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20000073329991/2025-00063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3-10
名称: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中山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

  一、总体情况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深中通道建成开通致贺信,全市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省关于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强化信息公开与解读回应,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优化公开平台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我市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实效。2024年,中山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为90.36分,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指数评估与深圳并列A级(完善级);入选2024年度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单位。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信息公开与解读回应。一是持续加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政策宣贯与解读。一方面,着力加强线上线下政策宣贯力度,确保政策信息应知尽知。以全市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等构成的宣贯矩阵,及时转载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等权威信息。各部门、镇街积极实地走访、现场座谈、实地调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全方位、多角度、新形式宣讲推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各类重大政策。2024年,惠企政策平台新发布91条现行有效的惠企政策,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9629条,全年共编发《中山市人民政府公报》22期,刊发市政府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含政策解读材料)112篇。另一方面,着力提升解读内容质量,增强政策“易懂性”。围绕市场主体及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结合政策特点,积极运用网络问政、媒体专访、座谈访谈、撰写文章、简明问答、政策进社区等多种方式,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卡通动漫等形式,对各类政策进行立体式、多方位解读。2024年,市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栏目公开解读材料197份(多媒体解读94份)。

  二是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依规妥善办理群众向市政府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并做好相关涉诉涉议案件的应诉工作。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跨前与申请人沟通,做好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督促指导基层单位强化法治意识和服务理念,完善工作流程,提高答复文书质量,提升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工作水平。全市今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032件,均按规范流程办理和答复。

  三是推动网民留言源头处置,持续提升留言办理质效。及时办理群众通过中国政府网、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等渠道提交的咨询投诉意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2024年,共办理上级转办网民留言297条,网民给市政府主要领导留言4263条,政府网站网友找错留言62条,通过12345热线反映诉求233万宗。

  (二)夯实工作基础,持续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一是进一步加强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管理。持续优化“中山市行政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实现一次录入、全网发布、数据同源、信息共享,群众可根据文件名、发布机关、文件类型、成文日期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二是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优化政府门户网站重点领域栏目建设,确保权责清单、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涉农补贴、社会救助及养老服务、住房保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食品药品安全、价格和收费、教育等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到位。同时,全面做好已公开信息查漏补缺,确保各类信息规范公开,提高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质效。三是进一步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创新开展村居证明标准化改革,摸清多全市村居证明“底数”(80余项),确需镇村开具证明事项,由省市服务平台自动调取。以街道(镇)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优化基层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为附近村居民提供集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咨询与兑现等为一体的政务服务。四是持续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大轮训工作。认真筹备组织2024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培训班,推出“人工智能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实务”等系列精品课程,覆盖全市所有部门镇街政务公开岗位工作人员;同时,应部分单位请求,为其开展个性化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聚焦风险防范,持续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一是学习优秀经验,着力提升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运维专业化水平。主动学习广州、深圳等市先进经验,推动全权委托市政务和数据局“负责全市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的管理和监督考核工作,承担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维管理工作”。二是积极推动新版门户网站上线,持续提升办网、管网水平。自2023年6月开始,启动门户网站改版工作,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不断提升政府网上履职和服务水平。三是不断优化机制,推动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规范管理。建立优化月度例会研判、季度通报和年度评估等工作机制,并开展专项实地检查,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人工检查方式,举一反三加强常态化自查,确保所有信息发布及时、内容权威准确、功能实用有效、链接安全可用。

  (四)加强功能建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以深中通办为契机,推动湾区通办政务服务加快融合。签订深中跨域融合合作协议,在省政务服务网建设深中融合专区,市镇两级全面设立“深中通办”专窗,政务服务“深中通办”增至735项。深化“中易办”城际融合互动专区建设,实现与珠海、佛山、顺德、江门等市(区)政务服务“指尖融合”。二是以办成事为目标,推动业务办理提质增效。聚焦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办事需求大、政策体量大的领域,推出超千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和限时办结等制度,申请人线下办事只需到“一个窗口”就能办成,线上办事只需点击“一个链接”、填写“一张表格”、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实现以数据“跑动”代替群众“跑腿”。同时,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商通等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结果多端查询服务。三是以“快”“易”办为追求,推动基层办事便利化。“你说我办”问诊式政务服务,解决了网上办事流程不顺畅、办事指引看不懂、操作“梗阻”等痛点。智慧政务标准体系覆盖信息安全、数据、人员管理等政务服务相关标准共计911项,助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服务质量统一。通过拓展“视频办”专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导办代办等多元服务渠道,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信息内容

