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规划计划

2022年度中山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信息来源:中山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2023-02-21 分享:

  2022年我市慈善事业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不断创新慈善事业发展模式,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在重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慈善文化快速普及,慈善理念广泛传播,参与慈善逐步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一、慈善捐赠呈快速增长态势

  (一)慈善捐赠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我市的慈善捐赠收入总额约4.48亿元,同比增长45.5%。捐赠收入主要以企业(组织)捐赠为主,共计捐赠约4.32亿元,捐赠金额达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41家,达10万元以上的企业(组织)315家。个人捐赠约0.16亿元,其中捐赠达100万元以上的2人,达10万元以上的14人,达1万元以上的109人。

  (二)慈善捐赠使用覆盖广泛。慈善捐赠资金广泛用于扶贫济困、助学助医、赈灾抗疫、科学文化发展等诸多领域,为全市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一是赈灾抗疫捐赠彰显博爱精神。2022年捐赠支出款项中,用于赈灾抗疫捐赠支出共1.89亿元,占比约63%,我市爱心企业、组织、个人始终致力于弘扬博爱精神,其中完美博爱慈善基金捐赠约500万元款物用于关心关爱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家庭,让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及家庭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与关怀。二是社会保障捐赠传承助人为乐。2022年全年支出扶贫济困、助学助医等社会保障性捐赠款项共计1.84亿元,主要用于我市扶贫济困、助学助医、助老、助残、优抚等。为我市困难群体带来了社会关怀,传承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三是公共设施捐赠助力城市建设。全年公共设施捐赠款共计6611.78万元,主要用于学校、社区、公园公共爱心设施等建设。其中,三角镇商会投入308万元购置2辆消防车,赠与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三角大队;中山市粤江专修学院、中山市青少年教育中心等捐赠100万元用于更换雍景园小学空调设施设备。四是专项捐赠促进社会进步。2022年全年共约676万元捐赠款物用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人文科学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领域。中山市合和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个人捐赠1391万支持中山古香林寺建设工作。小榄镇旅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及个人捐赠186万支持小榄镇菊花会 “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二、慈善品牌项目推陈出新

  (一)提升社区慈善文化品牌活力。2022年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活动。通过指导社区(村)发展社区(村)慈善组织,规范社区(村)慈善活动,建立社区(村)慈善基金,打造社区(村)慈善品牌项目,健全社区(村)慈善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村)慈善文化培育,发展社区(村)慈善志愿队伍等一系列措施,盘活基层慈善资源、激发基层潜能,充分发挥社区(村)慈善帮困扶弱、邻里互助作用,在全市形成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切实提高我市居(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经审核验收,2022年度有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等46个社区(村)符合慈善示范社区(村)创建标准,被授予“中山市慈善示范社区(村)”称号,同时创新开展慈善主题公园建设,东区东裕社区等12个社区(村)完成慈善主题社区公园创建工作。

  (二)探索传统慈善品牌运作新模式。为擦亮慈善万人行活动品牌,打好人道博爱“慈善牌”,在2022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以“凝聚慈善力量 共建博爱中山”为主题的第35届中山慈善万人行着力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包括:拍摄一部纪录片、出版一本图书、举办一台线上晚会、举行一场线上万人行、推出一系列宣传报道等,全市共募集捐款7456.6万元。其中,创新举办的线上万人行共吸引超85万人次参与,线上捐款金额达106.9万元,创建爱心方阵1165个,爱心方阵覆盖中山各个镇街,让全市人民、海内外乡亲突破空间界限,以更加灵活有趣的形式拓宽参与面,继续延续中山人元宵节行慈善的传统情怀。此外,“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万人行爱心义卖活动、群众性庆祝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线上万人行活动等相继举行。市各有关单位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万人行活动的参与度和传播力。

  (三)发展丰富慈善品牌项目。持续做大做强慈善品牌,“大病帮扶”“教育帮扶”“危房改造帮扶”三大帮扶品牌和“红心筹”“红心愿”“红公益”三大慈善平台不断完善。2022年,“三大”帮扶中心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大病、教育、危房改造难题,共实施大病慈善救助2046人次,发放慈善专项救助金317.8万元;完成困难家庭住房改造项目竣工验收22户;向913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15.4万元。“红心筹”网上众筹平台推出6个案例,收到线上捐款12.59万元;“红心愿”捐助平台共接收捐赠物资约2.8万件,折合价值约44.3万元,受惠困难群众达2.6万人次;“红公益”博爱“100”公益创投平台评选优胜项目260个,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资金392万元,凝聚2.5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开展逾5600次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逾116万人次。

