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民政局不断改革创新慈善新模式,坚持政府支持搭建慈善参与平台,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推动中山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慈善平台为“抓手”
凝聚社会慈善力量
通过政府主导,企业(组织)参与共同搭建慈善平台,有效推动人人参与慈善。以“慈善品牌”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公益慈善项目承接机制,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合作引入社会慈善力量,采用“政府专项资金+社会慈善资金”运作模式,着力破解困难家庭看病、读书、住房等民生难题。近两年共实施大病慈善救助4650人次640.8万元,向2678名困难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664.4万元。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联合市慈善总会策划并实施慈善公益项目,打造“红心筹”捐赠平台、“红心愿”捐助平台、“红公益”博爱100创投平台,强化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引导社会各界聚焦民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近两年共推出20个案例,收到线上捐款20多万元;接收捐赠物资约5.98万件,价值约78.37万元,受惠群众约5.4万人次;“红公益”博爱“100”公益创投平台评选优胜项目677个,投入种子资金837万元,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资金838万元。2024年,我市发展完善互联网“救助+慈善”,积极打造“同心互助·博爱帮扶”平台建设,优化慈善资源汇聚渠道,向社会发布“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两张服务清单共157项,推动统筹调度全市救助政策和服务资源的供需对接。
以慈善社区为“抓手”
培育发展慈善文化
2021年以来,我市以培育慈善文化为重点,以促进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为目的,通过制定创建指南,细化创建内容和指标,充分发挥了社区(村)慈善帮困扶弱、邻里互助、盘活资源、激发潜能的作用,有效推动我市社区(村)慈善组织、工作机制、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各项能力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可推广可复制的慈善社区模式,在社区(村)营造良善友爱的社会氛围。2021年以来,全市共创建了122个慈善示范社区(村),累计开展慈善公益活动逾1500场次,活动受惠群众超4万人次。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
引进专业服务力量
不断擦亮慈善中山品牌,依托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聚焦困难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探索全民公益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方向,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帮困、医疗健身、应急救护、助学助残、长者服务、妇女儿童家庭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慈善公益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各领域,引导社会各界聚焦民生,关爱困难群体,推动人人慈善、全民公益的社会氛围。近两年来,共凝聚约5.2万人次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开展逾1.12万次服务活动,直接服务群众近约301.9万人次。
以慈善嘉奖为“抓手”
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2020年以来,我市建立“中山慈善捐赠榜”发布和“慈善纪念章”颁发机制,每年对上一年度在扶贫济困、赈灾救助、扶老助孤、助残助医、兴教助学、志愿服务等公益慈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组织)、慈善项目给予嘉奖和弘扬,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投身公益。2020年以来,共表彰个人84人、企业(组织)168家、典范项目40个,上榜企业和组织1314家、个人40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