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飘色
黄圃飘色艺术,溯源自明末清初的木偶演变而成。据黄圃何氏族谱载,明朝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派到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贼,于1378年举家定居于广东中山黄圃三社、灵会、古楼三坊交界处的水井头地方,同时引进福建木偶作闲时玩乐。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坊间兴起庙会活动而杠抬北帝神像巡游,祈求保佑安康太平,风调雨顺。后因木神像呆板不灵活,人们在木神像顶支插一铁条,上撑托一小童而连同神像扛托巡游。至清朝康熙年间基本定型为把神像缩小塑造在细钢条上,并附加一些鸟兽造型作衬托,钢条上方支顶着一个小女童,下方安插于木柜上,旁边装扮一小童作衬,从而组成一版“飘色”,由四个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后来飘色人物内容由神像而扩展于历史典故人物中去,并逐渐形成钢条纤细,人物造型巧妙的艺术色梗,辅以小童装扮,使色版悠扬飘逸而世代相传。据鳌山村岗东坊严氏族谱载:康熙庚子年(1720年)正月坊间出色,有族人盗取扮色用的线纱裙为自己患痴呆女压惊去邪。可见当时坊间对出游飘色的道具已视作神圣之物。也引证了距今三百年前黄圃已盛行飘色巡游。
明末清初,黄圃盛行修建庙宇祠堂,其中观音庙位于鼓楼坊的葫芦岗山腰处,始建于康熙年间,距今约320年。至嘉庆年间,小榄乡间父老到黄圃鼓楼坊反映,谓入夜后,从小榄可望见观音庙门前的二盏灯笼仿如一双虎眼直射小榄,导致幼童多有夭亡。从而提出愿出资把观音庙改建于山脚低处。遂于嘉庆戊寅年(1818年)移建观音庙并铸铁钟一口作证(此钟现存报恩寺内——观音庙前身)。鉴于此事,以后坊间出色,必带幼童到观音庙参拜保佑平安,此例一直相传至今。
黄圃开居早期之地俗称“五古”,即岗东坊、北头坊、灵会坊、鼓楼坊、三社坊,现分别为鳌山村、镇一村、三社社区所属。飘色自古至今为灵会、鼓楼、三社所有、故俗称“三坊飘色”。旧时三坊联合出色,多选在农历三月初三,此日民间称作“北帝诞”。谓北帝神掌管“风水”,且时值春种春养之时,“出色贺诞”以求年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故有“三坊出色,雨水滴滴”之说。
清朝光绪年间是黄圃飘色盛行之时。皆因此期北方战乱频繁,商家文人多移聚南方沿海一带。黄圃地域宽广,良田万顷、丰衣足食。又因水网交错而陆路不通,适于富豪聚居。其时镇内商贾客云集,烟赌馆林立。地主豪绅各踞一方,常借各种诞期庙会喜庆之名出钱,请飘色助庆以显声势,也促使坊间飘色艺人各出奇招装制飘色,相互斗胜。此时热衷于飘色活动的艺人有胡洁洪、何念材、何谣、刘绍昌、高大森、刘接、刘铨恩等。
清末民初,是黄圃“五古”民间活动最兴旺时期。三社、灵会、鼓楼三坊每二三年便联合出色一次,岗东坊、北头坊则热衷于“扒龙船”。每三五年则“五古”联合举行“通乡打大醮”,其时更是热闹非凡。一般选在“三月三”北帝诞期间,出飘色、扒龙船、唱西秦、烧炮,欢庆三天。形成一个“路上游飘色,水面扒龙船,庙前唱大戏,山边执彩炮”的热闹场面。
其时,黄圃飘色还影响到中山、顺德周边地区。据老人回忆,1922年,时年7岁的王伟和“扮色脚”随队到石岐大庙公园,为石岐人时任黄圃九区区长的吴义和 母亲贺寿。1926年,17岁的刘来宾跟随飘色队到中山三乡巡游作消灾祛邪旺地。同年顺德容奇一警长请三坊飘色及三社龙船参与地方贺庆,当地一只龙船还与三社龙船结为姊妹船,约定以后每年互访一次。直至1980年代末三社河涌不能行船而终止。1932年,黄圃人朱敬在顺德桂洲做老师,引荐三坊飘色到容奇巡游表演,得到当地赠送绸缎布料的高标作纪念。1946年,顺德杏坛“打醮”,请三坊飘色表演,队伍在回程路上遇二伙劫贼驳火枪战,幸末伤及我方人员。
