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火炬开发区网站 > 政务公开 > 规划统计 > 政府工作报告

火炬区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部署

信息来源: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9-02-25

深化改革开放 提升党建质量

奋力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火炬开发区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部署

 

火炬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2019128

 

同志们:

现在,我受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委托,总结回顾2018年工作,并对2019年工作进行部署。

 

2018年工作回顾

 

去年,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希书记视察中山讲话精神和省委三个定位要求,围绕市委“1+1+8”工作部署,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提速、社会转型提升、城市转型提质、政府转型提效,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绩。

(一)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经济运行健康平稳、提质增效。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81.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1296.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2.15亿元,税收收入104.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7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473家、增长14.63%;新增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通过证监会会审企业1家,实现小升规企业104家。推动企业智能升级。新增技改入库备案73项,新增工作母机企业17家、达122家。中荣印刷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恒鑫智能工厂装备集成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被评为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中荣印刷、领先展示被评定为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项目;东方国信被评为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项目和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大力培育创新主体。东部组团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运作,支持区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3家、达417家。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2家,省级16家、市级43家,新增康方、明峰省级创新团队;获省科技进步奖5个,获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782项,扶持资金达2.73亿元;全年完成专利申请458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7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51件,新增国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获批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示范区。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引。成立温哥华海外创新中心,精准做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办理工业、服务业项目准入90个,总投资45.14亿元,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联合光电、讯芯电子等8个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动工,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2亿元,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7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火炬智慧健康小镇纳入广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培育库,核心区已完成一、二期GMP产业载体建设,三期GMP产业载体全部封顶,累计完成投资12.12亿。4家企业获市盘活闲置厂房项目资助,盘活闲置面积8.4万平方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增市级服务业新兴业态企业41家、达137家,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5.86亿元。推动科技金融融合。规模5亿元的全市首家上市公司产业发展基金设立运作,扶持企业上规上限、上市上板,做大做强。规模2.5亿元的健康产业发展母基金成立,引进徐诺药业、达影科技等优质项目。成立规模6亿元的中山火炬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基金。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增资至2.5亿元,入池企业254家,授信金额约50亿元,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不断增强。

(二)创新驱动发展升级。抓好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立火炬区孵化器联盟,新增孵化器省级4家、市级2家,火炬区获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三部委认定的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资金扶持5000万元。成功举办创客湾区”“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7家企业进入全国总决赛,5家企业获省奖,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获省总决赛一等奖;健康基地获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运营考核评价优秀(A类),区创业中心、工研院、健康基地、英诺创新空间获得省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评价优秀(A类),中山留创园被授予首批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举办省创客湾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新成立创业文化驿站”10个,举办培训30场,1500人次参加。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并落实区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23家企业申请市级创新团队,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创新团队2家、高层次人才76人。优化提升产业基地。依托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瑞工业园继续深化中欧合作,利用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模拟医学大会、中葡中拉知识创新与转化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山峰会等活动,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国际合作,打造接轨珠江东岸桥头堡。举行中山市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推动汽配行业转型升级。阳西园区荣获中国调味品之都称号。积极优化创新环境。修订重点产业奖补政策性文件25份,扶持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3家、资金2940万元。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扎实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度改革,率先在全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现开办企业3个程序、2个环节、5天办成。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减证便民145项,承接市下放事项387个,审批服务提速50%以上。多证合一、审核合一、证照联办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三)城乡环境越来越美。完成东部组团专项规划编修,完善整体城市设计、综合交通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等,全面推进控规调整,推动与大湾区发展规划综合衔接。畅通工程稳步实施。主动融入大湾区交通网,世纪大道珊洲段和十涌路工程完工;濠四桥、世纪大桥、景观北路开工建设;世纪大道沙濠段、二环快速下穿世纪大道工程完成施工招标,花园路、茂南路新建和康乐大道、孙文东路改造等工程快速推进,总投资超10亿元。完成11个小区入口主干道改造、加装路灯、公园绿化等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在闲置空地和各社区新建停车位置1000个。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全面清理城市牛皮癣,推进规划图斑案件整改,完成两违治理3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牌102个。开展社区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整治私扯乱拉线缆现象。75个单位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成5座新型环保分类垃圾屋,全力做好垃圾清运工作。推进绿化新建、改造及补种工程,新增绿化面积181亩,植树近1.2万株,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做好闲置地、人行道、沥青路、雨水井、排水管维护管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顽疾。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省环保督察案件办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业废水污染源管控、散乱污企业整治、水环境整治等十项工程深入实施,完成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约90公里。保障全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宜居社区建设和沿河沿江亲水生态景观带建设。工程投资额4200万的得能湖体育公园完成整治提升并全面开放,集生态保护、科普科研、观光游览、休闲运动于一体,受到区内乃至周边地区群众青睐。开展河长制创新管理及无人机+云大数据工作,实互联+治水防御超强台风山竹,做到大灾无大难、人员零伤亡。

