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火炬开发区网站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 政府工作报告

火炬开发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3-25

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把握重大战略机遇
开启十三五时期全国领先高新区建设新篇章
——火炬区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部署
火炬区党工委、管委会
 
2016120
 
同志们:
现在,我受火炬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委托,回顾火炬区十二五以来尤其是2015年的主要工作,并对十三五建设进行展望,对2016年工作进行部署。
 
            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深化改革为主引擎,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主航向,注重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绿色发展、法治发展,努力建设全国领先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经济提质扩容

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先导的理念,大力实施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培育发展、科技金融融合、园区平台提升、招商选资提质、项目建设加速等六大专项行动,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孵化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科技、金融、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平台和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我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上升至第25位,在全省仅次于深圳、广州高新区。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我区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31亿元,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1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8.83亿元,工业增加值334.25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52.88亿元,增长17.5%;国地两税收入84.19亿元,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5亿元,增长10.14%;进出口总值123.91亿美元,下降7.8%;实际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增长6.5%

(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资金达5亿元,出台政策29项。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新增高企52家,总数达到117家,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专利申请总量3645件,增长28.6%,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市前列。申报科技项目366项,立项201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5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市级25项。获上级资助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三是创新平台水平提升。新增省级工程中心10家、市级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家、市级11家;康方医药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装备制造业科技研究中心获省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服务基地立项,咀香园、广新海工等4家企业分别获批省、市院士工作站。四是产学研合作深化。组织赴沈阳等地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会12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多项,促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区管委会获市产学研合作奖。五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活跃。港科、腾飞基因等5个创新团队获市立项,直接引入博士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人,培育高层次技术人才过百人。创新科研团队总数达15个,占全市的88%。联合光电龚俊强获评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周广斌获评省领军创业人才。

(三)创业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孵化链条。全区孵化面积达18万平方米,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2个、市级7个,在孵企业140多家,累计毕业88家。6家企业进入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复赛,3家获全国优秀企业奖,昂帕获国家总决赛先进制造行业企业组第二名,荣思东获国家总决赛新材料组优秀奖。

(四)企业技术改造加速推进。

完成技改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37.3%;技术改造备案93项,计划投资额49.62亿元。32个项目获市技改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联合光电、中荣印刷等2个项目被列为2015年中山市技术改造示范(创建)项目,明阳中国芯半导体芯片扩产增效项目获得省扶持资金-股权投资2亿元,高性能海工装备及地效翼船研发和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获得省扶持资金-股权投资6000万元。

(五)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

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与翠亨新区共建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各类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23家、后备上市企业50多家,通过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70.6亿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科技新城投资大厦为载体,聚集多种业态的科技金融机构近50家,初步形成由科技支行、科技小贷、科技网贷、科技融资担保、科技融资租赁、科技投资基金、科技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知识产权质押、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组成的科技金融业态体系。创新融资方式和产品。积极探索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风险投资、科技网贷、风险补偿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鑫辉模具完成新三板首宗股权质押,普利斯通过P2P融资,康方生物、司南物联完成A轮融资。

(六)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宽。

积极推进阳西产业转移园区和潮州产业帮扶园区建设。阳西园区再获全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优秀园区称号,实现四连优;中山(潮州)中炬科技工业园11宗项目动工建设,通用厂房项目首期顺利完工。中瑞工业园建设有序推进。

(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实现省重点项目总投资32.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67.3%;市重点项目投资3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0.3%;8个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总体超额完成市任务指标。

(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成功举办第24届日欧中韩美五国船舶制造企业高峰论坛、第10届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首届华南(中山)先进激光加工应用技术展览会、第10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暨2015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等多场大型展会,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取得成效,服务业发展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先进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额达40.3亿元,比增58.1%,占全市总量的44%41家企业列入市工作母机企业库,其中6家企业获三有工作母机称号。基于大数据的云健康管理服务、远程医疗、智慧医院等新兴业态初具雏形,数字医疗与健康科技产业集群建设获得省科技专项经费支持,与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实施的“‘互联网+健康科技协同创新行动计划顺利推进。

