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黄圃概况

历史渊源

信息来源:中山市黄圃镇人民政府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4-04-09 分享:

  (一)黄圃的起源

  黄圃镇在南宋前为小岛,周围碧波万顷,大海茫茫。到南宋时被

划为古海乡,明代改称黄旗都。随后冲积平原逐渐扩大,形成广阔的沙田,至清代村落甚多,由于聚居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灵会坊、鼓楼坊、三社坊、北头坊、岗东坊。俗称“五股”。

  传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钱、石等姓人从南海和番禺迁入现镇一村葫芦岗附近的山上,最早迁入此处定居的姓氏是姓钱的,由于该姓氏族人口在一段时间发展缓慢,住宅多年没有增建,一直维持原有的户数(只有十八间茅屋),故俗称之“十八间”。后有孟、赵等姓氏从浙江、江西等地迁至黄圃灵会坊。明天顺四年(1460年),又有新会和顺德等地的人迁来定居。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聚居的民众曾被官府迫迁,几经流离颠簸后才还乡,并在其后山(今石岭奎楼岗)形成圩市,为大黄圃之发源地。


  (二)美名黄圃

  黄圃镇为何冠以“黄圃”二字呢?这“黄”是指“黄花”,“圃”是指“园林”,合称意谓:“黄花的园林”。当然这也是个神仙福地。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圃曾居住着一“大户人家”。世人称之为“土地公”。土地公有六个貌似天仙的女儿。一天,南海龙王三太子路过黄圃,被土地公六个女儿的美貌所倾倒。为夺得土地公六个女儿为妻,南海龙王三太子以淹没黄圃相威胁。但土地公始终不愿把六个女儿嫁给南海龙王三太子。南海龙王三太子一怒之下亲率虾兵蟹将翻江倒海,驱波逐浪向黄圃汹涌扑来。为拯救黄圃人民,土地公的六个女儿不惜牺牲化作六座山峰(即现在的:乌珠山、尖峰山、横档山、牛岗山、团范岗、浮圩山)阻挡惊涛恶浪,让民众上来避难求生。海水退后,六座秀丽的山峰每年春秋季黄菊遍野,十里飘香,宛如天然大花圃,人们为纪念这六个英雄姐妹,遂把此地取名黄圃。


  (三)地理位置

  黄圃镇位于东径113°2',北纬22°44',在中山市的正北端。黄圃镇北、东、南三面均被西、北江入海的支流所环抱,北偏西有桂洲水道,北偏东有洪奇沥水道,南偏东有黄沙沥水道,正南有鸡鸦水道。黄圃镇以上述水道为界,分别与顺德市、番禺市及中山市的三角镇、阜沙镇隔水相望,正西端与中山市南头镇接壤。此外,还有位于三角镇境内的新二飞地(0.98平方公里)及位于番禺市境内大陇,北围两块飞地(0.39平方公里)。全镇总面积83.6平方公里,其中占地9.6平方公里的城区(即旧称大黄圃)位于镇境西端,是全镇政治、文化、交通及工商业中心。


  (四)地质地貌

  黄圃镇出露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冲积海积层,构成海拔2米左右的坡度平缓的海积冲积平原。该地层组成以灰——黑色淤泥,亚粘土为主,一般厚度20-33米,最厚可达60米以上(横档附近电测厚度为65米)。部分地区含5米厚的蚝壳层。

中生界白垩系零星出露于石岭、尖峰山、鹅岗、马安岗等地及隐伏於第四系沉积层下,为内陆湖泊相红色碎屑岩建造,主要为厚层的浅紫红色砾岩、砂砾岩及沙岩。

  燕山三期侵入岩出露于横档、乌珠、牛岗及石岭等地,亦有隐伏于第四系沉积层下,为中粒花岗内长岩,可见局部有蚀变(绿帘石化、绢云母化)。

  黄圃地区属海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米以下,大致由西北向东南轻微倾斜。平原上河网密布(河网密度可达0.9-1.1公里/平方公里)。平原主要由西、北江带来的泥沙在古海湾淤积而成,表层土质粘重,有机质丰富。平原上有过去古海湾内的岛屿形成的孤丘点缀,仅占黄圃总面积的二十四分之一。在黄圃西北部,以尖峰山为主,(海拔104.4米)群集小丘,连成一体,占黄圃镇山地总面积的50%。距尖峰山1-4公里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分别有乌珠、横档、团范、马安及牛岗等零星分布的小丘。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黄圃一带成为断陷盆地,早第三纪的大幅度沉降奠定了第四系平原沉积基础。晚更新世中期到晚期(距今约4万到1.2万年)由于海面的升降而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海进及海退的影响。早全新世(距今12000-8000年)海面开始回升,区内受海侵而形成小海湾。全中新世(距今约5000年)海面稳定,形成区内的海蚀地貌。至晚全新世(距今2500年)以来,海面基本稳定在现今高度,西、北江河流的沉积作用逐渐占优势,三角洲平原逐渐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推进,与境内岛屿周边的冲积平原逐步嵌合,形成本地区的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