(四)民生福祉显著增进。十大民生实事顺利完成。财政民生支出37.08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26%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稳步推进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肝吸虫防控示范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连续2年评为全市公共卫生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绩效第一名,区疾控中心志愿服务队获评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全国优秀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免费老年人健康体检、免费颈动脉彩超检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等服务。区医院加快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诊疗护理信息化建设,高分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建设省肝胆胰疾病微创培训基地、省骨质疏松防治基地等。以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区)为抓手,落实党政同责,实现校园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建设100%覆盖。肇庆怀集精准扶贫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各类扶贫资金累计投入4040.60万元;通过建设怀集中炬科技园,加大招商、带动就业,脱贫率达93%昭通扶贫协作工作卓有成效,全年培训昭通劳动力3765人,转移就业人数1375人。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提高双低家庭救助水平,发放各类帮扶资金425万元;实施惠民老人保险工程,免费安装关爱铃,为老人防范意外提供保障;打造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区颐康中心被省民政厅评为五星级养老机构;发放粮食补助、社保补助和四好居民奖励金共计1.3亿元;建成省级企业型惠农信息社2个、基层服务站()14个;关注残疾人群,发放贫困津贴、双拥优抚补助金859万元。无偿献血工作获全国促进奖;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累计300余场次,组织群众性体育系列赛事活动50项,获评第十五届省运会突出贡献单位称号;中山火炬发布获评全市镇区十大新媒体先锋奖、镇区政务新媒体十大影响力微信。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创业583人,发放市级就业创业补贴1800人、资金338万元,区级7.6万人次、1510万元,573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园区职工服务中心实现区属工业企业全覆盖,服务职工105万人次。新增公办学位1330个,购买民办学位2609个;第九次蝉联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高标准完成年度征兵任务,预备役集训获全省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年终考核全市第一。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好人大政协工作。建章立制28项,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6个、政协民生观察室和政协委员联系点各1个,组织代表委员提出建议4个、提案1个,三个100%”办理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0件,围绕区党工委中心工作组织代表和委员视察调研活动8次。不断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网格化治理体系。重点做好调处社会矛盾纠纷、防控安全隐患、防治违法犯罪三大核心任务。逐步完善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去年7月投入试运行的社会综合管理网络化系统,已办理事项5582宗,解决创文问题3242宗,处置创文黑点1995个;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1196人次,开展法治讲座36场;全区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纠纷764件,调处率和成功率均100%;建立三级矛盾化解机制,发挥专责调解小组职能,全区全年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165宗、化解1151宗。劳资关系持续向好,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集中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完成市、区领导包案化解重点信访事项13宗,成功办结中央、省、市转交案件21宗。积极参与全国禁毒示范市创建工作;以飓风2018”专项行动为重点,扎实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立案48起,打掉涉恶犯罪团伙11个,刑拘121人、逮捕45人,抓获涉恶在逃人员38人,刑事立案数量连续6年下降。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在管控重点区域增设动态人脸识别系统39套,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视频卡口24个。开展文化经营场所、印刷企业、黑网吧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文化市场繁荣稳定。1180名流动人员子女通过积分入学,32名流动人员获得保障房资格,8名异地务工人员荣获同是中山建设者百佳异地务工人员称号;全区出租屋未发生重大消防安全事故,连续7年考核第一蝉联全市标兵镇区全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企业1430家次、整改隐患1492项,成立消防培训小组,开展消防安全培训113场。开展多项消防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单位3101家、发现隐患2678处,排查三小场所23122家。开展第二届公益火炬创投活动和第六届火炬区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擦亮公益火炬品牌。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区党工委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66场次、学习专题51个。其中,组织召开全区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广东重要讲话精神2场次,区党工委书记主讲,辅导干部群众约1.6万人次,印发《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等口袋书1.5万册。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紧紧围绕党建规范化建设主题,扎实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四化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型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实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全区基层党支部书记讲党课371次,参加党员8000余人次;开展突出政治功能 增强支部活力大讨论活动,开展学习座谈282场次,征求意见建议864条、查找问题68个、落实整改46个;区领导干部下访131人次,接待群众164187人次,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164宗;党建信息报送数量和采用率全市第一,获评市委组织部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党员志愿服务队91支、4278,全年开展各类服务1850场次。把纪律挺在前面。聚焦监督第一职责,让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全年区领导干部共开展谈话153人次,其中咬耳扯袖139人次,红脸出汗14人次。对9名提拔任用的干部全部进行任前谈话。党工委书记对全区中层以上领导共60余人集体廉政约谈,对8个重点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个别廉政约谈,坚决贯彻实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通过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大力整治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建立机关作风监督队伍,全年开展明察暗访3次,针对市纪委年初暗访发现的问题,对被通报的7名人员严肃处理,对被通报人员所属部门4名领导进行问责。制定《中山火炬开发区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意见》,为深化改进作风提供清晰遵循。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紧密结合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重点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涉黑涉恶线索收集质量和分析研判效果,制定《两区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移送和协同办案机制》,实现两查”“三对比”“四同步”“五并重。针对市委第一、二、三轮巡察通报的问题,督促全区各单位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不漏环节、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同时,创新举措落实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中央巡视组移交的9条线索实现快速、高质量的查办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着力减存量、遏增量,纪工委全年共收到检控类信访件41件次,反馈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全年共立案14宗,结案13宗,处分党员13人,上报基层线索排查52条,其中审计线索排查15条,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强化审计监督,财经纪律得到维护。完成财务审计30项,总审计金额171.97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1.23亿元,追回不合规金额52.59万元;完成工程审计结算审核96项,审核造价3.93亿元,核减工程造价3995.51万元,提出意见及建议176条,为维护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同志们!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区打开“高新区第三次创业”新局面的一年,这既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殷切关怀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员工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全体干部员工,对所有关心支持火炬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