二、和谐发展全面铺开,社会祥和稳定

坚持民生为本理念,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公共服务水平新提升。底线民生得到保障,投入4200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五保户供养资金等;顺利完成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工作;圆满完成了三年对口河源的扶贫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落实,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推动远程慢病管理服务,组建21支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创新家庭医生式服务,打造中医治未病服务品牌,新医院建成,开始搬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达标,全区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通过市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高分通过中山市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督导评估;中考实现历史性突破,五度蝉联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联盟工程扎实开展。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实现小区服务站建设全覆盖。社会大局稳定,刑事发案率三年时间下降80%以上;继续保持到省进京零上访的良好势头;平安建设得到市的充分肯定,全市平安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建立危险化学品仓库及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安全生产视频监控体系,实现对重点企业在线实时动态监测监控;完成8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内部视频监控建设。全年未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指标得到有效控制。规划支撑体系不断优化。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充实完善及三规合一工作,稳步推进控规编制改革;在中开高速(对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联络线、城市轨道等省域、市域重大设施布局上,争取有利选线;优化市二环东段改造方案,完成五马峰公园、中心区商业文化科技街等项目的设计。

十件民生实事取得扎实成效。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污水主干管和支管共119公里,支管网到户工程约4万户火炬水质净化厂(洋关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启动;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即将启用;火炬二中建设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全面铺开,因选址安全问题,进度暂时受限;保障房建设按计划推进临海工业园987套保障房如期建成,工业开发公司479套保障房改建工程已进场施工社区居民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大共发放各类奖励金2,000万元,设立3,000平方米市级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帮助309名本地户籍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出租屋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已安装出租屋信息化视频门禁系统1,028套,规模以上出租屋安装覆盖率达100%,平安出租屋创建率达93.2%区域出租车项目积极推进,首批已投入营运,并逐步分批投放;全民修身细胞化工程广泛实施,全年共开展修身活动620余场次;职业病检测中心建设已经提交资质申请报告。

其他各项社会工作取得新进步。武装工作在全市考核排名第一,并圆满完成今年征兵任务。区团工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区工委会被省工会授予全省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先进单位;区关工委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妇联、工商联等工作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文明发展迈开步伐,文化实力提升

宣传思想工作扎实开展。坚持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为建设全国领先高新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宣传工作名列全市前茅,新闻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各类重大主题宣传吸引了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高密度报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影响力稳居全市镇区第一。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进,进一步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基本形成文明创建长效模式。全区成立志愿者协会组织,下辖19支志愿者服务队伍,88支下级组织,包括党员义工、青年义工、亲子义工等,志愿中山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达5000余人,志愿活动内容丰富,公益时数累计约2.8万小时。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完善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成功获得广东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范围扩大,全区各项文体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图书馆、文化中心、社区书屋、健身广场等文化体育场地日接待群众近千人次;两所学校成功申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成果丰硕,先后获国家、省、市各类表彰奖励50多项;体育强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夺得市七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

文化产业取得进展。依托新建成的中心城区创新创意区,引进了北京数字领海、大唐盛世等文化创意类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初具雏形。启动火炬区旅游规划,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服务产业,成功承办中山市第五届荷花节,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成功申报为广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四、绿色发展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改善

循环低碳生产方式逐步推广。万元GDP能耗连年下降,完成市下达的单位GDP能耗下降3.89%的年度任务。12家企业18万平方米厂房屋顶意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可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4.4兆瓦,年发电量1440万度。5家企业申请省、市电机能效计划,4个项目获市低碳发展专项资助,累计实现电机能效提升5万余千瓦。环保执法力度加大,立案查处78宗,淘汰违法电镀工艺生产线两条。重金属监控平台建成,28家重金属排放企业全部接入平台监控,实现重点重金属污染源在线动态监控。有机废气减排有序推进,完成全区110家排放有机废气企业的基础调查工作;淘汰黄标车2331台。锅炉减排工作进展顺利,重点跟进嘉明电力热电联供项目投运,美味鲜调味品有限公司锅炉关停入网签约在即。水环境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工作完成,一期项目生态修复正式启动,并同步推进实施濠头涌、沙边涌、张家边涌和八里河4条重点河涌试验段整治。珊洲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试点工程已完成土建任务。城市亮化、序化、洁化、绿化工作全面开展。继完成6个片区约万盏LED灯改造后,32个小区约7200盏的LED路灯改造加快实施,其中12个小区的路灯改造已完成。濠头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推进,顺利完成东利市场升级改造;加大两违查处力度,健全强拆工作程序,立案查处28宗,强拆面积5400多平方米,全区两违态势得到有效控制。牛皮癣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清理城市牛皮癣”21460张,处理张贴嫌疑人224人,立案处罚72宗。全区绿地率达到40.21%,绿化覆盖率42.38%,人均公共绿地11.64平方米生态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全区7大社区100%完成市级生态示范社区创建任务。珊洲森林公园通过市级森林公园验收。

