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个人信息 > 市民图片新闻

平价医疗,平民认可吗?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04日

我市初步构建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但相关工作有待完善

西区医院为我市首家平价医院,其药房里有许多药被分成小份,方便患者取药。

 

  日前召开的全省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各地要把平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医改同步推进。要确保今年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建1 家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资源5% 以上,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平价药包。据悉,我市于今年6月9 日经市政府批准,由市卫生局发文正式全面实施平价医疗服务工作。
■西区医院成为我市首家平价医院
  昨日,一位阿姨到西区医院管辖的翠景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该阿姨患糖尿病,加上近期患了支气管炎,医生给阿姨开了50多元钱的处方药。阿姨连声说:“真的很便宜!”据悉,西区医院今年4月份开始在辖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行平价医疗服务,只限定病种,不限定人群。从 4月28 日到8月31日,已有1529人享受到类似的平价医疗处方。现在,西区社区门诊人均处方为15.21元,而同期常规处方人均费用为52.6元,下降了71.08%。
  推开社区平价医疗服务后,该医院8月12日开始推行平价门诊医疗。该医院院长刘学强介绍,截至8月31日,已经有197 名患者享受到医院的平价医疗,人均处方仅为12.09元,而同期常规处方人均费用为68元,下降了82.22%。在住院费用方面,西区医院五年来一直从整体上控制医疗费用,去年人均住院费用为2512元,比全市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低850元。今年市卫生部门要求全市各医院降低医疗费用,西区医院再次加大住院费用控制力度,1至8月份,该医院人均费用控制在246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刘学强说:“比如我们医院的产科分娩顺产人均费用以前达2400元,今年降到了1700元左右。”西区医院各科室都开始推行平价医疗服务。
  据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我市医改工作的要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规划公立医院的发展,多途径推进平价医院建设,一方面是引导民营资本或慈善组织开办平价医院,在机构准入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政府予以扶持;另一方面是在镇区级公立医院中选择条件合适的医院进行建设,要求平价医院积极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不得高于物价增长水平,医院人均门诊、住院费用低于同级别医院,医院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使用比例高于同级别医院,优先使用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内的适宜治疗技术等。据悉,平价医院在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享受扶持,医保政策实行先预拨后结算的办法,在结算时予以最大扶持;根据中央和省的文件要求配套出台财政补偿政策。
■全市已建立35间平价诊室
  市卫生局于今年6月9日向全市各医疗单位下发《中山市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力争2013年的平价门诊占总门诊资源的5%;要求在全市镇区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内、外、中医三类平价诊室,力争到2015年平价诊室占医院门诊资源的1/10。平价诊室主要使用基本药物和其他相对价廉的药物,采用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内的适宜治疗技术。
  据了解,我市平价诊室单病种治疗费用较普通门诊费用降低15%~20%,中医平价诊室使用中药的比例不低于70%。服务重点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鼓励兼顾一般人群。
  目前,全市医院已建立平价诊室35 间,约占全市医院门诊资源的4.1%。个别医院从实施效果出发,只对特定病种实施“平价药包”,没有特定的病人,当患者前来就诊,符合平价药包病种(单病种)的首诊使用“平价药包”,诊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变化的,主诊医师在门诊病历中注明后再予以调整,切实降低群众就诊费用,惠民利民,达到了“平价”效果。
  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李时春主任介绍,中山2005年开始在全市推行廉价门诊,市人民医院也在同年推出廉价门诊,但廉价门诊一直叫好不叫座,来看病的人寥寥无几。主要是因为廉价医疗限定了人群,只针对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因此来就诊的人一直不多。今年,该医院在廉价门诊的基础上设立平价诊室,从这段时间就诊的情况来看,人数也不太多。现在平价诊室每天只有一两个病人来就诊。
  “我认为平价诊室比以前的廉价门诊更实用,一些药物的价钱更具体化,而且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
  李时春说,但现在平价诊室还是比普通门诊差,并没有出现人头涌涌的情况,我们以后会到其他医院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希望平价诊室能真正受老百姓欢迎。”
■公立医院推广使用平价药包
  据了解,由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并在省平价药包的基础上,今年6月份制定了平价药包,包含了西医11种和中医15种等常见疾病,在全市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广实施,鼓励民营基层医疗机构优先提供平价药包并加强监管。目前,全市各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已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推广使用平价药包。
  记者看到平价药包中,西药治疗的11 种常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病、消化性溃疡等,药价在0.83元至14元之间;中药治疗的15种常见病包括感冒(暑湿)、咽痛(肺胃热盛)、胃痛(湿阻气滞)等,药价大多在2 元至18元之间。
  刘学强表示,刚开始推出平价药包时,很多病人不接受,担心治不好病。因为以前感冒就要开三种以上的药,现在只开一种药,认为效果不好。而有些医生怕病人抱怨他们故意开低价药,拖延病情。现在虽然接受的病人多了,但是对首诊的病人,我们会开平价药包,对那些复诊的病人,平价药包的药没有效果的,我们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其他药物。建 议
“平价医疗”应出台明确的配套扶持政策
  为切实减轻群众负担,今年我市对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增长进行控制,要求各医院在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上实现零增长。经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上半年, 我市公立医院门诊费用的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1%,住院费用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93%。市医改办相关人士表示,开展平价医疗后,我市群众在就医方面将进一步享受到实惠。
  “我们推出平价医疗服务后,目前对医院整体业务收入和医护人员工资影响不大。”刘学强说,因为我们通过低价医疗吸引了更多的患者,7、8 月份我们医院的门诊人数同比增加了10%,住院人数增加了20%。7月份虽然住院人均费用下降,但我们比去年同期多收170个病人,因此总体业务收入减少并不明显。再过半年时间,如果社区门诊接受平价医疗服务的病人增加过快,医生的收入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希望上面能尽快出台明确的配套扶持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对开展平价医疗服务所造成的政策性亏损予以补偿。
  刘学强表示,目前,我市的平价医疗服务还有待完善,有些医生认为平价医疗推行的病种太少,应该再加入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平价药包目前还太单一,同一个病种可以多推出几种平价药包,让医生和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比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西药品种超过20种,但平价药包只提供了一种药,因此很多患者不能接受。
  “群众对平价诊室的接受程度和正确的就诊观念有待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我们准备尽快挂上平价诊室的牌子,建立平价医疗服务公示制度,向社会公示平价医疗服务的病种、治疗方式、最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同时,加大对平价门诊的宣传,希望能有更多病人走进平价诊室。”李时春说,同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平价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平价医疗服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