 

2019年工作部署

 

201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税收收入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做到学思践悟

(一)加强学习宣传

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区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首要内容和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采取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党课等方式,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带动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抓。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动平台覆盖全区党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听得懂的语言,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打通学习宣传贯彻最后一公里

(二)深入开展调研

紧紧围绕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以及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重要要求,结合省委赋予中山的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三个定位,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动真抓实干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工作要求贯彻到工作全过程、体现到工作各方面,抓好地方机构改革、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标志性引领性重大改革,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发展思路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优化机构设置,加强自身履职

一是参照上级机构改革方案。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地方机构改革任务,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符合特点的机构职能体系。二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适应现代传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做好舆论阵地管控。三是全面落实安全保密责任。增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硬件设施和工作流程。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处置能力。统筹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维稳、三防、安全生产等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五是做好财政工作。全面落实省市深化预算管理各项改革措施,明晰各方权责,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精细化,加强预算执行。六是深化审计监督,规范财政资金运行。开展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属企业2018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扶贫专项审计。工程审核方面严格结算审核,尤其是历史工程结算的清理,坚决不留隐患。七是开展依法治区工作。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鼓励律师参与社区治理,推进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专职执法力量和社会化帮扶建设,实现精准监管和帮扶;创新互联网+社区矫正模式,为社区矫正智慧化建设积累经验。

(二)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持续抓好放管服改革,压减政府权责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涉企收费清单,持续降低实体经济用人、用能、用地成本。一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帮助民营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打击传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加强消费维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是提高新开办企业审批办证效率,降低企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四是落实减少前置条件、减少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程序、减少申请材料减证便民改革要求,实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五是积极推进五办改革,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的目标简化优化事项流程,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六是协调全区职能部门所有审批岗位整建制进驻新行政服务中心大楼,逐步取消各类单设的分中心。七是尝试将各部门自助终端统一整合到便民服务区,提供24小时政务服务;探索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政务服务

