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图片新闻

百千万·城乡美 | 从茅寮到美宅:水乡阜沙农房风貌的妖娆蜕变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11-25 分享:

  地处中山北部的阜沙镇,是典型的沙田水乡,见证了从“沧海”到“桑田”的地貌变迁。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阜沙镇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打造具有鲜明岭南特色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今天,让我们穿梭百年时光,探索水乡阜沙农房风貌的蜕变历程。

1.jpg


阜沙记忆:水乡人家的房屋风貌变迁

  

  水网交织的珠江三角洲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位于西江流域上的阜沙镇,其农房风貌变迁历程是岭南水乡文化演变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刻印着时光与历史的足迹,也反映了当地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2.jpg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阜沙居民基本上靠土地耕种、出海打鱼为生,为方便取水用水和日常出行,大多农民沿河涌两旁建屋而居。阜沙水乡人家所居住的房子,清一色是泥拌禾秆草搭建的茅草间,称为“茅寮”。

  茅寮由“上盖”(上部分)、“墙身”(下半部)、“下间”(厨房)构成,茅寮门前空地称为“地塘”,用以收割后稻谷以及平日晒柴草。由于“茅寮”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大部分阜沙居民的家屋,因而,直至现在,在阜沙也有人把回家叫做“返寮”。

5.jpg6.jpg7.jpg8.jpg

  1973年秋,阜沙公社号召各生产队自建烧砖炉(厂),大队建瓦厂,协助社员改建砖房。各家各户齐出力,社员之间相互支援,逐步进行砖屋化。1972年统计,阜沙公社农村固定户茅草房比例为94%,砖瓦房只占6%,1982年砖瓦房比例上升为77%,到1988年达到规划中的“砖屋化”(90%以上是砖屋)。

9.jpg

  1978年后兴建砖房,50%以上是水泥平顶砖房,人们称之为“石磨头”,可以利用屋顶做晒谷场。

10.jpg

  由于“砖屋化”期间所建砖屋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地基大多河沙垫底,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村民开始二次建房或拆旧改建,平房改成楼房,面积规划更大,用料也更讲究,人们的需求从实用性向舒适性转变,更加追求时髦和潮流,农民房屋风貌呈多元化趋势。

11.jpg

  家屋的发展是阜沙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富足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茅寮的出现,再到砖屋、平房,至如今的楼房,随着社会的进步,阜沙居民的住宅条件也在不断优化提升。农房风貌变迁,记录着阜沙镇的发展变化,蕴藏着水乡人民的集体记忆。


当下→未来:农房披“新衣”,扮靓乡村“颜值”


12.jpg

  由于投入使用时间较长,镇内个别农房外立面破旧、环境杂乱、风貌不协调等问题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阜沙镇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实行“一村一策”“一房一案”,推动外立面改造提升,将人居环境“黑点”改造为农房风貌“亮点”,不断焕新乡村“颜值”,人居环境品质逐年“提档升级”。

13.jpg14.jpg

  以阜沙村横迳涌沿线和周边农房为基础,阜沙镇因地制宜对农房外立面及院落、围墙进行统一美化改造,全力打造“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目前工程已完成约95%。

15.jpg 16.jpg

  如今走在阜沙村横迳涌片区,一栋栋披上了靓丽浅黄“新装”的农房整齐排列,灰色“腰线”点缀墙面,与房前屋后环绕的绿树交相辉映,让人眼前一亮。

17.jpg18.jpg

19.jpg

  阜沙村村民表示,“环境更舒适了,过来村里散步或者骑单车路过的人明显增多。”结合典型镇、村创建,阜沙镇将一河两岸乡村美景、农文旅项目、外立面改造项目等串珠成链,用好百亩稻田景观、横迳涌绿道等“美丽”资源,不仅吸聚人流,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到这里创业,进一步丰富了阜沙镇农文旅业态,将美丽生态有效转化为“美丽经济”。

20.jpg

  阜沙村作为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小切口”实现镇村面貌“大变化”。目前,阜东村等村居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推进中,综合运用“清、拆、洗、绿、美、改”等措施,边设计边整治边提升。


21.jpg

  接下来,阜沙镇将持续加快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进一步打造具有阜沙特色的农房新风貌,蓝天、碧水、绿岸、红花、黄墙,风貌更和谐、特色更鲜明,传统与现代风格相互交融的阜沙乡村新画卷正在加快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