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老年人居家安全问题,西区街道自2016年起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住所实施适老化改造。今年以来,西区街道持续深化拓展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政府财政补贴、资源链接、专项行动,满足街道内老年人个性化、多层次的适老化改造需求。
贴近需求适老化改造精细化
按照“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争先创优大会精神,街道公共服务办把适老化改造工程作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主动摸排特殊困难群体中高龄、失能和残疾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服务需求,做好政策宣传,提升服务精准度。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深入各社区,逐户上门服务,根据老人个人需求、身体状况和居住环境,完成卧室、厨房及卫生间防滑处理等适老化改造。
政府财政补贴兜底居家安全
陈伯是西区街道的低保残疾老人。在年初走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陈伯家中使用的是蹲厕,日常如厕十分不便。为此,街道与施工单位进行需求对接,帮助陈伯把蹲厕改成坐厕,并添加扶手。
“因为行动不便,以前用蹲厕很难站起来,现在换成了坐厕很方便,还在旁边安装了防滑扶手,站起来时再也不怕跌倒了!”陈伯满意地说道。
今年,西区街道对18户兜底长者进行入户排查,共完成6户兜底长者家庭适老化改造。
链接资源对口帮助困难老人
“自从有了新拐杖,我每天都会下楼走走,方便多了。”邓阿姨是独居困难长者,患有乳腺癌、肝癌和骨癌,去年癌细胞还扩散到脑部,自理能力下降。西区街道通过搭建互助平台,链接微心愿资源,为邓阿姨配送新拐杖,极大方便了出行。
针对边缘困难特殊老年群体,街道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适老化改造服务,包括配送拐杖、沐浴凳、电路改造等。截至目前,西区街道共为8名特殊困难老年人通过链接资源完成适老化改造。
专项行动 小改造实现大便利
“每次晚上起来如厕,我都要拿着手电筒,安装了小夜灯之后方便多了。”胡婆婆是一名高龄独居长者。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胡婆婆平时有起夜的习惯,而屋内光线过暗,需要拿手电筒照明,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立刻为胡婆婆安装了小夜灯。
自2020年起,西区街道每年开展老年人居家安全入户排查专项行动,为老人购买小夜灯、防撞角、警示条等小物件,助力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系数。
适老化改造的推进让辖区老年人真正实现了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下一步,街道将继续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需求,更大限度地延伸养老服务触角,让辖区老年人真正拥有“安全暖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