(三)促进自创区、自贸区、大湾区政策对接融合

争取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政策在自创区先行先试,重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跨境科技投融资、科技企业融资、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境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便利化、知识产权运营保护机制、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等方面,借鉴对接自贸区的有效做法,形成自贸区的延伸区和拓展区。

(四)进一步完善组团式发展机制

按照市委、市政府五个统筹的工作部署和对东部组团发展定位,力促两区一镇集约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布局若干个主导功能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加快建设组团内的体育、教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跨镇区道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组团项目。以健康医药产业为突破口,整合优化产业链条和空间布局,探索建立组团内跨镇区的项目共享、利益分担、绩效考核机制。

三、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健全各类政策的统筹协调,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土地、人才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链

打造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东部组团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一是推动高企提质。充分发挥高企主体效能,加大瞪羚和领军企业的扶持,推动2-3家高企申报上规上限。二是建设多层次新型研发机构体系。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区内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体系,新增研发机构10家,推动行业先进研发成果转化成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三是建设好东部组团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重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分别建设2-3家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平台。加快研究院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促进技术的线上快速对接。成立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高端专家智库,同步提升人才支撑服务功能。四是完善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全链条。推动国家级留创园、健康基地孵化器、张企、零壹共创、火炬高新等孵化器提质增效,建设涵盖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力争新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申报认定各1家。五是打造双创“2.0以建设专业资本集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为抓手,用好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及我区配套资金,重点支持专业资本和双创载体两大领域建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上新台阶。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夯实产业链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宣传好落实好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做到四个全覆盖一是高水平建设重大合作发展平台。统筹中德生物医药产业园、九大国家级平台、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验区、国家级双创基地、国家级孵化器等平台,加强与国家电子一所、光机所、激光加工委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产业协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融入两区一湖一岛创新格局,积极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高端要素资源外溢。二是重点建设健康科技、光成像与光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企业向核心技术产业化、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品质提升等主要环节升级突破。加快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建设。三是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开展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工程,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瞪羚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培育工程。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服务型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大力打造楼宇经济,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培育2-3家现代服务业示范企业,支持建设1-2个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为先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引进新动能。五是积极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盯省市重点项目,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六是持续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工作。落实《火炬开发区质量管理品牌发展和标准培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设质量强区,组织推动3家以上优势骨干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推动1-2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模式。七是加快低效闲置厂房盘活,拓展发展空间供给。将推进低效闲置厂房改造纳入社区和区属总公司奖励评价体系,每个总公司至少完成1个闲置厂房改造项目,逐步盘活社区闲置用地和不符合土地规划的低效厂房,切实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

(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完善资金链

依托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利用好科创产业母基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规范创业投资机构合作程序,撬动社会资金流向优质科技初创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势。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建区域股权市场特色板块,鼓励成长潜力好的非上市企业进入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股份公开转让。实施普惠性科技金融政策,用好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进一步加大科技信贷贴息力度,促进风险准备金入池企业数量达290家。打造资本市场火炬板块,推进企业上市培育,年内新增1家企业上市挂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工程,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和融资便利。

(四)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人才链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既要用好本地优秀人才,又要引进大批外来人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突出抓好中山人才18政策落实,加快集聚新时代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继续推动《关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出台人才子政策,确保人才工作整体推进。二是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团队。重点加强高质量创新团队的挖掘、培育及新引进工作,建设创新团队后备培育名录,发挥好高层次创新资源的创新示范效应,年内争取组织5家以上的团队申报省市创新团队。三是推动人才安居工程。继续加快建设进度,推出400套以上高标准人才公寓,推动各园区员工宿舍提升计划。四是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完善区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着力改善我区人才服务水平。

四、加强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

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以综合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一)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平安综治考评导向作用,建立综治领导责任清单,严防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事件,严防负面舆论信息,严防到省进京上访事件,严防暴恐事件。加强对主要时段、敏感时期、重点目标、要害部位和重点场所的维稳安保工作,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严防各类非法聚集事件的发生。稳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攻坚工作,打击整治各类邪教活动。

