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民村困境儿童冯某因家中风扇老旧破损,链接空调扇。” “大有村残疾人吴某因行动不便,很难外出理发,链接理发器。” “阜沙村残疾人郭某因家里风扇损坏,链接落地扇。” ...... 在中山市阜沙镇慈善超市的微心愿树上,仅两个多月时间就贴满了已完成的链接任务。 中山市阜沙镇慈善超市的微心愿树。 今年9月,阜沙镇慈善超市示范点正式揭牌启用。截至目前,在阜沙镇公共服务办和阜沙镇“双百”社工的联合下,已通过慈善超市帮助链接微心愿超100件物资,满足了超100个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有效落实中山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加强困难群体生活帮扶”工作任务,构建起“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新型慈善帮困运作模式。
多元化管理 设立残疾人实践岗位 每周三、周四早上8:30,梁阿姨就来到了阜沙镇慈善超市开启她的实践工作。梁阿姨是阜沙镇康园中心的一员,也是阜沙镇慈善超市残疾人实践岗位的志愿者。 “目前,慈善超市只在每周三、周四开门营业。”阜沙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副主任何炳权介绍,阜沙镇慈善超市由镇公共服务办筹备建设,镇红十字会参与共建,超市内设有营业区、捐赠区、义卖区等功能区域,另外还设置了残疾人实践岗位供阜沙镇康园中心人员锻炼。 据悉,慈善超市采取慈善服务积分累积和兑换物资的模式,即志愿者根据志愿时长能够得到一定的积分,积分累计后可以直接兑换超市内的生活用品。凡是参与慈善领域工作的志愿者,按每服务满1小时可积5分的方式,以爱心价在慈善超市内兑换相应等价物资,这种方式不仅能为残疾人提供自我能力提升的平台,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我上个月开始来慈善超市实习,每天负责为前来购买商品的顾客介绍产品和销售,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用志愿积分兑换了洗衣液等日用品。”梁阿姨坦言,以往在康园中心也有参与活动,但是成为志愿者后她感到很开心,觉得自己“有事可做”。 目前,慈善超市已招募2位残疾人志愿者,通过建立运营机制轮流值守,今后也将根据康园中心的推荐,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实践机会。 在慈善超市的货架上,不同品牌的油、米等日用品摆放整齐,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些商品均来自于企业、私人捐赠。“阜沙镇的低保、散居特困、低保边缘家庭等困难群体能够在超市享受8折的购买优惠,同时,我们也会为困难群体每月发送一定额度的购物卡,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何炳权说。 截至目前,阜沙镇慈善超市已获得超1600件油、米、小家电、洗涤日用品等各类物资的捐赠。超市通过资金供给和公益服务的双向驱动,吸引各社会力量加入爱心阵营,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创新社会治理和促进慈善事业注入新活力。 激活慈善源泉 为志愿服务提供平台 阜沙镇慈善超市位于阜城东路85号,所处位置为镇中心,交通便利,能够最大限度服务镇内居民。 慈善超市自建立以来,已打造集款物募集、困难群众救助、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慈善项目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爱心平台,能让困难群众的需求得到精准对接,实现平台共建、空间共享、资源共用、服务共融。 阜沙镇副镇长曾庆峰认为,慈善超市示范点顺利投入运营,能有效联动“慈善+社工+志愿”等资源,既让困难群众得到更便捷、实惠的救助服务,同时也方便了社区居民就近奉献爱心、传递关爱,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慈善超市的投入使用是“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新型慈善帮困运作模式的生动写照。正如中国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阜沙镇也借助慈善超市平台,将助老、帮残落到实处。 在慈善超市的微心愿树上,一条条枝杈上贴着各种颜色的心形便利贴,每当双百社工替困难群体完成一个心愿,微心愿树上就多结一粒“果实”。 “以前在帮助困难群体链接物资需求时,从了解他们的需求,到与爱心人士联系物资捐赠,再到物资送达困难群众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阜沙镇双百社工庞然透露,自从有了慈善超市,困难群体所需的日用品都可以在超市内找到,这不仅减少了物资的链接时长,还能提高双百社工的工作效率,以便为更多人群服务。 作为慈善事业延伸到社区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公益平台,慈善超市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庆峰表示,接下来,阜沙镇将进一步把服务、关心关爱困难群体作为慈善超市运营的出发点,继续积极引导更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加入慈善帮扶行列,鼓励他们捐赠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资,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以增强慈善超市示范点“自我造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