本年制发件数

本年废止件数

现行有效件数

规章

1

1

16

行政规范性文件

186

238

702

第二十条第(五)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许可

4422232

第二十条第(六)项

信息内容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行政处罚

2166243

行政强制

71914

第二十条第(八)项

信息内容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行政事业性收费

125811.9399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申请人情况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

总计

商业

企业

科研

机构

社会公益组织

法律服务机构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2854

103

1

8

16

50

3032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106

1

0

0

0

0

107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一)予以公开

819

31

1

1

8

9

869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523

11

0

2

1

4

541

(三)不予公开

1.属于国家秘密

1

0

0

0

0

0

1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2

0

0

0

0

0

2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6

0

0

0

0

0

6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27

3

0

0

3

0

33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9

2

0

0

0

0

11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35

2

0

0

1

0

38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114

5

0

0

0

2

121

(四)无法提供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808

24

0

3

2

13

850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29

3

0

1

0

6

39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1

0

0

0

0

0

1

(五)不予处理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17

0

0

0

1

0

18

2.重复申请

88

1

0

0

0

0

89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31

0

0

0

0

0

31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1

0

0

0

0

0

1

(六)其他处理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43

2

0

0

0

0

45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

0

0

0

0

0

1

3.其他

244

16

0

1

0

14

275

(七)总计

2799

100

1

8

16

48

2972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161

4

0

0

0

2

167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复议后起诉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结果
维持

结果
纠正

其他
结果

尚未
审结

总计

164

12

24

17

217

35

2

7

9

53

38

3

10

17

68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4年,我市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单位对政策解读重视度不够,解读形式多样,但解读内容“不易懂”,解读实用性仍有待提升;二是个别单位仍存在对主办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松懈、内部人员培训不扎实、工作交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三是部分基层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研究还不够深入,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仍待规范,服务意识仍需加强;四是网民留言办理质效仍待进一步提升。

  2025年,我办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升指导精细度,切实提升政策解读工作成效。全力做好政策解读,增强公开信息“易懂性”,切实做到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公开。注重对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利企惠民措施、前后政策差异对比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全面提升解读内容质量,杜绝解读内容流于形式、无实质内容以及复制文件原文现象。积极运用网络问政、媒体专访、座谈访谈、撰写文章、简明问答、政策进社区等多种方式,结合政策自身特点、内容和受众等,合理选择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卡通动漫等形式,多用客观事实、客观数据、生动案例,进行立体式、多方位解读,真正让群众看得懂、能理解。

  二是提升指导密度,切实提升基层单位依申请公开答复质量。督促指导各单位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完善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为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依申请公开服务。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断提升依申请公开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环节的管理水平。严格遵守办理时限,依法作出答复。

  三是严排风险隐患,加强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常态化监管。督促各单位提高防范等级,加强日常巡检和监测,综合运用技术手段和人工检查方式自查自纠,确保信息发布安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后管理,及时清理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上的过时、失效内容,避免信息散乱无序,防范汇聚风险。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力度,规范做好工作交接及业务培训,确保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管理“无缝衔接”。

  四是强化统筹联动,推动群众忧“薪”烦心事妥善解决。运用智能机器人开展7×24小时智能派单,提升群众诉求派单准确率。定期对网民留言进行系统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积极推动留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建立诉求回访机制,采用“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回头看”,提升留言办理实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规定的按件、按量收费标准,我市本年度发出收费通知1件,金额100元,实际收取信息处理费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