五、法治发展有序推进,社会共治善治

坚持依法治区理念,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管党治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梳理承接市下放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行政审批权限,进一步减少审批、精简流程、压缩时限,实现55%的审批项目在原提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30%-50%。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与社会活力的加法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54项事权下放改革任务,修编25项经贸科技政策,简政放权,制作事权审批工作流程图和服务承诺,办理事权下放业务约1800宗,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开展法治机关、法治社区、法治企业、法治学校、法治家庭等法治细胞创建工作,推行律师服务进社区,驻点律师参与调处各类民间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一些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查排调处劳资纠纷信访案件1208件。区法律服务大厅和城东社区法律服务站等2个平台入选广东省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案例,11个做法成为全省典型。持续深化党政善治。强化用法治的思维、手段和方式加强党的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区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班子成员及驻点领导团队共走访群众18221户,收集整理意见建议804项,调处办结率超过70%三点一线工作经验在全省驻点工作会上交流。镇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在全市排名第一。精心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等措施,区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水平明显提升。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信访举报成案率上升至17%,立案14件,处理党员干部14人,为12名干部澄清了事实。率先自主开发《纪工委信访案件综合管理系统》,优化信访案件工作流程。改进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服务作用。完成财务审计项目26个,提出整改意见23条;完成工程审计506项,审核造价20.77亿元,核减1.15亿元。宫花审计案例获得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5年全国百佳审计案例奖及广东省内部审计协会2015年优秀审计案例一等奖。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火炬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国地两税收入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长71.74%58.94%92.91%。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实力排名从32名提升至25名。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形成了“4+2+2”现代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6%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全区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及专利申请持续位居全市首位,推进留创园升级为国家级,健康基地生物医药孵化器批准为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成全省首家设立在国家级高新区的省级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分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山港口岸获批国家一类口岸,扩大对港澳台和外籍船舶开放。顺利推进大部制改革,整合成立15大部门和10个区属事业单位,承接市级管理权限,推行并联审批一站式办理新模式。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00%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新建1所公办小学、1所民办初中和6所民办幼儿园,被评为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建成区新医院。法治建设成果丰硕,积极开展创建法治细胞工程,开展“1+X”法治创建主题活动和干部大下访行动,获得全国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治污减排初具成效,生态格局明显优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先后被列为国家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点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县一级公共图书馆。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开展五型机关党组织、五好社区党组织、五强两新党组织创建活动,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被市委组织部推荐为全市典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纪检监察信访目标管理制度,健全三级纠风网络,创建五个廉洁示范点。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资源不足,增量空间受限,依靠新增用地发展已难以为继;二是产业综合竞争力仍需加强,部分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依然较低,传统要素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亟需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产城融合发展仍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配套建设稍显滞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重大平台建设须进一步加快,资源统筹力度须进一步加大;五是社会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安全生产、信访调处、食品安全等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六是体制机制创新仍需加快推进等。


2016年工作部署

 

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的时代主题。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发达国家以再工业化工业4.0”工业互联网重塑优势,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优势加快吸引产业转移;国内经济步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风险化解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等重大部署已落地;广东省已开始进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新周期,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深茂铁路建设,珠三角东西两岸深度融合显著提速,我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期间,火炬区将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统筹协调、开放融合、绿色低碳、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建设产城融合先行区,实现城市功能与产业体系相适应、生活品质与生产水平相匹配、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建设开放合作领航区,全面推进与翠亨新区的融合发展,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格局;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幸福文明和谐区,坚持强区与富民的有机统一,注重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的提升,统筹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治安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握十三五规划开局、深中通道开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等一系列战略契机和重大利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创新驱动、协调持续、共建共享、依法治区、管党治党,发挥火炬区承东启西、承外启内的作用,把火炬区建设成为承接珠东岸辐射发展的桥头堡、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地、创新的对外接口和对内枢纽,开启十三五期间全国领先高新区建设新征程,当好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建设排头兵。

2016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进出口总额增长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5%,节能减排降耗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高新企业净增30家,达到147家。

