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规划计划

2021年度中山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2-02-24 分享: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2021年我市不断创新慈善事业发展模式,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慈善文化全面普及,慈善理念广泛传播,参与慈善逐步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慈善捐赠态势良好

  (一)慈善捐赠收入稳定。2021年我市的慈善捐赠收入保持稳定,全年慈善捐赠3.08亿元(市内接收捐赠2.90亿元)。其中,现金捐赠2.93亿元,实物捐赠折算金额0.15亿元。捐赠收入主要以企业(组织)捐赠为主,共计捐赠2.9亿元,其中捐赠金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7家,捐赠金额达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23家,捐赠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310家。个人捐赠共计0.18亿元,其中捐赠达100万元以上的2人,达10万元以上的23人,达1万元以上的101人。

  (二)慈善捐赠使用覆盖广泛。慈善捐赠广泛用于扶贫济困、助学助医、赈灾抗疫、科学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为我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是公共设施捐赠助力城市建设。2021年捐赠支出款项中,占比最大的为公共设施建设,共支出1.067亿元,占比约34%,主要用于学校、医院、社区公共爱心设施等建设。其中,小榄镇创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捐赠2800万元、小榄镇工业总公司捐赠1500万元用于小榄镇花城中学迁建项目,雅居乐基金会等筹集2373.8万元用于三乡医院建设项目为最大两笔项目支出,有力推动完善我市教育、医疗硬件设施建设。二是社会保障捐赠传承助人为乐。2021年全年支出扶贫济困、助学助医等社会保障性捐赠款项共计9312.35万元,主要用于支出我市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困难家庭大病帮扶、困难学生重返校园、临时困难救助、助老、助残、优抚等。为我市困难群体带去了社会关怀,传承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三是赈灾抗疫捐赠彰显博爱精神。我市爱心企业、组织、个人始终致力于弘扬博爱精神,去年全年赈灾抗疫支出1814.81万元,其中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河南水灾以及广州、南京、扬州、张家界等地的疫情防控捐赠救灾救助物资总额达1330.3万元,为全国各地灾情、疫情救助提供了必要物资保障。四是发展项目捐赠促进社会进步。2021年全年共有3373.42万元用于妇女儿童发展、教育事业发展、人文科学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领域。其中捐赠支出较大的有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现金及物资合计1505万元,向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赠现金1000万元,支持全国妇女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捐赠170万元,支持我市棒垒球事业发展;小榄镇工业总公司等捐赠220.6万元,支持小榄镇菊花会及相关文化产业发展。

  二、慈善品牌发展壮大

  (一)打造社区慈善文化品牌。推动慈善资源下沉社区,出台《中山市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通过指导社区(村)发展社区(村)慈善组织,规范社区(村)慈善活动,建立社区(村)慈善基金,打造社区(村)慈善品牌项目,健全社区(村)慈善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村)慈善文化培育,发展社区(村)慈善志愿队伍等一系列措施,盘活基层慈善资源、激发基层潜能,充分发挥社区(村)慈善帮困扶弱、邻里互助作用,在全市形成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切实提高我市居(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经审核验收,2021年度共有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社区等40个社区(村)符合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授予“中山市慈善示范社区(村)”称号。

  (二)做优擦亮传统慈善品牌。擦亮品牌,传递政府声音,打好人道博爱“慈善牌”,在筹备时间短、防控措施严、筹备压力大的情况下,开展主题为“人道博爱、文明中山”的2021 年(第34届)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共收到市镇(街)款物认捐总额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巡游当天,160余支巡游队伍、12支文艺表演队伍和10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以及两旁群众上万人全程参与,巡游气氛热烈。据统计,各级媒体发稿总量约350条,总阅读量超600万人次。其中,面向全网、全球同步进行的央视屏、凤凰网等直播平台观看总人数超200万。活动当晚,央视《晚间新闻》及广东省《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山举行慈善万人行消息。同时,通过线上万人行小程序参与活动人数超51万,进一步扩大了万人行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三)发展丰富慈善品牌项目。发展丰富本土慈善品牌项目,持续打造“大病帮扶”“教育帮扶”“危房改造帮扶”三大帮扶中心,破解困难群众看病、读书和住房难题。完善“红心筹”“红心愿”“红公益”三大慈善平台,打造中山网络大病众筹、社会物资捐助、公益项目创投等慈善品牌,精准高效配置慈善资源,推动慈善资源向基层困难群众倾斜。2021年,“红心筹”网上众筹平台共推出9个案例,收到线上捐款113.76万元;“红心愿”捐助平台共接收捐赠物资15.26万件,折合价值约425万元,受惠困难群众达8.8万人次;“红公益”博爱“100”公益创投平台共评选优胜项目235个,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资金300万元,凝聚10.5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开展逾6000次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逾63万人次。