新中国成立前后,黄圃三坊飘色巡游已形成一个规例的巡游队列,前面是醒狮开路,辅以七星旗牌匾、横幅,秧歌、腰鼓队、高跷队相随,三个坊每天各出三版至四版飘色和一个八音锣鼓柜组成10至12版飘色参与巡游,连续二三天。新中国成立前“出色”的经费来源,多数由坊间庙会以投灯形式筹集,一般利用观音诞、北帝诞、“通乡打大醮”会等设“丁、财、贵、寿”灯色,邀大户人家或追求信仰之人到场出资竞投。此外还有部分个人资助和“田亩沙税”收入。新中国成立后,三坊出色经费主要由所属的镇二村、队集体解决。
1962年至1994年期间,黄圃飘色被视为“四旧”而中断33年,导致飘色文化几被摧残。幸有热心之人把飘色道具文物收藏于生产队隐蔽处,但也因年久失修而面目全非。
1994年初,原三坊飘色的老艺人及飘色热心人士苏照恩、刘伯康、刘国盛、王伟和、何篸 、朱玉伦、王文等,自觉组成“复办黄圃飘色筹委会”,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寻艺人、造色梗、制道具、置服饰、选色心、习演练等,使“三坊飘色”旧貌变新颜。同时筹建了一座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飘色馆于葫芦岗山下。鉴于复办飘色的能力已超越“三坊”范围,故把“三坊飘色”更名为“黄圃飘色”,出色日期也由“三月三”北帝诞改为秋高气爽,适于巡游活动的“国庆节”。
黄圃飘色取材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故事作色版名称,如“三英战吕布”、“韩文公遇雪”、“魏犨伏貘”、“魁星踢斗”等。把故事中的人物以巧妙的艺术手法塑附于一条小钢条上,称为艺术“色梗”,其顶端支撑一个2至3岁,重10至13公斤的女童“色芯”,下端安插于一个长140公分、宽75公分、高55公分的木制色柜上,旁边附一个按故事内容装扮的小童称“色脚”。
黄圃飘色根据“色梗”不同的安置方式区分为“袖飘”和“枱飘”两种。“袖飘”是指“色梗”通过“色脚”的衫袖遮蔽而固定于色柜上;“枱飘”是指“色梗”通过“色脚”面前的小木枱遮蔽而固定于色柜上。
黄圃飘色,其艺术精华在于“小巧、玲珑、飘逸”。
所谓“小巧”,是指支撑“色芯”幼童的钢条,长60厘米左右直径仅1.2厘米,经精心锻打而成,并通过塑以人物遮蔽,巧妙地于手足细小部位出2至3处“锋”,从而体现整版飘色的“小巧”。据行家评论,黄圃飘色的“色梗”之纤细度在飘色艺术中是不多见的。所谓“玲珑”,其一是指精细的“色梗”塑造艺术。胡洁洪、胡柏泉父子是清朝光绪年后至共和国“文革”前黄圃飘色的“艺术色梗”塑造大师。其父子博众家之长、集雕塑、扎制、绘画于一身,所塑造的“色梗”艺术人物,无论是身穿盔甲的武将,还是头戴竹笠、脚穿草鞋的农夫,以至野兽雀鸟、兵器物具,皆线条清晰、造工精细、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堪称艺术珍品。1994年复办黄圃飘色时,广州美术研究所一高级工艺师和中山市一雕塑家看此“色梗”,十分惊叹黄圃民间有此高超艺人。谓其作品遗物若有人带出境外,海关定当以走私文物论处。其二是指“色芯”女童。因“色梗”钢条纤细,只能在2岁左右,体重10至13公斤之间,胆大好动,活泼可爱的小女童(男童不宜)中选“色芯”。装扮起来,更觉玲珑可爱。所谓“飘逸”,是指由“色芯”和“色脚”按照“色梗”内容装扮于“色柜”上,由四人扛抬巡游,扛抬人通过训练,以统一协调的步伐行进,使整版飘色呈现起伏悠扬之状。加上在纤细精致的艺术“色梗”上,3米高处“飘”然可爱的幼稚小女童做出各样逗人喜爱动作,使整版飘色呈现优美和谐的景象,令观者赏心悦目,惊奇赞叹。
正是:黄花凝瑞气,神童粉墨艳装色。圃岭沐春晖,玉女彩衣生动飘。