一、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创新发展

紧紧抓住深中通道开工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建设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与翠亨新区在规划修编、基础设施对接、项目招商落地等方面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同承接珠三角东岸高端产业和生产要素转移,着力建设“3+1”的创新载体,即:将火炬区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并探索建设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同时,采取专项行动挖掘发展潜力,建设创新发展增长极。

(一)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和创新溢出效应。一是承接市级行政管理权限。根据市的统一部署,继续承接和利用好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及相关行政管理权限,使火炬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所享有的市一级管理权限落到实处,发挥好作用。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减少审批、简化流程、减少收费,为企业发展开设绿色通道,争取企业从立项到动工的各项审批手续的用时总量缩短一半;对上级未做规定的非下放事项,20163月底前全部取消。三是促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能定位、职责范围、执法程序标准、法律责任等,实现真正的形神合一四是配合市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高标准完成市交给的各项改革任务。五是探索发挥各大总公司在土地盘整、融资等方面的功能,破解土地资源瓶颈。

(二)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

积极探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大数据信息库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注重引进高新技术项目。一是重点建设健康科技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完善和做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健康服务业产业链,增强产业集聚度。在生物医药领域打造2-3项国家十三五医药工业重点支持的重大创新产品。着力发展基因测序诊断技术产业化平台移动健康互联产业平台等细分优势领域的产业化平台项目,提升珠中江健康医药综合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康方蛋白抗体临床试验用药中试平台等新引入平台建设。二是建设光成像与光电子信息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完成张企集团新型工业大厦主体工程建设,全力招引光电产业和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进驻,建成光成像与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性新型科研孵化平台。扶持提升新诺科技、联合光电、兆龙光电等自主创新型重点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明阳风电、广新海工等自主创新型龙头企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中山市装备研究院在我区培育聚集装备制造技术和项目的作用,为进一步巩固中山在全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发挥支撑作用。

(三)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

按照省、市有关部署和工作方案,联合翠亨新区共同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促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科技资本三资融合发展,丰富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业态体系。一是推动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帮助上市挂牌企业融资。二是完善基金类型,进一步壮大基金规模,构建由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覆盖企业发展各阶段的基金体系。三是继续做好惠企金融扶持政策的宣讲和落实工作,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地分享政策红利。四是全面实施省、市、区科技联合信贷风险准备金项目,探索省、市、区三级联动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新模式。五是充分发挥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中山高新区分中心对科技企业的服务支持作用,通过路演、沙龙等方式做好金融和科技企业的对接。六是促进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的快速高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国际技术转移应用于产品升级换代。

(四)建设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顺应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区域分工及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借鉴深圳、东莞、佛山等地的有益做法,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建立中山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尖端领域的工程技术,合理搭建管理架构,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虚拟组织形式,最大限度整合区内外科技研发资源。

(五)建设创新发展增长极。

1.实施项目成长加速计划。

一是培育壮大企业规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掌握运行态势,出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做好企业的数据监测工作,对重点企业要保增长、破瓶颈、扩规模。二是助推企业上规上限。做好企业的上规上限入库工作,紧抓助保贷契机,实现上规上限企业扩容,年内净增上规上限企业15家,充分发挥上规上限企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三是促进项目动工建设。发挥火炬区项目管理系统的作用,完善月度经济工作会议机制,跟进重大项目困难和问题的协调解决。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压缩审批时限。狠抓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和储备,推动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年内实现30个重点项目动工,20个重点项目投产。

2.实施土地产出倍增计划。

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深入挖掘已用土地的潜力,力促土地产出倍增。一是开展用地普查。对全区已用建设土地进行全面普查,掌握每块土地的投入资金、建筑规模、产业状况、产出规模、企业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二是做好用地规划。在区的层面对全区已用土地作统筹规划,明确每块用地的产业功能,如用于产城融合综合体、工业房地产、物流配套、孵化器建设等,使每块土地都实现功能最优化、产出最大化。三是进行分类提升。对使用率高、企业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建设土地进一步优化,扶持用地项目做大做强;对使用率低、企业效益差、前景不好的地块,通过采取兼并重组、引进合作机构进行改造或政府回收的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做到地尽其用。利用5-10年时间,实现区内已用土地产出倍增。

