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街道以“家校社协同共育”为引擎,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求,构建“代际共融+青苗成长+数据赋能”服务体系。
一是探索“代际共融”模式。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内核,积极探索并构建“双向滋养”的代际共 融模式。今年以来,依托“家校社”联动机制,组织21位志愿者(7组亲子家庭)与5户特殊困难老人建立“多对一”帮扶关 系,定期进行入户探访,提供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等服务。该模式有效破解老年人“精神空巢”困境,同步搭建青少年成长 实践平台,通过代际间情感共鸣与知识共享,推动养老育幼资源的深度整合,实现跨代文化传承。
二是推行“青苗成长”计划。联合良都中学、南侨英才等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推出“学业提升+心理疏导+社会实践”一体服务计划,构建困境儿童长效守护机制,针对困境儿童差异化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目前已有19名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同时12名受助儿童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实现从“被动受益”到“主动赋能”的暖 心转变。
三是构建数据闭环体系。探索建立“需求-服务-反馈” 数据闭环体系,依托服务日志数字化管理、帮扶影像云端化存 储、满意度评价实时化追踪三项举措,实现志愿服务活动从策划、执行到反馈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同时深化协同机制,整合辖区22家社会组织及11个志愿服务团队,形成覆盖辖区特殊困难老人、困境儿童的民生服务网络。今年共开展18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生成服务记录198.5小时,动态建立特殊困难群体电子档案10份,精准帮扶34户次特殊困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