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政府工作报告

港口镇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港口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1-02-26 分享:

  2020年,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依法行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把港口打造成为“湾区枢纽、精品中山”重要支点。现将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

  2020年10月10日,我镇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我镇贯彻落实意见。

  2020年12月18日,我镇组织政法单位领导干部收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司法所、公安等政法干部参与本次学习,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依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新冠疫情期间,我镇迅速制定《港口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方案》,组建7个工作组、18个专责小组,建立疫情会商、在岗值守、信息通报、督办检查等工作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工作依法实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方案,累计发布疫情防控工作指引35条,制定和改进工作措施36条,提升防疫工作效率和实效。

  二是加大对妨害疫情防控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制定欠薪专项检查计划,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涉疫违法行为。2020年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专项小组出动433次,排查企业410家,工地23处,对涉疫欠薪单位进行监察立案处理,要求单位限时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对全镇11个农贸市场经营档位及镇内各大餐饮单位开展全面排查和滚动检查,结合打击市场经营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物经营销售行为。累计检查集贸市场2839个次、市场经营户38470户次、餐饮单位11569家次,未有发现销售野生动物以及海报、餐牌出现野生动物宣传等问题。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完善证明事项动态清理机制,2020年,根据市司法局的要求,认真开展证明事项清理,进一步推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涉及证明事项的政务服务事项基础数据共享,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和“证照分离”改革工作,优化规范分类改革的标准。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协助推动政府立法工作。充分发挥中南村、中山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港口站点)基层立法工作联系点的作用,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规范化、常态化工作。

  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2020年,出台2份规范性文件,审查3份涉规范性文件,备案2份规范性文件,均做好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社会公开发布等程序。

  三是健全清理工作机制。坚持专项清理与全面清理相结合的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对不符合改革决策和上位法规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修改和废止。另结合市相关部署,将现行有效的8份规范性文件录入市平台、省人大平台,做好规范性文件的评估工作。

  (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中山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中山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推进决策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凡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听取民意、专家咨询、合法性论证和领导集体民主讨论等环节,坚持“四不决策”原则,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五)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做好我镇行政执法数据统计。2020年,我镇依委托执法实施行政许可5735宗,受理5684宗,予以许可5684宗;行政处罚253宗,罚款金额192.991816万元;行政强制37宗;行政检查2591宗。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推进我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把人员力量向中心工作、基层一线倾斜,新增23个公务员编制,其中,为综合行政执法局配备公务员编制16个,并任命了多名具有丰富执法工作经验的干部担任正副职领导,充实和加强了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和执法保障。贯彻执行《广东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统一网上考试制度,各执法部门建立专业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组织2批次共11人参加考试。推进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严格践行“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2020年,公开信息1022条,其中政务动态429条、政策公文类57条、公告公示类188条、人事信息73条、财政信息41条、规划计划信息30条,重点领域公开信息104条、五公开信息79条、村务公开信息14条,其它信息7条,公众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查阅政府信息。

  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落实“谁执法谁公示”原则,运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做好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公示工作。2020年政府信息公开共收到28宗,按时答复25宗,3宗正核查答复中。

  三是加强政策解读回应。落实《广东省政府系统政策解读工作细则(试行)》,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履行好政策解读职责,将政策解读工作贯穿策前预公开、策中深解读、策后跟踪评估等政策发布全链条。在镇政府网站设置政策解读专栏。2020年共解读政策14项。

  (七)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健全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2020年,我镇交办、复查信访案件142宗229人次,其中复查案件0宗,个人到镇上访案件42宗,集体到镇上访案件4宗,个人到市上访案件9宗,集体到市上访案件1宗,个人到省上访案件1宗,集体到省上访案件0宗,个人进京上访案0宗,集体进京上访案件0宗,写信访54宗,网上信访31宗。目前,已按期办结122宗,剩余20宗均在办理期内。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为100%。

  二是加强行政裁决、仲裁和行政调解。逐步梳理行政裁决事项清单,规范行政裁决法律文书,完善行政裁决程序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适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健全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我镇整合现有律师资源,推动“调解员+律师”的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知识和中立第三方身份优势,把争议化解在基层。2020年10月21日,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坤哥调解工作室联合广东国融律师事务所律师成功调解了一起意外溺亡赔偿纠纷案件,经调解员和律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四次协商,最终促使争议各方达成调解意向并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书》,成功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八)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宪法法治宣传教育。2020年,我镇举办2期党政班子法治专题讲座,组织353人参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以考促学,组织2次调解员和执法人员培训等,深化公职人员对宪法法律的理解和把握,使公职人员懂法律、知敬畏,推动公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二是做好普法宣传教育。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严格实行普法责任制清单制度。组织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健全完善履职报告评议制度,组织开展港口镇2020年“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我镇积极开展“法律进村(社区)”、“法律进校园”和“法律进企业”活动。我镇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和西街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均被省司法厅评为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2020年共派发各类宣传法律宣传单张4万多份、张贴法治宣传海报2000多张、悬挂普法宣传横幅480多条,开展疫情防控、国家安全、社区矫正、民法典等各类专题线上法治宣传活动4次,更新普法宣传栏4期共84版,受教育群众达8万多人次。同时利用公交车站人流量集中的特点,每一季度更新全镇10个公交站台的宣传海报,取得良好的普法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行政审批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简政放权工作中,基层政府相关部门承接了大量的上级机关职能,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单位人手不足、下放事项复杂、指导不足。

  (二)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将政府信息公开、信访办理、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等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内部整改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我镇内部监督体系仍需完善,还需通过研究将以上领域的工作规范化。

  (三)社会整体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政府公职人员特别是少数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与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个别行政执法办案中还存在重实体正义、轻程序公正的情况。

  四、2021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科学决策程序规则。作出重大决策前,通过论证会、座谈会、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决策实施过程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化阳光政府建设。继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议考核,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问责机制。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和舆情民意表达方式。建立健全舆情民意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方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建言献策。

  (三)健全行政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网上投诉监督处理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

  (四)畅通权利救济渠道,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建立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工作机制,协同信访部门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形成人民调解合力。

  (五)健全法律咨询服务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并深化法律援助服务、政府法律顾问和法律咨询服务力度,规范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建立法治宣传、调解工作、法律服务三结合的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其它法律服务机构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五、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一)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取消不必要的证明事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我镇行政服务中心逐步试行“一窗通办”新模式,各窗口高效运转,有效避免以往各个窗口办事人数不均的问题,实现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将购置取证一体机,为群众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了窗口智能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二)强化政府行政工作监督。强化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拓宽群众监督途径,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现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每月人大代表接访日邀请律师参加,为把我镇打造成“湾区枢纽·精品中山”重要支点建言献策。

  (三)加强领导干部学法,提高法治意识,促进科学决策。我镇将继续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的重要主题,开展2期以上的学法主题学习。安排2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综合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组织开展1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健全完善履职报告评议制度。

中共中山市港口镇委员会

中山市港口镇人民政府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