黄圃飘色自1994年得以复办,由于得到一批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又有社会各界和企业的鼎力资助,更有赖于镇政府的支持引导。黄圃飘色濒临消失而迅速恢复发展,黄圃飘色已成为彰显黄圃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2005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黄圃镇为“中国(黄圃)飘色之乡”。2007年,黄圃飘色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复办黄圃飘色和促进飘色艺术发展起核心作用的苏照恩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2、舞狮
黄圃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瑰丽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被誉为“黄圃三宝”之一的龙狮艺术,薪火相传、弘扬光大,形成了地方喜庆的特色。
黄圃舞狮习俗由来已久,自清代的飘色巡游活动中,舞狮成为助兴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民国后期,黄圃的梁国光、简陶等人把舞狮习俗传承下来,设馆授艺,并将武术技艺融汇到传统舞狮之中,使南狮极具雄视阔步、矫健敏捷和威猛灵醒的特性。南狮又分为“佛山狮”和“鹤山狮”,南狮常用鼓谱是三星鼓和七星鼓,与粤中狮艺无异。
新中国成立后,黄圃人民继承舞狮的传统习俗,舞狮活动一直沿袭下来。八十年代初,黄圃的舞狮活动逐步升温。最早由黄圃镇工会成立了黄圃镇醒狮队。后来,黄圃的醒狮队像雨后春笋,相继成立了十几个醒狮团队。新春佳节、店铺开张等都邀请醒狮队“采青”助兴。“采青”必备带有根的生菜和“利是”,生菜取其谐音“生财”,祈求日后生财有道。“利是”则是主家对前来祝贺祈福的狮子队的奖赏。“采青”分为“高青”和“地青”。采高青俗称“企膊”,主家把生菜和利是悬于高处,舞狮队用叠罗汉方式人叠人一层一层升高至“青”前,狮子表演各种招式,“采青”通常经过以下的几个程序:寻青、见青、惊青、探青、弄青、拆青、吃青、吐青、醉青等,最后把吐出的“青”抛向主家,以示生猛吉利。“地青”将“青”放在地面,有的设在器械上,如枱櫈、石、树、盘 、沙煲等。它分为“凳青”、“盆青”和“蟹青”等,是一种颇讲技巧、难度较大的采青形式。九十年代,黄圃狮队与外地狮艺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表演的艺术越来越精湛,更出现了与国际狮艺接轨的高桩狮艺团队。黄圃理工霓虹醒狮团的高桩表演更是出神入化,狮子在高桩上时而挺腰昂立、时而俯身下窥、时而憨态可掬、霎时威猛刚劲。舞狮者随着鼓点上下翻腾,左右盘旋,惊险万分,扣人心弦,令人赞叹不已。完整的国际舞狮高难度动作和套路,使黄圃狮艺耳目一新。
2003年,成立了“黄圃镇龙狮运动协会”,由龙狮技术造诣颇深的国际级裁判员、教练员曾伟强师傅任会长,会员均来自黄圃地区的龙狮和武术爱好者。全镇组建了十多个龙狮团队。协会人才济济,有国际级龙狮教练员、裁判员一名,国家二级教练员一名,国家三级教练员4名。
黄圃舞狮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主要为两大风格:一是以中青醒狮团为代表的传统狮艺,以三星和七星鼓点为主,是传统的“佛山装”风格。二是以理工霓虹龙狮团为代表,在传统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艺术元素。以三星、五星、七星鼓点为主,配合武术的步型步法,模仿狮子的神韵,加上杂技式的技巧构成极具观赏性的舞狮套路,使黄圃古老的舞狮运动焕发了新机。
黄圃舞狮从古到今活跃非常。1988年起镇连续20年在正月初三举办舞狮比赛,给春节增添祥和欢乐气氛。1997年龙狮协会参加“黄圃飘色欢乐节”醒狮巡游表演。2005年协会先后派出70头狮参加“南海西樵狮巡游”、60头狮参加广东省首届飘色大赛开幕式表演、50头狮参加“第十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的巡游表演;50头狮参加“中山市慈善万人行”。2008年,又派出50头醒狮参加“广东省旅游文化节”闭幕式表演。
