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有关单位:
《港口镇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业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山市港口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2月27日
港口镇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港口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港口镇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中山市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决定在全镇深入开展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常态化、全民化(简称“五化”)水平显著提升,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生活交通便利安全、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港口魅力充分彰显。
二、主要任务
(一)在“精细化”上下功夫
1.市容秩序治理。开展市容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提升城市“净化”水平;依法处理占道违法行为,加强对大型繁华商圈以及校园、医院、公园等重要区域无照流动经营摊点执法;整治店外占道经营和占道摆放音箱、灯箱、广告牌;拆除影响市容违章建筑、违章亭棚,整改违规广告、拆除违法广告。(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
2.环卫质量提升。对公路沿线环境、城区背街小巷、景区周边以及卫生死角存在的垃圾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强化日常卫生保洁;高标准对主次干道、人行道、绿化带等外立面基础设施,以及公交站亭、路灯电杆、指示牌等进行清洗;定期对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车辆、垃圾收集容器、公厕等设施设备进行冲洗和消杀除臭作业;加快城区垃圾转运站改造,建设和集中改造一批二类以上公厕;改革提升中心区15米以上市政道路保洁模式;全面治理“城市牛皮癣”和空中小广告顽疾。(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分局、各村社区)
3.市政设施维护。对残旧路灯、交通灯进行更新改造,开展绿道完善整治工作,及时维修破损、残旧市政设施,依法对废弃的市政设施进行拆除;依法查处擅自挖掘市政道路、开设路口、占用人行道设置停车场等行为,维护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持续强化道路挖掘文明施工监管,对获审批许可挖掘市政道路的施工项目,安排专人跟踪管理,确保挖掘施工规范,强化挖掘恢复质量监督。(责任单位:住建局、公安分局、城管执法分局负责落实)
4.园林绿化提升。高标准实施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强化对管辖范围的园林绿化及设施的日常管养维护,及时对缺株、裸露地进行补苗,加强杂草清除及绿地环境卫生管理;高水平开展绿化修建造型,统一标准,统一执行,严禁“砍头树”“断臂枝”,确保绿化美观;加强绿化管护,依法查处擅自挖掘砍伐树木、占用城市绿地,随意攀折、涂写刻画树木、采摘花草、践踏地被,破坏树木支架、栏杆、花基、座椅等绿化设施行为;对严管路、重要主干及交叉节点等进行美化提升。(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分局负责落实)
5.违法建设治理。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攻坚仗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违法建设治理力度,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三年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拆除一批重点区域违法建设主体;积极配合市有关单位对违法建设治理进行检查;加强网格化巡查监管,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
6.交通秩序管理。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依法查处在道路上的违法停车行为;优化城市交通信号灯设置和配时,着力缓解因施工、交通违法行为、红绿灯配时不合理等引起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贯彻落实《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共享自行车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严控车辆投放规模,完善停放设施,规范行驶秩序,及时对乱停乱放、大量堆积等影响市容秩序环境的共享自行车进行清理整治。(责任单位:公安分局、交通分局、住建局、城管执法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7.施工组织治理。加强对公园、商圈、校园、医院等重要区域建设工程和拆除工程施工现场违规作业行为治理,高标准设置围挡,对辖区施工围挡进行全面排查,对不规范围挡进行拆除;加强巡查,发现破损围挡迅速完成修复;在符合环保和夜间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督促施工单位优化施工组织计划,不间断施工,压缩工期,并减少施工中的噪声扰民问题,及时对施工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修复,减少安全隐患;加大对工程运输车未按规定路线行驶和超限超载等情况的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工程运输车未采取密闭措施、遗撒和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责任单位:住建局、城管执法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公安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8.河道环境治理。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加强对水体沿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河床底泥清理;按照全流域治理、全系统治理、全区域监测、全过程监督和全民参与的工作要求,以“控源、截污、管理”为重点,加快实施全流域综合整治,采用内源治理、控源截污等工程技术路径,开展截污工程、沿岸绿化、景观建设,恢复和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责任单位:住建局、港口水利所、大南水利所按职能分工负责,各村社区落实)
9.餐饮油烟治理。推动全镇餐饮经营单位和集体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油烟净化深度治理,确保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的正常投入使用;推动全镇单位食堂、各类餐馆、小餐饮等餐饮单位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其他清洁能源;推进夜市烧烤摊点规范整治工作。(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落实)
10.公共卫生管理。开展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小歌舞厅、小旅馆等“四小”公共场所的摸底和清查专项行动,确保全部场所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合法经营;统筹开展集中式供水单位及二次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确保全镇各集中式供水单位持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合法经营,各二次供水单位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开展涉水产品生产销售单位的卫生监督专项工作,确保全镇涉水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持有效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许可批件》合法经营;指导各单位落实《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相关要求。(责任单位: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11.农贸市场整治。加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开展场内商户无证无照专项整治,督促市场开办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好入场商户经营主体资格审验关;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进货查验制度、市场日常检查制度、快速检测制度、信息公示制度、不合格食用农产品退市制度等食用农产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分局、各村社区落实)
12.村居环境整治。围绕农村的门口、路口、村口、溪口“四口”等关键点,屋边、路边、水边、田边“四边”等重点区域,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等“五大美丽”行动,加快提升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解决田间地头乱搭乱建乱污染问题,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水环境,不断改善村庄宜居宜业环境,全面展现岭南乡村风貌。(责任单位:农业和农村工作局负责、各村社区落实)