  三、慈善组织发展平稳

  我市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发展趋势平稳。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104个,其中社会团体72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1379个,基金会4个;认定与登记慈善组织5家,较上一年度增加1家,其中1家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积极探索新型慈善模式,推动开展慈善信托,2022年新增光信善·2022年中山安徽商会兴教慈善信托、光信善·2022年古镇镇护童成长慈善信托、光信善·2022年小榄镇助力东西部协作慈善信托三宗慈善信托基金。

  四、慈善文化宣传深入民心

  (一)多渠道推动慈善文化传播。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活动等时间节点开展慈善宣传,利用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华慈善日、慈展会等时间节点和活动,通过密集播放慈善法动画宣传短片及慈善项目专题宣传片、户外大型广告屏亮灯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创新性地在中山城区地标建筑,滚动播放慈善宣传标语,为慈善文化宣传造势。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手段,整合“线上+线下”宣传宣传渠道,通过中山手机台APP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央视网、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普及慈善法律法规,弘扬慈善文化,积极营造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氛围。

  (二)表彰典范鼓励全民参与。进一步激励支持我市慈善公益的机构和个人,鼓励更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慈善、投身公益,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山市“慈善纪念章”推举委员会继续开展中山市“慈善纪念章”评审工作。2022年表彰“慈善捐赠个人纪念章”共14人,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2人,银菊纪念章4人,铜菊纪念章8人;表彰“慈善捐赠企业纪念章”企业(组织)共41家,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7家,银菊纪念章11家,铜菊纪念章23家;表彰“慈善典范项目”纪念章共10项,其中获颁金菊纪念章2项,银菊纪念章3项,铜菊纪念章5项。2022年“中山市慈善捐赠榜”中企业(组织)慈善捐赠榜共上榜企业和组织315家,个人慈善捐赠榜共上榜109人。

  五、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全市志愿服务人数、规模发展迅速,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115.4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为4376.2万小时,分别较2021年增长15.2%和33.3%。

  (一)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为做好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相关工作,积极推动东区街道(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试点地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将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纳入公共服务办的民政监管事项范围。据统计,东区街道辖区内共有系统登记备案的志愿组织(团队)达1220多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6万多人。市民政局根据摸底掌握的情况,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个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开展实地现场检查,通过座谈、查看档案、查看志愿系统等方式,对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管理的情况作全面了解,以及针对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情况进行抽查,并对工作提出优化建议。

  (二)促进宣传教育载体多样化。积极传播青年志愿文化,吸引青少年投身志愿服务。推出中山青年志愿服务主题曲、编制《快乐义工2022》画册、打造三个原创志愿服务文艺节目等宣传产品。以志愿服务为重点载体,强化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逸仙杯”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出32个获奖项目;开展学生公益志愿服务集训营,提升学生团队展示水平和服务实效,依托青年志愿服务讲师团完成30余个项目结对督导;开展“多彩青春 益起同行”寒暑假学生公益志愿体验营,搭建学生参与志愿实践平台。持续推动学校和大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参与志愿服务,直接参与项目执行及管理的学生志愿骨干超450人,联动志愿者超过1200人。

  (三)助推社会志愿服务品牌化。2022年,全市累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2.3万余场,参加志愿者超过5.6万人,累计贡献服务时数近100万小时,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中山青年力量。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防疫号召,投身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志愿防疫一线工作1.3万余人次,服务时数超21万小时;推动组建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队,实现培训全覆盖。围绕“美丽中山”建设,打造“河小青”“山小青”“青年拾分爱”等青年志愿服务品牌,指导全市各级团组织开展巡护母亲河、山林清洁、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类志愿服务逾1800场次、超1万人次。围绕“平安中山”建设,做强应急志愿服务总队项目品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全年开展“平安使者——应急自护及防灾减灾‘七进’宣传活动”项目30场、防溺水自护教育15场次,服务覆盖群众近3万人,有效提升市民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