随着时代的进步,舞狮运动由民间节日庆典的表演,发展成为全民健身的体育竞技项目。2006年,黄圃龙狮运动协会与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联合举办了“粤港澳醒狮高桩精英邀请赛”获第一名。理工霓虹龙狮团历年来参加省、市高桩和传统狮赛事中均获优异成绩。2008年获全国南北狮王挑战赛银奖,全国(福建)龙狮赛金奖。大雁小学醒狮团在省赛中也获佳绩。新沙小学醒狮团2005、2006年分别获“广东省传统南狮锦标赛”一等奖和小学组第一名。理工霓虹龙狮团被“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授予“广东省龙狮运动项目基地”称号;被广东省民间民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曾伟强会长获“广东省农村文化名人”殊荣。
3、麒麟
黄圃镇麒麟舞是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山地区一项古老而极具神话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黄圃镇民间用作祈福、庆贺的动物舞蹈。历史悠久的黄圃麒麟舞,诞生以来依靠民间艺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绵200年。
黄圃麒麟舞始于明末清初,发源于横档村,村民根据传说中的麒麟形状:形如龙头、鹿身、羊角、牛尾、马蹄、狼额、角端有肉,创编了麒麟舞。并长期流传于劳动和生活之中。麒麟舞一直与武术并存,横档村素有习武的传统,凡麒麟舞爱好者必须先学武术,再学麒麟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是黄圃麒麟舞的鼎盛时期,当时,横档村内有个108人组成的中山横档国技团,团里有帝豪队、胡伟队、谭照星队、蒋松胜队、谭才兴队等多支麒麟舞队。蒋润峰、谭锦堂、谭以定、蒋九发、蒋松胜、谭家赞等一批麒麟舞艺人活跃在这民间艺术领域之中。
麒麟舞的道具主要是麒麟套。麒麟套分为“头套”、“身套”和“尾套”三段。“头套”即麒麟头,它的制作以藤条为骨架,用竹箩捆扎作造型,表皮糊上多层的砂纸,经涂色、绘画,整个头套色泽鲜艳夺目、五彩缤纷。麒麟眼珠用松木制作,眼眶四周贴上雪白的兔毛,乌黑滚圆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麒麟头顶彩绘一条鳖鱼,两侧彩绘凤凰,以示龙凤呈祥。麒麟头内直径以不超过人的肩膀宽度为标准,一般为70公分,高度为80公分,总重量为3市斤。“身套”俗称“麒麟被”,长4米宽1.6米,以颜色鲜艳的碎花棉布缝纫而成。被面上缝上各种对称而有规则的图案,显得色彩斑斓。“尾套”即麒麟尾巴,长约30公分,用棉布套着藤条或竹枝制作而成。
黄圃麒麟舞通常以农村的街巷、民居前后空地、河边的小道为表演场所。每逢新春佳节,婚姻嫁娶,店铺开张,新居落成,添丁贺寿,新船下水及其他庆典活动,均邀请麒麟队作表演助兴,祈求万事胜意,如意吉祥,且增添喜庆气氛。同时,在显眼的地方张贴“麒麟在此”的挥春,寓意添丁发财、欢乐祥和及憧憬幸福美满生活。麒麟每次出巡,必须先到村中庙宇和家中神位前拜祭,用红纸写上一个火字,倒贴在神位前,喻意在神灵前许诺,舞麒麟时不可发怒和意气用事。神位两旁贴上“拳打南山猛虎,脚踏北海蛟龙”的对联,显示麒麟的威武。