健全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突出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除公共安全隐患三大目标任务,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网格员、调解员教育培训,推进群防群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大治安管控力度,防范公共治安风险,做到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安全、经济和政治安全。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专职调解员、律师、派出所民警三方联动或多方联动参与调解案件工作机制,利用以案定补方案调动全区调解员的积极性;继续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定期下访接访工作,继续抓好重要领域、重要节点突出矛盾的排查化解。

(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按照”“”“”“”“五字诀,严厉打击各类黑恶违法犯罪活动。一是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态势,开展黑恶势力线索摸排,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对尚未攻克的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集中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三是深挖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全口径梳理所有渠道来源的问题线索,彻底清理,对党员干部参与黑恶活动或充当保护伞的绝不放过。四是将扫黑除恶治乱工作与打虎”“拍蝇”“猎狐和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等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巩固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夯实基层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五是深入宣传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坚定决心和战果成绩,提高社会各界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三)完善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化建设

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全覆盖,构建以区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综治维稳力量为主导,以信息系统为支撑,覆盖全区、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维稳中心+网格化平台+信息化手段总体框架,建立责任分层、人员分类、程度分级、管控分格、实施分布的管控网。按照专职巡查+专项整改的模式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调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共治。

(四)打造国家级文明城区升级版

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内涵,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围绕会展中心、区图书馆、文化馆、得能湖公园等载体,推进文化精准惠民工程。开展数字文化畅通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馆藏资源数字化。实施文化产业集聚工程,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意、民生融合发展,培育新兴文化业态。落实重大项目牵引工程,实施区级年度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进目标责任制。启动文化消费促进工程,切实优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管理,加强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和保障,组织好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参赛活动。实施文化品牌提升工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和文化强区复评工作,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启动融媒体建设,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以五大专项行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启动文化人才凝聚工程,营造学习模范、关爱模范、崇尚模范、争做模范的良好氛围。

(五)建设枢纽型社会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细胞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人大政协工作。落实有关制度建设要求,围绕区党工委中心工作,开展人大政协对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等领域的监督工作。继续深化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打造“8+7”治理平台,重点建设劳动保障监察指挥中心;建立凝聚爱国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发挥劳动关系促进会、区商会、港澳乡亲联谊会作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山市社保经办系统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做好职业病预防宣传,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做好武装工作。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月活动。制定区军民融合可行性计划。鼓励在外就读大学的本区户籍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加强民兵营软、硬件等配套建设。是联动推进公益火炬建设。继续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模式,落实一园多中心设计思路,探索共驻单位资源共享、相互补充的长效机制,扶持一批社会组织、草根组织,培育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公益项目。五是积极发挥工会职能。扩大企业工会组织有效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的从业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开展火炬工匠评比活动,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做好区工商联(商会)换届工作。六是加强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建立基层组织的标准化常规项和个性化自选项。以区群团组织综合服务中心、青年社区学院基层教学点等为支点,推动基层组织的交流互动。七是凝聚巾帼力量建功新时代。实施家庭建设巾帼行动,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心阅读等项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五、积极拓展空间,构建开放新格局

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引进来走出去能力水平,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机遇,发挥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深中通道桥头堡的交通优势、制造业配套实力雄厚的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分工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对接。加强与大湾区发展规划、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周边城市总体规划对接,完善东部组团发展规划,启动东部组团滨水岸线规划及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二是加强交通联系。加快深中通道建设,积极配合主体工程建设,认真做好中开高速等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借助城轨中山站改造升级为高铁站,完善交通对接路网和接驳设施;加快推进中山港客运码头东移,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1小时对接,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30分钟快速对接。三是加强产业合作。对接广州、深圳重大创新平台和项目资源,找准比较优势产业、需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弯道超车的突围产业等。落实粤港、粤澳全面合作要点,谋划重大合作平台和项目。依托火炬国际会议中心与澳中致远公司合作项目,加强与澳门在会展、文化旅游、青年创业等领域合作。建设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入驻项目不少于10项。