3.实施招商模式转型计划。

一是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由原来的先招项目,再根据项目需求找土地,转变为先根据土地特点来规划产业功能,再根据功能需求招引项目。在招商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采取建设厂房出租的方式提高土地物业资源的利用效益。二是变临时招商为长期招商。由原来的临时性、随机性地在国内国外举办招商会,开展项目洽谈,转变为设立招商常设机构,建立招商长期机制。如国内进一步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深圳贸促会及其他招商中介机构的合作,在北京、深圳等地设立招商办事处,开展长期招商活动;国外进一步深化与美国、欧洲尤其是瑞士等地专业机构的合作,设立招商点,协同翠亨新区策划组织好常态化招商活动。三是变招商办展为办展招商。由原来的为办展而招引企业来参展,转变为通过办展吸引企业落户。通过改革办展模式,探索市场化办展道路,探寻与专业办展机构合作,结合产业转型的要求,办好装备展、电子展、健康论坛等,把展会打造成为有效的招商平台。

二、强化城乡建设管理和社会治理,实现协调发展

(一)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区管理,统筹城乡发展。

1.提升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开展整体城市设计,对基础地形数据、综合地下管线数据、规划成果数据等各类空间数据进行梳理,启动城市发展信息平台首期工程——规划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控规编制与审批效率,加快推进旧工业区转型升级规划和闲置地处置工作,主动破解土地资源限制,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2.加快城市建设。紧紧围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设行为和巩固建设成果;抓好建筑节能和科技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提高新型城市化水平,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3.推进城市管理。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机制。继续推进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和流动摊档安置点工作,完善考核机制,从源头探索解决流动摊档安置问题。发挥好两违办的工作职能,加强两违及违法图斑案查处力度,重点打击新建违法建设行为,实行零容忍,有违必查,即建即拆。强化日常市容管理力度,抓好环卫作业监管,杜绝环卫收运作业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确保保洁质量;加快区、社区(小区)垃圾收集站的建设和改造;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做好绿化日常维护,进一步提升绿化管养水平。

4.规范社区管理。深化“2+8+N”社区管理模式,完善小区居民服务站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将内网运行转变为外网运行,打造优质高效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社区事务治理体系建设。健全社区三资监督管理机制,发挥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法律顾问作用,加强社区集体资金创新管理,确保用好资金、守好资源、管好资产。依法依规开展社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二)强化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1.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信访条例》,推动信访制度改革,明确信访受理范围,推动诉访分离,维护信访秩序。进一步实施好领导下访和接访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保持畅通的信访渠道。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向科技要警力。继续做好矛盾排查工作,使矛盾有效化解在初始阶段,避免发生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建立处理欠薪逃匿事件与公安刑事定罪联合处理机制,将欠薪逃匿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预防劳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狠抓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园区建设。

2.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的落实。一是强化消防安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考评机制;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整治火灾隐患;加大消防安全网格化排查力度,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坚决依法从严整治;大力开展出租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好消防宣传培训教育,提升公众消防常识知晓率。二是强化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综合监管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加强规范执法监察工作,落实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计划。注重建筑工地安全。督促建筑业企业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推行建筑施工现场定点检查和定期巡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三是强化交通安全。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严格落实一案一整改一倒查制度,从加强车辆源头管理、整治行动、隐患排查、广泛宣传等方面,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持对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抓严打,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抓好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及违法整治,加大对酒驾、毒驾、超员、无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路面管控;做好交通设施排查维护工作,开展重点繁华路口车辆乱停乱放的整治和临街商铺门前临时停车位乱占乱为的整治,强化对重点驾驶人的宣传教育,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责任制,增强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强化食品卫生安全。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系改革,建立以区卫生监督所为中心,社区(小区)卫生监督网络为基础的卫生监督执法新体系;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把卫生行政许可关,加强卫生监督经常性执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重点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两非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加强农业生产源头监管,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五是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开展山体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积极采取措施,分批开展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点,年内消除中等危险以上的地质灾害点,逐步消除全部地质灾害点;加强地基下陷、建筑物堆积等方面的风险排查,组织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演练,以保护地质环境和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统筹两个文明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德法同行,共建火炬系列活动。集中解决文明言行、服务质量、交通秩序等,动员全区群众增强责任感,当好火炬人。二是打造旅游新亮点。将珊洲生态园升级打造成为集农业科普、绿色休闲、农家乐、古村落和革命历史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休闲新景点。三是完成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将区会展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进行改造装修,重新建设成为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进一步提升火炬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覆盖面和整体品质。加强各社区体育健身驿站建设,高质量完成文化体育惠民项目建设任务。四是落实国家和省公共文化试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积极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困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做好国家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验收,努力让火炬区的公共文化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五是建设5A级文化强区。根据中山市文化强镇(区)考核办法,强化问题导向,仔细查漏补缺,抓好责任落实,力争5A级文化强区目标基本实现。

