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图片新闻

来投票!2025,您希望古镇镇推进哪些民生实事?

信息来源:古镇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2-06 分享:

各位街坊

古镇镇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

进入 投票阶段

新的一年

想要古镇在哪方面有新变化?

快来投票吧!



图片

  投票时间

  2月5日至2月11日

  1

  开展市政路灯的升级改造,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系数

  对古镇镇市政道路6344支(10218头)老旧路灯、镇属湿地公园庭院灯235支,采用更高效的LED路灯(200lm/W)升级改造,并加装数字化物联网控制电源,建设智慧照明管理平台,远程实现每盏路灯可控、可调。加强路灯的日常管养和维护,确保路灯正常使用。

  2

  海洲健身广场改造工程

  对海洲健身广场进行修复与绿化提升、排水明渠盖板更换、新增排水管、修复健身跑道、灯光亮化提升、新建符合比赛规格的篮球场及露天看台、海绵化提升等。通过精细化改造,全力打造村民休闲、运动和娱乐的理想场所,给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充满活力的人居环境,助力我镇“百千万工程”。

  3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推动东兴中路、曹一工业大道、曹三工业大道等一批新改扩建道路工程建成通车。谋划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停车秩序管理。开展停车位应划尽划攻坚专项行动,对全镇范围内重点路段、重点范围的停车位供应情况开展全面排查、科学规划,争取增加停车位2000个。结合“百千万工程”村村贯通工作,对古一长尾涌中心路、曹二长安路、村主干道标志标线及施划停车位升级改造,对同益路、中兴大道北、东堤三路等镇主要道路的标志标线进行翻新并完善非机动车道与中央隔离护栏的设置。

  4

  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

  落实岸线整治工程,建设顺成河、大梗涌等绿美河涌,提供休闲步道约2公里,丰富群众亲水乐水的滨水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展示治水成效、宣传水乡文化。

  5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完成曹步初级中学和海洲初级中学两所学校的饭堂新建工程以及镇机关第二幼儿园改建工程,两所初中的饭堂建筑面积均约4000平方米,各增加约1900个学生餐位,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6

  全力推动公墓项目落地,做好民生保障服务

  加快推进古镇公墓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总投资40%,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会提供室内骨灰安放格位、室外壁葬格位和生态花园葬格位服务,进一步完善我镇民生服务配套,加强民生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全镇民政工作能力,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身后事”。

  7

  持续推进人居环境绿化美化

  坚持“一村一方案”、共商共建共享,持续开展“9+2”道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力争省级典型培育村全域完成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全镇开展“绿美大会战”植绿不少于1.8万株、因地制宜新建“四小园”不少于100个。

  8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全面打造海洲村综治中心标杆,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强化信访调处、人民调解、司法诉讼、法律援助、救助救济等服务,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打造数字乡村“镇域治理”平台,实现“一图总览、一屏调度”,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安全隐患、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处理能力,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9

  加强健康古镇建设

  以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古镇新人民医院,完成医院整体搬迁并正式启用,推进与中山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强化信息互通、管理协同、双向转诊、药事同质化管理等。落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持续优化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完成古四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升级改造,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阁全覆盖。

  10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古镇

  全面提升厂企、工业园、业主等生产经营参与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年内创建20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5个安全生产示范工业园,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0场。推动智能烟感报警及“一键调度”处警平台建设,完善10000个火灾报警物联网设置,提升各村(社区)微型消防站接处警效率,确保火灾事故“发现早、处置快”。推动视频监控补点安装,每个村补点安装不少于20路视频监控,切实压降刑事治安案件,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11

  提升食品安全质量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全镇食品小作坊登记单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对我镇14家市场、大中型超市和其他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分阶梯开展快检抽查,全年检测不少于1.92万批次;巩固学校食品质量提升成效,全镇中小学校食堂实施全流程检查及供餐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持续推进星级学校食堂建设工作,新增打造星级学校食堂至少1家。

  12

  强化就业服务保障

  坚持“稳就业、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努力做好扩岗促就业工作。致力做好新增城镇人口、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实现就业3000人。充分发挥“零工市场”“就业驿站”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招聘会,组织发布用工岗位3000个。

  13

  升级优化政务服务

  推进综合窗口改革,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标,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助力政务服务再升级,根据社会需求、业务关联性和办理频次,打破部门、事项界限,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分领域综合窗口”,按照“受审分离”原则,实现“一窗通办”,推动政务服务窗口精简、流程优化、效能提升,让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和“最多跑一次”,真正享受到“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