(二)积极应对外贸形势与政策变化

努力开拓境外招商渠道,探索以政府引导、商会组织、企业抱团、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促进优势产业在海外形成集聚效应。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建立国际科技孵化平台基地,充分发挥中山火炬开发区温哥华海外创新中心作用,引进国外科技项目,开展高端人才对接。二是全面摸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涉及领域。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分析,加强最新政策宣贯。从企业落户、经营、租赁、投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进优质项目,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三是落实企业月报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重点关注龙头企业动向。定期召开座谈会,每月走访5家以上企业,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难题难点,及时出台或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

(三)加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

加强中山与阳江、湛江、茂名专业镇特色产业间的对接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粤西开放,继续支持推进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大幅提升对粤西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中炬科技园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合作园区的承载力,助推园区扩容增效提质再上新台阶。

六、推行绿色生态发展,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全面衔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周边城市规划,统筹东部组团主导功能定位,强化科技产业创新引领带动,加强重大公共基础设施支撑,促进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一)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和片区设计

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逐步形成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的空间规划体系。以保地、促产、进位为目标,继续完善工业用地红线控制规划,引导工改项目健康推进,加大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对现状产业用地进行绩效评估,分类定策,保障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用地。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和未来布局,确保各项设施可落地、可实施。加快推进《火炬开发区中山港码头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山火炬开发区活水绿环沿线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及开发建设导则》《中山火炬开发区东部门户区城市设计》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多样化利用滨河空间。逐步完善各类空间规划数据,建立数据动态维护更新机制,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保障。

(二)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

加快深中通道主体工程建设,完善深中通道登陆中山侧对接网络,实现交通区位的决定性转变。推动深茂铁路等更多轨道资源接入中山站,实施站场TOD综合开发,打造中山站大型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改造景观北路、火炬大道东段、岐濠路等15条道路;建设重点项目世纪大道沙濠段、二环快速东段下穿世纪大道工程、茂南路、花园路;做好康乐大道、世纪大道、中山港大道、孙文东路等区内主干道改造前期工作和智慧健康小镇路网改造提升工作。重点推进二环东快速路、长江北PPP道路改造、中开高速一期以及区属市政道路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推行建筑施工现场定点检查和定期巡查、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严格抓好招投标制、社会监理制、质量考核公示制、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考核制、红黄牌警示处罚制等五项制度,对重点项目中标后实施监督检查。

(三)加强城市管理和保障

提升交通、能源、市政、社区、应急指挥等领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推行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城市管理,提升现代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力。公平、公正、公开做好保障房安置申请及公租房租赁补贴。加强问题楼盘处置工作,加大两违整治力度,以个案推进、专人负责的方式抓好规划图斑查处,有效遏制新增违法建设。继续开展违法码头整治,对无主违法码头实施清拆。深化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严肃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违法违规企业。

(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实施水环境整治。落实好河长制,统筹岸上源头治理与水体综合治理,开展河湖五清工作,全面提升河湖水域治理水平,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推进一期生态修复项目验收工作以及运营期的水质提升,加快东部独流入海片区河涌综合整治污水管道工程,加快推进污水纳入管工程,做好新旧管网检测和维护。坚持系统治水思路,通过截污、清淤、水循环、生态修复、景观营造等系统措施,进一步提升整治效果。

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减排为重点,狠抓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推动节能和清洁生产。巩固锅炉专项整治成果,积极推进 VOCs“一企一策综合治理。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对工程运输车、建筑工地、石场、砂厂、码头等源头治理。做好有机废气减排、小散乱污、路面扬尘整治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污染防治常态化。

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落实相关企业隐患排查专项工作。落实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计划,严肃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落实《火炬开发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提升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救援综合水平。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自辩自控、事故隐患自查自治。推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搭建智慧消防平台

七、加大民生保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和小区,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大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火炬开发区新社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六和社区、联富社区美丽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建设秀美社区升级版,打造可学、可看、可推广样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建设华佗主题南药科普园,形成互联网+农业+高科技发展模式。建立由关爱铃信息平台统一调配、各加盟组织相互协作的服务网络,实现区、社区二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严格考核监督,确保好事办好、实事抓实。建成运营好颐康农疗场,成立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和扶持更多有志残疾人士实现就业创业。