(四)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强化依法治区。

紧扣七五普法主线,突出实体化建设重点,继续运用2+5+N2,即法制办、督导组两大统筹督导机构;5,即5个细胞的牵头单位;N,即创建单位)推进机制,开展法治机关领导干部示范行动、法治社区村规民约落地行动、法治企业法治助民惠企行动、法治学校法治信仰培根行动、法治家庭德法同行暖家行动等五大行动,努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全面法治新格局,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区工作科学化水平,从而实现依法治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城市文明程度同步提升。

三、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一)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把好项目准入环评关,做好能耗再减量、能源再利用和再循环工作,发展绿色能源。通过推广使用新技术、加强管理、促进耗能资源多的产业和产品转型等措施,实现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达到增产不增污的目标,建设低碳镇区。

(二)做好环保工作。

实施五大防治工程。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加大力度推进有机废气减排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嘉明电厂三期投产,实现集中供热,减少锅炉;强化联合执法,开展重点污染源专项检查,实现大气污染减排。二是水污染整治工程。有序整治区内15条河涌,以最节约的经济投入、最系统的治理方法,达到最显著的水环境治理成效。稳步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和珊洲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完成大环污水厂的拆迁、专用管道的建设,实现洋关污水厂一期运营,使区内污水统一由洋关污水厂处理。协调推进全区雨污分流工程,完成西片区、东部片区、濠头片区、中山轨道站片区的污水主管网和支管到户铺设。推动永春围海堤建设;依托洋关泵站、张家边泵站两个主干泵站,完善我区排涝体系;建设水利工程调度系统。三是工业废弃物集中管理工程。根据全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要求,继续做好全区企业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对危险废物存贮场所监管力度,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四是重点污染源管控工程。充分利用重金属监控平台,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排放监控,严守一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关;结合移动执法信息系统,科学划分网格,建立立体环境监管机制,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查封扣押、追究刑责的利器,重点打击企业环境污染行为。五是全民绿色创建工程。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厂企、绿色机关,建设绿色文化。

(三)做好绿化工作。

建设500亩生态景观林,推动五马峰公园及各新建路段、休闲地带的绿化工程,启动小隐涌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实施2015-2020年全区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

四、承东启西承外启内开展合作,实现开放发展

树立开放发展的意识和心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借助深中通道动工建设的战略机遇,整合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承东启西、承外启内,打造创新的对外接口和对内枢纽。

 

(一)引资与引才、引智、引技相结合。

落实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期权股权激励等人才创新政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参与制定实施人才规划,推进标志性人才计划工程。依托招才引智交流会、创业大赛、欧美招商推介会等平台招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多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年内培育1-2个省级创新团队,引进2-3个市级创新团队。

(二)实施园区合作拓展,实现溢出效应最大化。

一是与翠亨新区深度融合发展。在落实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招商队伍建设、招商项目整合、中瑞工业园开发等方面协同合作。二是与其他镇区合作建设经济协作区,与板芙镇共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三是积极探索建设火炬区工业园分园体系。争取市的支持和统筹,在符合火炬区产业定位和项目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在市内镇区规划建设一批火炬区工业园分园,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构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鼓励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走出去,如明阳、通宇、天富电气、大洋电机等项目,发展总部经济。五是做大做强阳西、潮州产业转移园。阳西产业园要完成三期土地平整及智慧园区、创新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力促厨邦美味鲜二期、中光能集中式光伏发电二期、国投生物能源等项目尽早动工投产,力争省考核五连优;潮州中炬科技园要完成首期通用厂房建设,着手开展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积极谋划项目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潮商城项目的征地、开发和建设,利用好招商政策和产业帮扶发展基金,引进一批实干型企业进驻园区,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多方寻求合作支持,实现平台功能最优化。

