2019年3月开始,我市面向各有关部门广泛征集,并确定了31项“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包含8项综合课题和23项专项课题,这批前期研究课题于2019年年底前基本结题,为接下来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扎实支撑。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起草阶段2020年1月-2020年9月)。先后印发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组建了规划专家顾问组,并同步启动了38项专项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我市组织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启动基本思路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注重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多次深入镇街、部门进行专题调研,赴珠三角周边城市调研学习,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认真研究吸收社会各界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加强与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衔接,并两轮征求部门镇街意见,形成“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送审稿,去年9月份先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第三阶段:规划纲要编制阶段2020年9月-2021年5月)。以规划基本思路为蓝本,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规划纲要编制的全过程同时积极做好与省、市“十四五”规划建议以及市级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进一步赴杭州、苏州、嘉兴等长三角城市进行调研学习,于2020年11月初形成了规划纲要初稿,并三次征求部门、镇街意见。202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听取国家和省各领域专家对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以座谈会形式听取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和企业家意见。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2020年6月至12月),通过开展“我为中山绘蓝图”活动,征集网民建言244,并进行认真研究和积极吸纳2021年1月下旬,规划纲要分别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2021年2月6日,规划纲要经市十五届人大八次会议审议批准。2021年6月1日,规划纲要以市政府名义向全市印发公布。

二、基本框架

规划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紧扣落实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实际,对“十四五”时期发展进行系统谋划。在规划纲要起草过程中,注重遵循“五个结合”原则,即坚持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与立足中山实际相结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连续性和开拓性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规划纲要由13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8万字,第一板块为总论,为第一部分,客观总结“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和阶段特征,提出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总体上按照中央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来组织,聚焦“十四五”时期中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分领域阐述1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提振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等重点领域的任务思路举措。第三板块为结尾,提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规划统筹实施、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加强规划监督考评等4个方面的规划保障措施。

三、主要内容

1.关于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要求。

发展基础方面,从经济结构、创新能力、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六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做了简要回顾,客观指出过去五年中山走过了极不寻常发展历程,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社会民生加速转型。同时强调,近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发出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动员令,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治乱象、去泡沫、厘思路、调结构、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发展环境方面自觉将我市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中,认真分析“双区”建设的新使命新机遇,在宏观大势下,研判未来五年我市发展将面临的“六期”阶段特征,即打赢经济翻身仗关键期、竞争优势重塑期、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生态环境提升期、社会转型加速期,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发展要求方面从把握处理好重大关系角度,提出了要在遵循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等五个原则基础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做到“六个统一”要求,即坚持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相统一、坚持提升城市能级和做优城市品质相统一、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统一、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相统一、坚持加强市级统筹和激发基层活力相统一、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

2.关于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聚焦“十四五”时期中山要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一核心问题,结合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以及当前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山要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努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再创新的辉煌。对接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具体目标是:努力打造湾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文明示范区绿色发展标杆市和谐善治幸福城。展望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城市功能品质、人民生活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省前列、再创新的辉煌。

为体现中央、省、市指标体系的一贯性,参照国家和“十四五”指标体系,结合中山实际,提出了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体系,总体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大类,共20个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14个、约束性指标6个。

3.关于参与“双区”建设。

规划纲要将“把握‘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全面融入湾区城市群发展体系”作为11项重点任务的首要任务,从优化城市格局、完善交通体系、加强城市协作三个维度进行任务部署。优化城市格局方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城市环湾布局向东发展,加快产业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科学划分,构建“三核两带一轴多支点”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建设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展和岐江新城,做强做优东部环湾创新发展带、西部优势产业升级带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轴,打造支撑全市发展的多个支点完善交通体系方面,提出打造湾区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快线、港口等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东承西接、南北贯通的交通格局,实现与珠三角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市内30分钟互通。具体包括积极融入湾区轨道交通网,加快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构建江海直达的高等级航道网,完善“二环十二快”主干线快速路网,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等。加强城市协作方面围绕积极推动深中一体化发展、全面对接广州都市圈、共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化与港澳合作发展重点领域,提出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深化翠亨新区与南沙新区战略合作联合珠海、江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加强与港澳规则机制衔接、产业创新合作和人文交流交融等。

4.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规划纲要部署了创新和产业两方面重点任务。创新方面,提出提振创新发展动力,打造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具体提出,融入湾区科技创新圈,加快提升创新发展能级,加快打造中山科技创新园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两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构筑创新人才高等保障措施,加快补齐我市创新短板。产业方面,提出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重点培育“4+6+4”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建设“3+4”重大产业平台,打造湾区制造业一线城市;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构建“2+3+4”现代服务业体系。此外,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等任务举措。

5.关于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规划纲要在重点任务部分专设“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一章,进行了任务部署。拓展内需空间方面,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十四五完成投资7000亿元,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一体谋划、协同推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优化布局城市商圈。畅通国内循环方面,提出积极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发挥中山制造优势,增强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先进地区和城市合作,支持企业优先布局国内,有序开展产业共建。开拓国内销售渠道,加强中山货优质品牌建设,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提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争取翠亨新区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范围,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支持企业组团“出海”

6.关于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城市形象品质决定了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规划纲要聚焦提升功能品质和增强文化内涵方面,部署了两项重点任务。提升功能品质方面提出高标准塑造现代化都市形象,高水平规划建设岐江新城、翠亨新区等城市新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构建强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的市域空间总体布局等举措。同时,提出提升高端公共服务能力,立足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谋划布局高端公共服务设施,扩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供给,以一流公共服务配套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此外,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包括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文化内涵方面,提出激发文化创造活力通过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擦亮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等举措,打造高品位文化强市。

7.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规划纲要在社会民生领域任务部署时,始终以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引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乡村振兴方面,提出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举措,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绿色发展方面。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系统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宜居之城改善民生方面,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高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此部分,结合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着重提出了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