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古镇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古镇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筑牢法治建设思想根基
古镇镇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召开镇党委会会议、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以及党员干部培训班等,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等重要论述开展集体学习,统筹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实际行动。印发《古镇镇2024年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计划》《古镇镇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及主体责任,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推进、重大问题亲自过问,将法治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突出“一岗双责”,确保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执行到位。完善法治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印发《法治古镇建设规划(2022—2025年)》《古镇镇2024年全面依法治镇工作要点》,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协调、组织、监督、指导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压紧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三、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推进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优化整合律师、公证、调解、仲裁等资源,打造灯饰照明产业“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2024年春秋季两季灯博会引入专业涉外法律服务团队进驻展会现场,免费为参展客商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日常为灯饰照明企业提供法律咨询400多次,调处涉灯饰企业纠纷20余宗。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与江门市江海区实现87条事项跨城通办,与深圳坪山区实现83条事项跨城通办。
(二)强化行政执法效能。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印发《古镇镇“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2024年版),整合检查事项、优化部门协同,以联合检查的方式减少检查扰企、执法扰民。大力推进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工作,2024年共调查案件389宗、立案280宗,累计罚没金额190.91万元,同比增长近4倍,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形成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三)推动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68宗,结案155宗,拓宽专利侵权纠纷受理范围。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性,与金华市浦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两地特色产业实际情况,共同签署了《浦江县、古镇镇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保护合作协议》。建立企业“一企一档”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台账。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提升行政决策质量效力
(一)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政府依法决策、防范行政法律风险的作用,2024年共开展合法性审查、提供法律意见等专项法律服务619次,有效保障政府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严格落实政务公开,2024年依法依规办结36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推动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二)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在制定村规民约、“三资”管理等工作中,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完善法律辅助决策办法。培育“法律明白人”74人、吸纳退休党员、干部、乡贤宗亲组建“和事人”队伍128人,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
(三)建好用好立法基层联系点。持续丰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途径和方式,深入基层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2024年共完成省人民政府5项立法意见征集任务。
五、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一)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遵守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中山市行政执法办案平台登记或立案的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案件884宗,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二)坚持落实包容审慎监管事项清单。实施审慎监管、柔性执法,办理予以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或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4宗。积极落实“观察期”“包容期”“触发式”等监管举措,对生态环境领域符合条件的首次违法企业,依法适用观察期制度。
(三)围绕“工改”提供执法保障。加强在建工程巡查和违法建筑拆除工作,今年共拆除违法建筑75宗,面积超3.1万平方米。开展美丽田园整治提升行动,整治972个、拆除429个,为城镇美化、序化提供保障,为“工改”打下坚实基础。
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多元调解体系
(一)“府检+府院”联动发力。每月开设“检察官接待日”“法官接待日”,以镇综治中心为枢纽,链接检察机关、法庭及各相关主体,建立联合接访、诉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延伸“访诉调”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触角,共调处各类疑难案件957宗,涉及金额达762.95万元。
(二)推进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成立海洲村综治中心,通过整合各类平安建设资源,内置群众议事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巡回法庭等功能室,面向广大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处、信访接待、普法宣传等服务,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目前接待群众来访90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0宗。
(三)用好群防群治力量。推进“平安灯都突击队”群防群治品牌走深走实,2024年开展治安巡逻3.29万次、巡逻普法宣讲225次,带动区域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5.9%,已成为社会治理、维护法律的尖兵。
(四)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建设。成立“古镇镇税费争议调解工作室”“古镇青企商务纠纷调解工作室”,配备专业性强、融合度高的调解队伍开展联调联处,完善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决和“一站式”调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七、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提升普法质效与全民法律素养
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推进普法惠民提质增效。印发《古镇镇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建立普法宣传常态化机制。围绕“八五”普法规划要求,着力推进法治宣传进网格、进校园、进村居、进工业园、进工厂,持续拓宽普法覆盖面。结合“百千万工程”要求,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例如通过以案促改,在出租屋、工厂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倡导群众知法学法守法用法。探索打造《灯都普法》线上普法宣传视频栏目,创新“普法宣传+短视频”普法工作方式,累计推出系列普法视频6期,以“小视频”演绎“大普法”。其中“灯都普法”“府检联动、府院联动”等项目获评中山市2023-2024年“八五”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八、存在的不足
2024年以来,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我镇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存在高发频发态势,执法案件办理过程中的释法说理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法治工作覆盖范围广,综合行政执法、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难度日益增加,专业性法治人才仍然不足;三是部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素质有待提升,法治观念意识有待加强。
九、下一步计划
古镇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努力推动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依法治镇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大力培养法治专业人才。二是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为牵引,有序推进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效打造治理“中枢大脑”。三是各部门在分管领域梳理细化工作流程,完善法治机制,加强镇村联动,将法治体制贯穿至村(社区)网格细胞。四是完善信访首接责任与稳控责任同频机制,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着力破解一批重大矛盾和突出信访问题。五是充分发挥“平安指数”在社会治理中的导向作用,加强重点群体管理服务,深化“平安灯都突击队”群防群治品牌建设。六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工作,创新普法宣传模式,持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