(二)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落实省市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确保如期完成扶贫任务。扎实做好对口支援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及肇庆、潮州精准扶贫和产业协作,加大资金、人才、项目支持力度,在产业帮扶、劳务协作、民生事业帮扶、人才支援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协作合作推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向共建共赢方向发展。

(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一是扩大公办学位供给。继续推进区二中、三中、八小、九小建设,加快推进一中、一小、三小改建扩建。健全和完善支持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力争到年底全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二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师引进力度,严格把好程序关、质量关,配足配齐专任教师。三是确保教育持续发展。深入实施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加强校际交流,缩小校际差距,推进全区学校均衡发展。

(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

积极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着力推进各项健康促进、健康惠民工程,打造健康火炬一是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网络和就医环境。扎实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建设,打造中医特色品牌。二是丰富健康普惠服务。提升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力促人口健康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严格规范卫生监管执法,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推进以案促管及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工作。四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和群众健康素养,切实做好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五是区医院以建设三甲医院为目标,加快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推行医院章程试点工作;试行住院二次医保报销政策,减轻居民医疗负担。

(五)注重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深化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推动阳光餐饮工程,突出抓好五小整治规范,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集中监管的管理模式,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推动和协助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区食用农产品示范检测点。三是推进智慧食药监监管平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山市智慧联动监管系统,全面推行落实食品原材料索票索证制度、食品安全公示制度,重点开展6大类专项整治行动。四是提高快检工作水平。完善全区食品检测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推进校园检测室标准化规范化,将食品药品监督所快检中心和5个省千家农贸市场作为免费检测点,打造便民服务品牌。

(六)十大民生实事

全力落实整治社区人居环境、扩建第一中学、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建设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改造道路管控设施、试点整治老旧小区消防安全、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自助图书馆、建设陵岗泵站工程等区十件民生实事。

八、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一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始终跟随。二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持之以恒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不搞一言堂四是弘扬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做到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的十个坚决防止和反对五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落实《火炬开发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认真搞好新一届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六是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四化先进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深化领导干部驻点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积极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七是在对照市委前三轮巡察通报认真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积极配合做好省委巡视工作,对巡视发现问题实现高质量的整改,全面提高区党工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政治引领作用,强化担当作为

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营造担当作为的工作氛围,从环境上、制度上、机制上和保障上等方面鼓励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二是继续推进区机关、事业单位、区属企业干部交流轮岗制度,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和服务。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强化培训阵地建设。建成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党建+志愿服务活动模式。实现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四是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对照《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中指出的四种类型12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重点整治严重影响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影响中央政令畅通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严重影响改革发展高质量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频次过多过滥、浮于表面等突出问题。五是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普遍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机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和生产生活困难,并积极给予落实解决。

(三)加强政治保障作用,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

继续与市纪委监委保持同频共振,强化执纪监督问责力度。领导班子带头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一是强化执纪监督,发挥强化震慑作用。根据《火炬区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基层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行政执法领域为官不为问题、公共服务行业吃拿卡要问题、村(居)两委换届中的拉票贿选等问题以及其他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信访工作以及加大相关线索排查力度,进一步加强涉及党员干部违纪线索的排查工作。二是深化党内监督,营造全面从严治党局面。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的监督。贯彻执行《火炬开发区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方案》,综合运用批评教育、组织处理、谈话函询、纪律处分等方式,抓早抓小、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干部。三是深化作风监督,四个坚持做到严细深实。紧盯重要节点、畅通监督渠道,严格执纪问责、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四是深化廉政宣传,增强纪律教育实效。加强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注重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注重讲政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注重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滋养作用,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的价值观;注重思想监督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同志们!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为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全市落实省委三个定位做出积极的担当和贡献,奋力开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名词解释: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清理村(居)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居)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开展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生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电线,通讯线和电视线乱搭乱接。

三个100%”:与代表委员的面商率达到100%、及时办理答复率达到100%、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100%

四个全覆盖:覆盖区内大中小企业、企业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区机关各部门、区属各公司。

两区一湖一岛: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三角迪茵湖科创基地、坦洲科创岛协同创新发展格局。

河湖五清: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