  三、慈善组织发展平稳

  2021年,我市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发展趋势平稳。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205个,其中社会团体72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1479个,基金会3个,数量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2021年,全市认定与登记慈善组织4家,其中1家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积极探索新型慈善模式,推动开展慈善信托,2021年新增大业信托2021年“未”爱护航慈善信托计划、大业信托2021年安徽商会助学慈善信托、中山市慈善总会2021广东宏泰建设有限公司危房改造慈善信托三宗慈善信托基金。

  四、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一)创新慈善文化宣传形式。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活动等时间节点开展慈善宣传利用中华慈善日、慈展会等时间节点和活动,通过慈善法普法宣传动画短片、户外大型广告屏亮灯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创新性地在中山城区地标建筑,滚动播放慈善宣传标语,为慈善文化宣传造势。开展慈善文化深度传播,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手段,整合“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在中山电视公共频道城市零距离栏目、中山手机台App和城市零距离微信,对慈善法解读及我会慈善公益项目进行专题报道,向民众普及慈善法律法规以及我市“三大”平台、“三大”帮扶中心、中华慈善日等方面内容,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二)表彰典范鼓励全民参与。持续落实中山市“慈善纪念章”颁发工作,进一步激励支持我市慈善公益的机构和个人,鼓励更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慈善、投身公益,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中山市“慈善纪念章”推举委员会组成方案》,由市民政局牵头组建“慈善纪念章”推举委员会,负责每年度“慈善纪念章”颁发和“慈善捐赠榜”编制筹备工作。2021年,共表彰“慈善捐赠个人纪念章”共23人,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2人,银菊纪念章7人,铜菊纪念章14人;表彰“慈善捐赠企业纪念章”企业(组织)共23家,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7家,银菊纪念章7家,铜菊纪念章9家;表彰“慈善典范项目”纪念章共10项,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2项,银菊纪念章3项,铜菊纪念章5项。2021年“中山市慈善捐赠榜”中企业(组织)慈善捐赠榜共上榜企业和组织310家,个人慈善捐赠榜共上榜101人。

  五、慈善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2021年,全市志愿服务人数、规模发展迅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00.2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为3282.7万小时,分别较2020年增长17.9%和45.2%。

  (一)青少年志愿服务参与度全面提升。做好顶层规划,出台《中山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21年中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文件,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培育青少年树立慈善理念和志愿服务意识。组织校内学生参与慈善万人行、校园志愿服务岗、衣物银行等常态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等专项志愿服务,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青少年群体参与慈善的热情。2021年,全市27所直属学校成立学校志愿服务总队,59867名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363个,本年度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91494.77小时。

  (二)青年志愿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印发《2021年中山青年村(社区)志愿服务年工作方案》,协调中山共青团全阵地、全工作矩阵资源开展中山青年村(社区)志愿服务年系列工作。成立中山青年志愿学院,聘任一批我市资深志愿服务带头人开展“创享公益——中山青年志愿服务培力计划”,为青年志愿队伍赋能增效。建设启用中山市青年志愿者综合服务基地,全面提升青年志愿者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孵化能力。举办第五届“博爱100•逸仙杯”中山市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择优选拔66个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孵化,扶持资金共计近25万元。

  (三)志愿服务专业性更加突出。充分发挥社工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双百”社工站(点)等建设志愿服务站点,推动慈善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通过民政兜底社工发动组建多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技巧培训、规范管理。截至2021年底,累计服务困难群众64029人次,链接社会资源446.06万元。强化部门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公益课堂”项目,在学校和社区青少年中讲红色故事,开展应急救护、心理健康、防溺水、口腔保健等培训;与民间公益机构联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讲座,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服务;与市人民医院共建“爱心桥”服务热线工作站,为就医群众提供就诊、体检、停车、探病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