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板芙镇严格按照《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中山市民政局关于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通过强领导、优阵地、强监督、重创新等措施开创村务公开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两个小组”,夯实村务工作基础
成立镇、村两级村(居)务公开协调小组。镇级小组由公服办、党建办、综治办、城建局、农业局、财政分局、卫健分局、公安分局等部门组成,负责指导全镇村(居)务公开工作,制定村(居)务组务公开指导意见,组织村(居)务、组务公开业务培训,确保村(居)务、组务公开工作规范开展;村级小组由村支书、主任负总责,指定一名村“两委”干部具体落实跟进,确保村(居)务公开工作各流程、各环节有人跟进、有人落实。
二、优化“两块阵地”,增强村务公开实效
一是高标准建设村务公开栏,确保其用得上、有效果。各村(社区)按照规定设置了面积15平方米的橱窗式美观整洁的公开栏,部分村居更是结合实际完善了公开栏的建设细节。例如,里溪村启动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建设以来,村务公开内容大幅增长,传统一页页张贴的公告栏已难以满足公开需求。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议下,该村对公告栏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原来的资料粘贴处调整为亚克力资料盒,既增加了公开资料的存储量、也延长了资料公开时间。现在,即使是几十页的厚册子,村民也可以随时翻阅。
二是个性化建设线上公开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开载体。2021年以来,在推进“阳光村务”工作中,全镇11个村(社区)陆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统一设置了村(居)务公开栏目,个别村根据本村特色服务,设立学习阵地、便民服务、政策宣传、村内动态、健康知识等个性化栏目,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号的吸引力。拓展“粤智助”村务公开渠道,主动将村委概况、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服务公开等村务公开信息通过“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线上公开,让村民实现“掌上”查询共享。
三、坚持“两个结合”,加强村务公开监督
一是坚持标准引领与需求导向相结合。一方面,严格按照《广东省村务公开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八大事项”内容和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要求做好常态化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应公开,尽公开”。另一方面,充分重视群众的每一次咨询、每一桩诉求,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一律实行首问责任制,即由第一个负责接待的村干部一跟到底,做出解答,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二是坚持村务公开与考核管理相结合。将村务公开纳入村组干部考核和村级监督事项,以“年度”+“季度”的考核方式,建立村务公开工作与村“两委”干部绩效和村务监督成员补贴挂钩的激励机制,构建村“两委”落实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良性村务公开工作格局。
四、推行“两个率先”,提升群众咨询服务体验
一是率先实现政策咨询兑现一站式受理。在全市率先推行“中山市首席数据官制度”,创新开发应用村(社区)窗口服务全流程管理系统,实现镇村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建成11个村(社区)“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站,“一窗”提供惠企、惠民政策咨询兑换和企业、群众诉求调处等服务,并以“统一服务窗口、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设施”的“三统一”机制打造村镇一致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二是率先实现5G可视化咨询导办服务。积极将5G技术融入到板芙镇村(社区)预约办事评价系统,打造新型“云端”导办服务体系,各业务部门派出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云上专席”,专责为发起视频咨询的群众提供“云上解答”服务。开发5G+在线视频功能后,办事群众可通过村(社区)“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窗口的连线设备与镇级部门开展视频通话,实时提出咨询或业务办理存在的疑难,相关部门根据群众需求在线提供解答、指导,将以往专业枯燥的文字解释转变为生动易懂的可视化对话交互,使咨询解答更人性化、温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