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马鞍岛将建设40所学校,打造全链条教育。图为即将开学的中山纪念小学。 叶志文 摄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汇聚万千焦点的地方,它是这座城市人居环境的形象代言,一如曼哈顿之于纽约,是这座城市的名片,看得见未来,引领城市发展的潮流。
在珠江西岸,正崛起一座新人居“封面”——马鞍岛。
近期发布的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施工图”和“任务书”,对支持翠亨新区建设进行了重点阐述。
未来,翠亨新区马鞍岛将打造为涵盖科创研发、健康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服务业、生态居住、交通枢纽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成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新中心、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一个充满活力的珠江西岸新人居场景,将从马鞍岛崛起。
●撰文:伍杰 罗丽娟 统筹:罗丽娟
科技新城
聚科研力量 新建250米高城市地标
海风轻拂,时间悄然划过城市的肌肤。展望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在即,那时的马鞍岛也将初具规模。以深中通道西岸落脚点为龙头,主干道路及城市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医疗等民生配套逐步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整体投资及宜居吸引力不断夯实。
站在时代的风口,城市需要新的地标。坐落在翠亨科学城东部岸线的“未来之门”可以视作中山划时代的崭新城市封面。
科学城的中心区是贯通马鞍岛东西、聚集科研创新与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创智中轴;北侧是超级街区,南侧是湖湾客厅和岭南水街,而耸立在创智中轴最东部的未来之门,是两座高250米的双子大厦。
从效果图上看,双子大厦是十分现代化的楼宇,简明的几何形体和全玻璃幕墙,楼距不宽,从远处看就像一扇徐徐打开的大门,未来之门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北至翠亨快线、东至珠江口、南为起步区边界、西为大茅水镇,科学城规划范围18.2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平方公里。
从形态到功能,从建造理念到未来愿景,科学城都代表着中山城市进化的方向。作为马鞍岛最高建筑群,250米的未来之门、400米的超级街区,创智中轴呈现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岭南水街、文创坊、林冠树桥,将成为潮流打卡休闲胜地;整合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滨海酒店、滨水休闲商业街等全生态企业商务需求,打造集科技、艺术、生态于一体的24小时智慧垂直城市,构筑一个多元的、交互的、未来的活力空间。
科学城不仅仅是产城融合,它带给中山巨大的想象空间。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等轨道交通的运营和中山港客运码头的落成,马鞍岛的城市运转和产业发展将如虎添翼。
立足区域高起点规划、交通便利和创新资源集中的优势,马鞍岛将加强教育、医疗、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配套、优化休闲娱乐体验,推动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区域医疗中心、国际设计港等板块落地,打造港澳广深等地青年人集聚场所,最大限度释放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精英配套
从幼儿园到大学 40所学校打造全链条教育
红砖绿瓦,站在高层教室往窗外眺望,依稀还能看到宽阔的伶仃洋。“以前从来没想过让孩子到马鞍岛上读书,因为感觉这个地方在郊区,交通不方便。但今天参观过学校,我下定决心帮孩子报名。”现场考察中山纪念小学之后,在开发区工作的刘先生作出了决定。
7月5日,位于马鞍岛北部的中山纪念小学发布招生信息。这所小学占地约40亩,邻近翠湖公园,环境幽静,拥有高标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运动场、教学楼、大礼堂一应俱全。该校可以满足近1500人的教育需求,招生范围包括翠亨新区起步区(临海工业园),火炬开发区的马安、茂生、东利等片区。据了解,该校首批200多个招生名额已于日前初步招满。
从最近公布的控规成果来看,在马鞍岛上,仅南部的翠亨科学城的规划人口就达到了16万—18万。满足下一代教育需求,是吸引人才落户的关键。当前岛上的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控规,马鞍岛将建成包括中山纪念小学、翠亨重点中学在内的39所学校,其中中学9所、小学13所、幼儿园17所。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的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山将积极筹备省市共建的中山科技大学,这所全日制公立大学,初步选址马鞍岛。40所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教育资源,未来的马鞍岛将成为中山的教育高地。
除了教育资源,医疗、文体也是衡量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准之一。
从马鞍岛的规划理念看,该区有清晰的医疗配套发展脉络:整合区内现有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医疗服务产业。在各类公共设施的用地规划中,医疗用地的规划面积仅次于中小学用地。
在新版控规当中,进一步细化了马鞍岛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和建设标准。规定要求,今后岛上新建的居住区都应同步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措施,生态疗养院、国际医院、体育公园、翠亨音乐厅等重磅项目将在岛上逐一落地。
一座城的“生机”在于人。对于马鞍岛而言,人才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马鞍岛正努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增强城市功能和综合实力,建设人居优质生活圈,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生态人文
通山连海 滨海新城描绘新人居
城市的人居水平不仅体现在公共配套,还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以前国内但凡新区,总是重经济产业,忽视或者轻视生态环境的提前谋划与立足长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翠亨新区挂牌以来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滨海临水、水系发达的自然禀赋,逐步打造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滨海生态城市。
建设省级湿地公园——翠湖公园是第一步。2018年末,位于马鞍岛北部中心地带的翠湖公园一期全面启用,占地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51万平方米。依托茅龙涌丰富水系和生态基底,因地制宜地营造出荷塘月色、湿地广场等具有地方特色和岭南元素的公园形象,成为一个集休闲、运动、摄影于一体的核心生态区。
目前,马鞍岛及其周边在建和将建三个公园: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金水湖公园和金山公园。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将在年内组织验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和南沙湿地和淇澳岛共同构成国际候鸟的迁徙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鞍岛在规划过程中对标国际三大湾区的一流城市,采用大量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从最新的规划图上可见,整个马鞍岛的外围被一圈“滨海绿廊”所围绕,各区域间纵横交织着公园用地和防护绿地,391.58公顷的绿化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3.73%。
以科学城的设计为例,本着构建通山连海、蓝绿交织的规划思路,在构筑现代城市空间的同时回归生态和自然,利用原有的湿地和水道规划了“三轴引领、一带串联、廊道交织、多点覆盖”的公共空间系统。建成后的科学城绿化覆盖率将超过35%,从任何地点出发,3分钟内就可步行到达公共空间。
身在繁华闹市,不舍绿景诗意。“出门见公园,绿网相连通”的格局,影响着整个马鞍岛的生活方式,有勃勃生机的红树林生态奇迹、有慢体验的海湾风情街、有品艺术的海洋艺术中心,更有乐生活的欢乐水岸……未来的马鞍岛将为湾区居民呈现一幅人居生态盛景。
马鞍岛重点规划项目
交通枢纽
深中通道珠江西岸出口,距离中山站和中山北站约20公里,规划经过广州地铁、中山轨道交通4号及2号线,中山港客运新港、翠亨快线、中山世纪大道等
文体配套
翠亨音乐厅、中山科学馆、海洋艺术中心、海湾剧场、会议会展中心、体育公园等
科教设施
中山科技大学、国际学校、翠亨重点中学、湾区联合实验室、粤港澳科教合作园、未来科技总部等
医疗配套
生态疗养院、湾区医疗城、医药研究所、生物医药总部基地、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国际医院等
商业娱乐
欢乐水岸、滨水休闲商业街、购物公园、海湾风情街、滨海酒店、海港商业广场等
绿色休闲
红树海岸、林冠树桥、潮汐公园、滨水公园、二茅山公园、红树林生态奇迹、湿地展览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