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机关各部门、镇属事业单位:
为加强我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保障组织权力规范高效运行和目标实现,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以下简称《单位内控规范》)和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7〕1号),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推进、科学规划、问题导向、共同治理原则,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防止内部权力滥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已经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执行力,完善监督措施,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于2019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成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同时,应当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通过面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定期公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四)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内控建设。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同时,将单位和个人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与干部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规范权力运行,源头预防腐败,构建“不能腐”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镇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攻坚意识,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时间步骤,落实责任措施,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
(二)明确工作职责。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履行内部控制建设的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领导责任,确保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一级预算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好本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同时加强对所属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指导,要将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作为工作会商内容。财政部门要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工作,适时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培训指导,在汇总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时,要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列入重要考核内容。监察部门负责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对因内部控制缺失,导致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的,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时,要调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揭示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整改到位。
(三)建立推进机制。一是加强部门协商。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和有效实施。二是开展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公开监督检查结果,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和外部审计情况作为安排财政预算、实施预算绩效评价的参考依据。对内部控制不健全、风险大的单位将减少或停止预算资金拨付。三是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情况,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发挥外部监督作 用,形成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合力。
(四)深入宣传教育。我镇各部门单位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相关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意识,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同时,要加强对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有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方面的教育培训,为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五)明晰实施步骤。总结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明晰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 |
具 体 工 作 内 容 |
工作目标 |
第一步 |
首先要成立内控建设组织架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一把手”为组长,确定牵头部门,审计纪检监督。单位要有内控方案和职责分工。 |
成立单位内控组织架构文件 |
第二步 |
收集现行制度,要以国家和上级颁布的制度为主,内部制度可以细化、具体,但不能违背。收集现行制度一定要全面,目的是为了内控建设过程有的放矢,内控建设从某些角度来说就是要将这些制度加以完善和串联。 |
收集整理现行制度、办法、及方案等文件 |
第三步 |
主要是针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等六大方面,细化各方面具体业务,梳理具体业务明细,例如预算业务:1.预算编制与审核;2.预算执行与调整;3.预算决算管理;4.预算绩效评价。 |
对六大业务层面经济活动进行梳理 |
第四步 |
内控的基本目标就是风险防范和管控。针对上一步形成的经济活动明细逐项分析确认风险点。例如预算编制的风险:1.编制基础不准确,预算编制与业务部门脱节;2.预算分类汇总不准确;3.预算上报不及时等等。 |
对六大业务经济活动风险防控点分析 |
第五步 |
针对风险防控点,完善业务活动,梳理明细表,完善各环节控制措施,绘制业务流程图,使业务工作流程一目了然。 |
绘制相应流程图,完善控制措施 |
第六步 |
综合业务活动建设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单位层面的相关制度,为业务流程和控制措施有效执行提供保证。 |
完善单位层面控制规范 |
第七步 |
将所有编制资料按以下层次编制成册,形成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手册。 1.单位基本情况 2.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3.经济活动业务流程梳理及风险分析 4.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5.业务层面内部控制(①预算管理;②收入、支出管理;③政府采购管理;④资产管理;⑤工程项目管理;⑥合同管理;⑦资金管理) 6.评价与监督 7.文件汇编 |
形成单位内控手册 |
特此通知。
附件:2019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软件涉及业务环节关键管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