麒麟舞表演形式主要是“采青”。“采青”又分“高青”和“平地青”两种。“高青”是把生菜和“利是”悬挂在二、三层楼高处让麒麟采摘。“平地青”分为“蟹青”、“蛇青”、“蜈蚣青”、“七星伴月青”、“拆字青”等。“采青”的套路有寻青、含青、吐青、洗面、伸腰、擦身、耍尾、闭目养神等,以表现麒麟的喜怒哀乐的形态,显示麒麟的神采威武、精巧伶俐、充满灵性的特点。麒麟舞刚劲有力,舞步舒展,其步法多用虚步、鹤立步、丁字步、弓步、麒麟步、马步托举、弹跳等。麒麟队配有锣、钹、唢呐、笛子等乐器的乐队,麒麟伴随着强烈且具节奏感的敲击乐和明快、激昂的广东音乐乐曲,把麒麟神兽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黄圃麒麟舞除了在横档村广为流传之外,还辐射到周边的三角、南朗、小榄、石岐及广州、番禺、黄阁等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年青一代文化价值的取向也随着变化,学习麒麟舞者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年事已高和相继离世,后继乏人,麒麟舞艺术日渐式微。特别是麒麟舞唢呐吹奏和道具制作的人才匮乏,黄圃麒麟舞濒临失传。
二十一世纪初,极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黄圃麒麟舞,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保护与传承。2000年黄圃镇文联、文化站制定了黄圃麒麟舞长期保护与传承计划,并成立了黄圃理工霓虹麒麟队。2005年在镇政府和理工学校的努力下,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麒麟训练馆落成,为麒麟舞的教学、培训和技艺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黄圃理工霓虹麒麟队分别获取了中国首届麒麟舞大赛铜奖,广东省传统麒麟锦标赛女子组第一名(2006年),一等奖(2007年、2008年)。融武术、杂技、舞蹈、音乐、美术、工艺于一体,并溶入了民间民俗、乡土风情等诸多元素,极具欣赏价值和文艺、宗教、民俗、历史研究价值的黄圃麒麟舞,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4、龙船
黄圃龙船历史悠久,据五古坊老人口述:黄圃龙船源自赛农艇,现在可坐几十人俗称长龙的龙船是从顺德传入,清代嘉庆年间开始盛行,距今两百余年。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都有游瑞龙之举。
(1)黄圃古龙船分布和数量:
分布于五古坊(北头、岗东、灵会、鼓楼、三社),其中北头两艘,岗东三艘、灵会、鼓楼、三社各一艘,共八艘。各坊龙船有自己明显的标记:岗东南约用七星旗绿色桡,北约用主帅旗红色桡,石岭用红色桡梗金钱绿色桡。
(2)龙船的构造
龙船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各部分都用坚硬而耐水性强的坤甸木料制成。龙头是咧牙凸眼的木雕刻成龙头,头上安有两条龙须,整个龙头长达四尺六寸。
龙身有龙骨、底板、竖旁板,扯龙筋,用铜钉、粗铜线装成,制造需用4月之久。船长度包龙头尾共7丈7尺(司丈)宽3尺3寸。
船尾安装线条清晰的木雕刻而成。船的外表为黑色,间亦有不惜工本在龙船身外旁遍刻龙鳞,贴上金箔的。远处望去这种龙船玲珑浮凸,活灵活现。龙船头分右、左两个单舱座位,专用座船头的人带桡,龙尾有两个单舱座位,专坐正、副掌舵人等,船身有24个双排座,中间配有锣鼓手,负责指挥节奏和速度。全船可容纳“划手”55或57人。旧时,全部是男性,如今,女性也可赛龙舟。平时船身埋于河床的泥坑里,启用前从泥坑里挖掘出来,洗擦干净,涂上猪油,晾干后落水浸泡。出行前择定良辰吉日,举行“旺龙”仪式。
(3)龙船的“旺龙”
“旺龙”是划龙船的前奏,由喃呒先生在水涨时烧香化宝,在船上贴两至三张龙船符,念咒语,意思是出航顺风顺水,保佑村民安康。“旺龙”时不准孕妇观看,家中老婆有“四眼”(怀孕)的青年男性亦不能坐船“旺龙”,用公鸡血滴洒在龙头上,画龙点睛,随后放鞭炮,沿途锣鼓声、呐喊声响彻云霄。“旺龙”时顺着水流来回划两次,完毕,男女妇孺齐齐争舀 “龙船水”洗面、洗澡,以求驱邪避灾,身体安康。至今,黄圃龙船剩下北头坊一艘,岗东坊五艘埋在河床中,其余的已破烂或深埋在水泥道路下面
