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公告公示

中山市民政系统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公示

信息来源:中山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2-08-17 分享:


中山市民政系统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


序号

类别

普法内容

普法对象

普法目标

具体举措

责任部门

1

党内法规类

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

局系统全体党员

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理论,提高干部的党规党纪意识。

1.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并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举办法治专题讲座2期。(办公室负责)

2. 组织开展党纪党规培训、讲座1期。(机关党委负责)

3. 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学习。

4. 通过组织观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视频、“学习强国”APP、公务员学法考试、党员干部学习平台等开展线上学习。(组织人事科负责)

5. 订购发放有关学习书籍。

6. 开展党史党规测试。

办公室

(法制科)、

组织人事科、

机关党委

2

综合类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局全体工作人员、社会公众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履行法定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干部履职能力。

1. 组织举办法治专题培训、讲座,安排人员参加省市培训。

2. 组织学法用法考试。

3. 开展与爱同行·典亮生活五月普法宣传周。启动政企合作模式,借助“5·28”民法典颁布两周年纪念日、520特殊节日,市民政局与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联合在市婚姻登记中心开展普法宣传推广活动。为新人举办“为爱加冕”云直播集体颁证仪式、“为爱护航”分享沙龙、“为爱护航”线上普法直播等活动。

4. 开展“普法有我·宪在出发”十二月普法宣传周。举办宪法宣誓仪式、“摆摊设点”、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民政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

5. 依托“送政策进社区”,利用各镇街法治文化阵地设置摆摊宣传,派发宣传单张,借助普法宣传主题文艺晚会穿插关于民政政策法规类有奖问答。

6. 利用市镇村三级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开展线上系列普法宣传。

综合执法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3

社会救助类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意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广东省临时救助办法》《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生活状况评估认定办法》《中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及低收入家庭救助制度实施办法》《中山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

社会公众、低保对象、特定人员等困难群众

加强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知晓率,服务困难群众提高困难群众获得感。

1. 结合第十个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开展社会救助政策法律宣传活动。

2. 组织开展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宣传进社区、下基层活动。

3. 实地走访困难群众,精准普法。

4. 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公益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集中宣传。

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4

基层政权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村级档案管理办法》

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广大人民群众

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1. 编印《基层政权业务政策文件汇编》,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

2. 通过法治广东宣传周现场摊位宣传,向市民群众宣传和解读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等政策内容。

3. 组织人员到全市277个村居开展村民委员会相关政策法规宣讲,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教育。

4. 在村(居)委会和其他显眼位置摆放咨询台,发放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册。

5. 利用村(居)委会党务村(居)务公开栏、宣传栏、网络信息平台等多种载体开展宣传。

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工作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5

区划地名类

《地名管理条例》《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广东省调处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若干规定》《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

从事区划地名业务人员,社会公众

普及区划地名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实现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

1. 通过座谈、培训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局区划地名业务人员进行普法。

2. 组织开展区划地名政策宣讲进社区、下基层活动。

3. 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短信、印发宣传品、公告广告等方式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宣传。

4.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过程中做好法律法规政策解析和解答工作。

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6

儿童保护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

婚姻登记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市救助站、基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办理收养登记申请人、社会大众

提高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依法履职尽责能力,广泛凝聚社会各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共识和舆论氛围。

1. 开展用爱守护·童心向阳六月普法宣传周

2. 开展“阳光护苗”线上主题绘画大赛。

3. 在中山市儿童公园开展中山市民政普法宣传基地启动仪式和“小小普法讲解员”活动启动等系列活动。

4. 开启“每日打卡”民法典专题学习,累计满一定积分即可换取中国福利彩票、购书券等奖品。

5. 拍摄制作中山市民政局《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短片,并广泛宣传播放。

6. 开展“进社区”“进学校”普法宣传活动。

(1)依托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活动、入户走访、志愿服务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派发宣传单张,进行政策宣传解读;

(2)积极联动宣传部门,在每月的“送政策进社区”接访活动或镇内文化活动穿插未保法宣传,并借助每月的“电影下乡”,在电影开播前滚动播放未保法宣传片;

(3)积极联动教体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入学校、“女童保护”专题宣讲、“一周晨读宪法”等。

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

(未保办)、

综合执法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7

养老服务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中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中山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管理办法》《中山市养老服务机构资助办法》

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老年人、社会大众

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爱老助老良好氛围。

1.开展“关爱相伴·法治同行”十月普法宣传周,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

2.邀请法律专家,开展防诈骗宣传进社区活动。

3.开展法治文艺作品线上征集评选活动。

4.制作老年人福利政策卡通宣传短片,通过中山手机台APP播出,并推荐上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央视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5.开展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政策法规培训。

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科、综合执法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8

社会事务类

涉殡葬管理法律法规、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中山市地名管理办法》、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业务内容

殡葬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残疾人、社会大众

领会和掌握社会事务类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范殡葬事务管理。

1.通过市镇村三级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视频号、抖音、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和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民政相关政策法规。

2.利用市行政服务中心、各镇街的民政业务窗口,放置办事指引二维码进行点对点宣传。

3.利用清明节开展殡葬法规宣传。通过在 市殡仪馆、15个镇街殡葬服务机构摆放宣传展板、装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派发宣传画册等。

4.利用LED滚动屏幕、公交车站牌、公交车车身等户外广告渠道进行宣传。

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9

慈善事业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全市群众

普及慈善知识,规范慈善行为,宣传慈善文化。

1. 委托中山广播电视台制作慈善法动画宣传短片及慈善项目专题宣传片,通过中山手机台APP播出,并推荐上送“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央视台、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2.组织开展线上“慈善问答大通关”活动。奖品为一张福利彩票,大力宣传慈善法。

3.借助各镇街每月的“电影下乡”活动,在电影开播前滚动播放中山市民政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视频。

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科、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

10

社会组织类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山市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全市群众

提高社会组织法规政策的知晓度,促进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健康发展。

1.利用市“法治宣传周”或各镇街每月的“送政策进社区”接访活动进行摆摊咨询、派发宣传单张。

2.联动相关社会组织、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到基层开展社会组织相关主题宣讲。

3.以案释法,报送典型案例。

4.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主题宣传活动。

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各镇街公共服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