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镇街民政

南头镇探索构建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信息来源:南头镇公共服务办 发布日期:2024-06-24 分享:

  近年来,南头镇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探索走出一条“常态化救助与临时性帮扶结合、生存性保障与发展性关注结合、物质类救助与精神类救助结合”的社会救助之路,有效构建立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常态化救助与临时性帮扶结合,兜牢民生底线。2022年至今,镇财政在社会救助领域投入每年增长5%以上,共投入近1300万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体帮扶,链接用于困难群体临时救助的慈善资金超40万元。依托广东省民政厅底线民生信息化核对管理系统,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边缘家庭实行动态监测。近年来 全镇未发生因帮扶对象进入或退出救助范围而多发、漏发、迟发补助金的情况。推动临时救助及时精准,今年以来发放临时救助金约13万元,为19户家庭27人次解决燃眉之急。

  二是生存性保障与发展性关注结合,助力实现价值。针对全镇现在册困难群众,镇公服办建立工作台账,按照健康情况、心理状况等将困难群众分为4个等级,实行分级分类服务,特别关注因病陷入临时困境和因心理问题出现突发状况的个案,增加探访频次。今年以来,走访全镇在册困难群众196户次2060人次, 开展9个个案帮扶。在解决生存难题的基础上,关注受助群体遭遇困难前后的心理变化,安排专业社工“一对一跟进,发挥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慈善力量作用,为受助群体提供心理疏导、医疗检查、物资捐赠等支持。联合镇商会推出“聚商助成长”慈善公益项目,由爱心企业家对镇内37名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

  三是物质类救助与精神类关怀结合,救助更有温度。通过点亮“微心愿”等活动,为困难群众链接社会资源,提供生活物资、专业服务等多样化帮助。今年以来,开展民政专项微心愿服务共127人次。全覆盖开展长者认知障碍训练服务,链接市人民医院专业资源对59名疑似患者进行初筛,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搭建以党委政府为主体,双百社工和社区居委会以及社会团体参与的 “1+2+N”服务体系,关注受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融入。常 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并提供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等服务。今年以来,针对老年人群体、残疾人群体、未成年人群体开展各类活动共128场,服务2986人次,组织志愿者173人 次,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