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人高举科技创新的大旗,在一片滩涂上建设起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和工业强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新城正在珠江西岸拔地而起。 劳朝晖 摄
火炬区充分利用已有的港口优势和传统制造业优势,大力建设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林锦洪 摄
70年前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年前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性序幕;29年前的1990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在蕉地农田里点燃了“科创火炬”。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山火炬人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发扬敢为人先的作风,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一片滩涂上建设起一个令人振奋的科技和工业强区,一座现代化特色的海滨新城正在珠江西岸拔地而起。
当前,火炬区正加速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开放发展探索区、共享发展实践区等五个“火炬区”,开启“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举“科创火炬”奋进新时代。
文/陈伟波 刘洪涛
●“火炬创业”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 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奠定发展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2011年 通过工业强区和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发展规模;
第三个阶段是2012年至今主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火炬速度”
2018年,火炬区实现生产总值481.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1296.11亿元,与1980年的不足亿元相比,已跨越了三个数量级。
火炬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创新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排名第37位的国家级高新区。
制图/彭晓光
在蕉田农地里点燃“科创火炬”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火炬区)位于中山市东偏北部,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全区总面积92.23平方公里,有24个自然村,现整合为7个社区居委会。相对于中山其他镇区,这里土地的生成时间及有人居住的历史都只有800年左右,属最新生地区,享有中山“东部明珠”之美誉。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仍是中山相对较贫穷落后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自然经济地区。据《中山火炬开发区改革开放实录》记载:在上世纪90年代前,这里一直以自然经济为主,是中山重点产粮区之一,高峰期有稻田面积5.8万亩,农业除以水稻种植为主外,还有种植甘蔗、香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直到1990年,原国家科委、广东省政府、中山市政府签署了共同创办直属国家科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协议,在蕉田农地里点燃“科创火炬”,才正式掀开中山火炬开发区建设的篇章。在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中山火炬区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带有“火炬”的高新区全国只有4家,即中山、威海、厦门、海口;二是在全国首批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中山是当时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
1992年6月18日,国家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1992年11月7日,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率,1993年1月30日,张家边区、中山港区、火炬开发区实行三区合并,定名为中山港区,同时合并履行原有各区职能。1995年1月,中山港区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名称、体制一直沿用至今。三区合并之后,随着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和外商、外资不断进入,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汇聚,火炬区以其独有的高速度、高效益,在“科技兴工、科技兴市”的发展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奏响工业创新发展的“三部曲”
据《中山火炬开发区改革开放实录》记载:1978年,火炬区内的前身张家边区只有24家小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426 万元。进入21世纪后,火炬区内的工业企业已超过千家。到2005年,火炬区工业总产值达514亿元,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26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8家,年税收超千万的企业31家。
在这过程中,火炬区工业建设发展经历了起步、崛起、飞跃3个发展阶段。1979—1990年为起步阶段。1979 年张家边服装厂与香港商人签订“三来一补”加工合同后,一年内开办企业24家,工厂建设此时拉开序幕,但未做到有规划发展,工厂自由散布于区内各自然村的空置工地上。1986年,中山市区总体规划后,按规划,区西部建设加工区。1990年创办中山火炬开发区(属工业开发区,而非后来的行政区)。
1991—2000年为工业建设崛起阶段。1991年起,陆续重组或新组建的中山港工业开发总公司、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总公司、中山健康科技产业总公司、张家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总公司等公有集团公司,各公司以专业方向各有分工,规划连片开发土地,建设标准厂房,招商引资,引入高新技术项目,招揽科技人才,创建科研中心。
2000年之后是工业建设飞跃发展阶段。中山火炬区重点规划了“一区六园”建设,在1996 年园区建设基础上,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整合高科技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民族工业园和临海工业园,推进企业进区入园,中心城区开始建设。
这一时期,中山火炬区所属各公有集团公司基本上已完成了对辖下各投资项目的清理整顿,对效益不佳的项目全面实施了关、停、并、转工作,并逐步明确,原则上不再进行新项目投资,转而集中精力进行园区开发及管理经营。至此,基本形成工业地产的专营格局。
依托区位优势建“3+1”主导产业体系
火炬区一直以来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先导”的发展路径,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3+1”主导产业体系。共有四大产业方面,分别为健康医药产业方面、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光电信息产业方面、现代服务业方面。其中健康医药产业方面已形成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信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业体系。
装备制造产业是火炬区近年充分利用已有的港口优势和传统制造业优势,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于2004年12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该基地重点发展高端位、高投入、排放少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目前,已引进中船(中山)基地、广机海工、中铁南方装备基地、立信染整机械等20多个大型装备制造项目,逐渐成为中山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50家, 增加值161亿元。
在光电信息产业方面,电子信息产业依托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出台3000万元光电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联合光电、佳能、纬创资通等重大项目引领产业聚集。目前重点发展液晶平板显示、微电子、彩色打印机、光电通讯、光成像产业等。同时,中山火炬区安排4000万元扶持服务业项目和平台,新增市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31家,服务业项目入园21个,大唐盛视智慧社区科技产业园、中山创意港被认定为市亿元楼宇重点培育项目。
目前,火炬区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中山(临海)基地、中国汽车零配件制造基地、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三级管理模式为发展凝聚“火炬力量”
在多年的发展中,火炬区搭建“管委会—公有公司—区内企业”三级管理架构体系,形成了政府服务、产业服务、专业服务相结合的特色,为这座现代化海滨城市的快速崛起发展提供了“火炬力量”。
目前,火炬区下属5个全资的工业总公司为区管委会服务职能的延伸,具备园区开发管理、企业招商服务、投资经营、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搭建等功能。各大总公司配备有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针对产业特点提供审批、建设、融资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上下游产业链信息,促成企业就近合作。在园区内形成协同互动效应,促进产业聚集、上下配套、相辅相成,在管理上也方便政府通过抓龙头企业从而提升整个园区水平。通过这些总公司与银行、投资及担保机构建立的良好关系,支持入园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协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使一大批企业如期竣工投产。
另外,火炬区属公司拥有专业知识丰富的园区建设、外商服务、企业经营人才,具备较高的资产经营能力,积累了超300亿元的国有集体资产,为开发区下一阶段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三级管理模式驱动下,目前在火炬区土地上,已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300多家入驻,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就有近20家。
借湾区东风全面吹响第三次创业号角
过去的29年里,火炬区经历和正在经历三次创业。一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夯实发展基础为特征的第一次创业阶段;二是以工业强区、壮大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二次创业;三是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的第三次创业。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时代瞭望台上,火炬区将从四个方面着力,全面吹响第三次创业的号角:一是规划建设产城融合先行区。深化完善整体城市设计及发展单元规划大纲,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促进东部组团规划建设一体化,深度融入深港中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全面的港澳深中产业协作、创业创新协同、区域互惠互利的合作发展格局。
二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示范区。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大道路、绿化、公共设施的建设,推动综合网格化建设,做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和共建共治共享的质量。
三是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注重城市生态保护和功能优化,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变,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四是构筑大湾区合作先行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合作新模式、新平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金融资源互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区域交流合作网络,导入与高新区相适应的先进的理念、技术、人才、发展模式。同时,火炬区还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圈,未来将重点承接广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四大创新极的高端产业项目、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源,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创和金融中心拓展区、区域创新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伟波 刘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