一是发挥国家健康基地的优势和发展基础,在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其他7个区域合作发展中,精准定位、突出特色,争取树立标杆、做出示范。二是推动与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深圳贸促会及其他机构的合作,寻求产业发展新动力,通过创新孵化、公共平台建设、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等创新发展举措,打造国家一流的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三是利用自贸区自创区联动发展的开放优势和国际化平台,深化与美国、欧洲尤其是瑞士等地专业机构的合作,设立招商点,策划组织好瑞士日等常态化招商活动。

五、加强民生保障,实现共享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一)做好十件民生实事。

实施内河清流整治工程,启动濠头涌、沙边涌、八公里河、张家边涌、江尾头涌等第一期河涌整治前期招投标,年内实施工程整治工作。规划建设火炬区群团组织服务中心,打造青年社区学院、工会法律服务中心、妇女维权站、家庭婚姻辅导站等。全面开展全民创建平安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全区无三害、无三非、无医闹、无假药、无传销、无邪教、无大灾、无毒害、无精神病肇事肇祸、无特大交通事故和社区无命案、村居(小区)无刑案,确保社会平安稳定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活动中心,改造国际会议中心和会展2号馆,完善图书借阅、彩排表演、展览展示、体育健身等功能。启动小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为区内群众营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实施校园建设工程,年内动工建设区二中,扩建一中和六小,加固修缮其他公办中小学,确保校园设施安全。建设湿地公园落实水污染整治方案,开展区湿地公园建设和同安围海堤、厨邦酱油博物馆段海堤整治工程。开展父母修身学堂提升家长家教素养,为新生家长免费提供系列培训,举办家教大讲堂和网络素养大讲堂。实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0%组织企业到学校参加校园招聘会,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广泛宣传市、区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创业。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7个社区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全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一是优化交通资源。抓好港华路等12条道路及世纪桥等4座桥梁的建设改造,完成中心城区的城市绿道建设。完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建设,实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全区覆盖。逐步加大区内出租车营运投放,实现区内出租车清洁新能源车辆运营。优化辖区公交资源,开展平安公交创建,完成平安公交视频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及新建道路的标线、警示桩、标志牌安装工程,全面完成社区LED路灯改造,努力创造和谐、安全、低碳、便捷的交通运输出行环境。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实现全省最大的幼儿园——火炬区中心幼儿园启用开学。自2016年起三年内区财政预算9600万元开展公办学校校舍改造,确保校舍安全。三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启用区新医院、新敬老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体化第二阶段建设,创建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慢病管理系统,推广健康家园志愿者服务。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全区覆盖,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覆盖面广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各重点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在不同层级上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四是优化水电资源。持续推进供水设施建设,改造更换老化管网,建设回路供水管网;开展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建立科学性、系统性的供水管网管理系统;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准备工作及阶梯水价调整工作。完成逸博线高压线改造工程。

(三)提升居民素质和幸福感。

一是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镇,强化国家县一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特色,推进文体中心、图书馆、歌舞团等文化场所改造和建设工程等。二是优化养老环境。陆续实现颐康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老人活动中心正式运营。将颐康老年服务中心项目(新敬老院)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学习锻炼、保健康复、养老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标准、上等级、服务优质的综合服务机构。三是根据全面落实二孩政策调整现有计生方面的各项工作措施及奖罚项目,积极开展应对新形势下人口素质提升、孕产妇优质服务等配合人口发展战略的各项措施。四是促进社区均衡发展,确保社区经济集体收入稳定。大力推进秀美村庄建设项目,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低保低收入家庭和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建水平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根本目标,以党委中心组为龙头,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全区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以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以服务100”为抓手,继续抓好双融双建三个五党组织创建工作,做好2016年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摸底调查,配强选优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完善干部人事档案,争创国家一级档案室。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深化三严三实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成果,遵从党章,加强党性教育和党章知识培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创建活动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到社区为群众服务,着力形成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抓好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工作,完善作风暗访工作机制,强化暗访成果运用。拓宽作风问题监督渠道,办好纪工委纠四风官方微信,推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能腐长效机制。五是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工作,在纪律审查工作中落实好区纪工委的监督责任;运用《火炬区纪工委信访案件综合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精确把脉我区党风廉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抓早抓小,及时提醒,及时扯袖子、咬耳朵,防微杜渐。重点组织做好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党规党纪教育工作。强化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同志们,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已经顺利收官,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要在新一轮战略机遇下谋划发展新格局,以更加奋发有为的意识、更加开拓创新的思路、更加实干拼搏的劲头,攻坚克难、务实推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开启十三五时期全国领先高新区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