(4)龙船竞赛
划龙船分为“文船”和“武船”两类。
“文船”不是竞赛之船,而是作为游河观赏,兴旺村庄之用。每年端午节,龙船游河成为黄圃的传统习俗,当日中午,各坊把罗伞、高标、彩旗、铜锣、大鼓及菩萨神龛等安放在船中,进行一番布置。龙头用铁丝贯穿在船头,龙尾用铁线拴紧在船尾,并竖挂一个彩球。游河时一人正站在船头,手执绳索牵动龙头,龙头后面插放该坊名字的木牌,以示船属。木牌后面船身两旁竖插两面光辉闪眼的高标,排列五彩缤纷的罗伞。船尾站立一人,手执多种颜色的三角大彩旗飘扬。罗伞转动,唢呐吹奏,鼓乐齐鸣,悠扬激荡,热闹非凡。船上55人身穿白线衫、腰系沙带、头戴小竹笠,手执同一颜色木桡。众“扒仔”跟随打鼓的节奏轻划慢扒,并不时整齐旋转木桡,以增强观赏感。江河两岸,人山人海,站立围观,男女老少都争先以手舀江水擦面,相信洗过龙船水可驱魔除病保平安。龙船游过时,欢呼声、呐喊声、鞭炮声响彻云霄。喧闹直至下午四、五点,人们才尽兴而归。
新中国成立前,黄圃“五古”各坊在端午节有扒“文船”的习俗,从不间断。新中国成立后,端午节及国庆节亦曾举行划“文船”巡游。2001年10月国庆节,在各界人士支持下,岗东派出三艘龙船应邀到东凤镇进行扒“文船”游河表演,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许。
赛“武船”则是比拼搏速度,参赛的龙船精挑身强力健的男儿进行七天七夜(不准回家)基本训练,坐在木凳上,跟随鼓点练习手力和桡法,动作要整齐有力,然后到江河上演练耐力。“武船”不用罗伞、彩旗装扮,只用锣鼓指挥划手奋力拼搏、力争夺冠。
黄圃一直沿袭着龙船竞赛,成为传统的民间习俗,赛龙船是以“运马安”(即环绕马新围水道一圈)为主。参赛船集中在港务码头“放头”,依黄圃水道向东而下,途经二河团范、平洲尾转上黄沙沥,直上鸡鸦水道,经马安上丘头转回黄圃水道,经过二坵、新沙返回鎗海涌,直入张沙咀桥头夺锦。全程约20公里,需要80分钟。“运马安”在岗东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岗东龙船七丈七(司丈),运个马安气咳咳。”在北溪也流传一民谣:“北头龙船七丈七,扒完马安得第一。”
令人回味的龙船竞赛是在1930年(庚午年)端午节,由黄圃商团团长安和栈老板吴松(高佬松)出资奖赏。参赛的有北头、岗东北约、南约、石岭四艘,中午12时,各船的“划手”穿上白线衫、头戴上白布帽,前往“放头”地点汇集。围观的群众有的手持雨伞,登上烟墩山顶站立观看,有的在海旁两岸围观,场面鼎盛,热闹非凡。发号枪打响后,一阵阵锣鼓声、鞭炮声、呐喊声齐呼共鸣,轰镇圃海。从高处远望,龙如四条蜈蚣在波水中上下挥舞挪动,时前时后,令人目不暇接。历经80分钟的龙争虎斗,入鎗海涌,此时,两龙并驾齐驱,胜解难分,围观人群各为自己坊的龙船加油喝彩。赛后,北头荣获头名,岗东获第二名,分别获“飞龙巨擘”和“飞艇巨擘”的金字奖牌。北头秀才何俊三曾作对联:“锦夺龙门堪称巨擘,珠探鳌海快占先声。”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举办赛龙船活动,1959年国庆节及1961年8月庆祝人民公社成立三周年,都举办大型的赛龙船活动。1962年冬,岗东北约龙船划到顺德黄连,由何锡艺师重新改拆修造。“文革”期间视龙船为“四旧”,说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赛龙船一度中断多年,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恢复。在1994年国庆节,举办大型龙船竞赛中,岗东北约荣获榜首。1997年国庆节,岗东村举办龙船欢乐节,龙船巡游持续两天,且在学校筵开百席,煮“龙船饭”招待各级领导、嘉宾及乡亲父老。其后,每逢重大节日,黄圃镇都举行赛龙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