(二)在“智能化”上下功夫
13.加快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智慧城管指挥平台,通过整合城管、公安等部门资源,利用卫星定位、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全方位感知全镇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情况以及执法人员、执法车辆的地理信息,迅速作出指挥调度,及时处理各类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责任部门:城管执法分局牵头,公安分局、住建局配合)
14.建设全镇建设工地扬尘在线监控管理平台。镇中心区内的施工工地出入口全部安装扬尘视频监控系统,确保清晰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运输车辆牌照;所有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工地安装扬尘建设监测系统并与镇管理平台联网;完善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机制,实现部门间共享,将监测数据作为扬尘超标监管、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停工、错峰施工落实情况的重要依据。(责任单位:住建局)
15.建设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在全镇外江、重点污染河涌、主干河涌、饮用水源上布设水质自动监测点,建立防控一体的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全面覆盖,实现全天候监测全镇河涌水质,实时掌握污染物动态变化。(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港口水利所、大南水利所配合)
(三)在“科学化”上下功夫
16.着力提升道路工程施工效率。统筹安排全镇道路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分片区、分时段、分标段施工,对有开挖需求的部门和单位提前报告开挖计划,统筹管理,尽量避免重复开挖;协调征地拆迁及管线迁移部门进一步完善项目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等相关工作,为工程项目创造无阻碍的施工环境;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对施工、监理单位严格监管,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避免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严格把控施工工期,杜绝围而不建的现象发生,在施工地段做到围挡一段、施工一段、完成一段、开放一段,并实行分段、错峰施工,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施工。(责任单位:住建局、交通分局、农业和农村工作局)
17.着力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强化污水截污纳管建设;抓紧排查老旧管网和“僵尸管网”,准确掌握污水管网缺失、病害(淤积堵塞、老化渗漏、下沉塌陷)、错接漏接、建成但未通水使用等情况,逐个进行修复、连通,提高已建管网使用率和污水接管率;推进污水管网实行一体化运营维护机制,定期开展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检查。(责任单位:住建局)
(四)在“常态化”上下功夫
18.加强部门联合整治。组建“城管+公安+交警”机动巡查队,联合整治无照流动经营、乱摆乱卖、占道经营、机动车摆卖、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查处遗撒污染道路行为和乱倾倒垃圾行为;加强对沿街商铺和建筑物的房顶、墙身等建筑立面广告设施的管理,大力整治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牌等。(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牵头,公安分局配合)
19.严格环卫保洁作业。加强对环卫保洁服务单位的监督,优化清扫保洁机制方式,增加环卫水洗作业频次,合理安排作业时段,避开早晚上下班高峰,推进精细作业、精细管理;垃圾要日产日清、密闭收运,不产生二次污染;科学合理设置临街垃圾收集容器划线定位,对市政设施常态化擦洗,确保设施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各村社区落实)
20.推进垃圾分类开展。按照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推广力度;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负责、住建局、各村社区落实)
21.加强扬尘防治管理。提高道路、施工工地冲洗、洒水、清扫频次;推广应用全封闭建筑垃圾和粉状物料运输车辆;建立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城管执法、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联动的工地扬尘污染监督执法工作机制,对违反扬尘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工地从严从重处罚,并予以公开曝光。(责任单位:住建局、交通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能分工落实)
22.强化水污染防治。以河涌水质为重点,压实各级河长职责,全面推动全镇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提升河涌水环境状况;推进河涌水质和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的日常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全镇水环境质量情况。(责任单位: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港口水利所、大南水利所按职责分工负责)
23.结合创文工作推进城市管理。结合市文明办关于各镇区开展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测评结果通报、新闻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跟踪落实整改。(责任单位:镇文明办牵头,各有关单位配合)
(五)在“全民化”上下功夫
24.推进城市管理业务市场化。在做好“城市牛皮癣”清理外包和第三方市容环境卫生测评的基础上,探索拓展市政、园林、环卫等公共领域服务外包模式,促进市场力量参与城市管理。(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住建局负责落实)
25.促进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健全完善“门前三包”制度,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提升群众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感、归属感;做好媒介平台涉及城市管理领域问题的办理和回复工作,做到件件有结果,条条有回复;中心区试行每周清洁日制度,指导沿街店铺、社区居民开展卫生清洁行动;强化城管志愿者队伍建设,在垃圾治理、绿化提升、市容秩序等方面组织开展志愿活动。(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负责、住建局、各村社区落实)
三、组织实施
(一)准备阶段(2020年2月)
各单位、各社区要对照上述“五化”内容,全面部署好2020年城市管理重振虎威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0年全年)
各单位、各社区按照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固化做法,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社区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领域工作,要把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放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完成。
(二)加强检查督导。各单位、各社区要健全完善自纠自查及快速处理机制,结合各自职能,组织开展定期、定点的常态化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即时采取整改措施。城管执法分局会同相关单位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对工作责任不落实、问题解决滞后的单位和社区进行专项检查,对多次整改不到位的,要向镇政府报告情况并进行通报。
(三)加强信息报送。城管执法分局要总结每月行动开展情况,每月一期向市城管执法局报送。各单位要对照自身负责任务内容,每月3日前向港口城管执法分局报送专项行动情况(见附表1),并明确一名专项行动信息报送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见附表2)。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开展全媒体宣传,积极报道正面典型经验,曝光反面典型案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各类传媒宣传发动,形成强大社会舆论氛围。
附件:
附件1、港口镇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专项行动情况统计表.doc
附件2、港口镇城市管理重振虎威“五化”提升行动信息联络员名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