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养老服务儿童福利

民生实事·健康养老③|西区“一中心九站点”织牢长者服务网

信息来源:南方+ 发布日期:2023-10-26 分享:

  编者按

  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23年,“促进老年人健康养老项目”纳入中山市民生实事。市、镇(街)民政部门聚焦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持续推动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功能设施、健全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服务从“有”到“优”,老年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中山民政”微信公众号推出“民生实事·健康养老”专栏,精选部分镇(街)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民生实事“成绩单”。


  谭姨今年72岁,在中山市居住了十几年。退休后,她经常去离家近的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认识的朋友们打太极、跳舞、唱歌,十分开心。

  随着传统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老年人家庭数量的增加,基本养老需求日趋增多。近年来,西区街道不断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搭建了街道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模式,目前已建立了“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中心九站点”的服务格局,实现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一中心”是指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是谭姨经常去休闲放松的地方。该中心自2016年成立,2021年升级改造,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食、住、娱、医、养多位一体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同时为辖区内各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工作指导和服务辐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2022年11月,该中心被市民政局确定为“中山市示范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九站点”包括彩虹、长洲、后山、西苑、烟洲、沙朗、隆平、隆昌、广丰等站点。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发挥养老服务中央枢纽角色,通过打造“长者服务评估及中央转介平台”、“培训与示范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与输送平台”三个服务平台,与九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相连、资源共享。如资源整合与输送平台,中心建立为老服务资源库,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定期收集服务对象需求,中心则联动爱心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将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资源输送到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使服务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推行“菜单式”服务,精准对接长者需求

  该中心设有日间托养、共享厨房、认知训练、能力评估、康复理疗、辅具展示室、图书阅览等功能室。

  共享厨房里,除了冰箱,仅微波炉就有7个。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就餐、制作简单的美食。认知训练室里,4位老人正在进行桌游娱乐,写着数字的卡牌,是她们对抗认知障碍的“武器”,帮助老人们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康复理疗室内,理疗床设置了男女分区。在认知障碍症示范空间,各种生活物品被贴上了图片标签,专门放袜子的柜子上贴上了袜子的图片;立式空调的温度提前设置好,用贴纸覆盖其他按钮,只保留开关;置物篮存放手机、钥匙的位置各自贴上了相应图片。3楼走廊里的趣味漫画、玻璃门上多彩的老人手工作品……无不透露出温馨的气氛。

  “辖区老人们到中心就可以享受以上服务。此外,我们也重点关注长者的养老生活质量,送服务上门。”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任侯雅梦介绍,中心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基于辖区老年人需求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做好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设计,根据老年人的照顾能力需求情况提供梯度性服务选择,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文娱康乐、居家照顾、助餐配餐、健康教育、安全援助、精神慰藉等服务。比如搭建“长者饭堂+助餐点+送餐”的助餐服务网络,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慈善捐赠和个人支付相结合的方式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助餐服务。

图片

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娱康乐活动——健身操。

  该中心发挥资源联动功能,有效拓展服务半径,为需要长期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属及护理人员提供照护培训,学习居家生活照料方面的基础知识,致力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侯雅梦说:“结合社区网络化治理体系,我们还建立重点长者巡访制度,定期进行巡访,防范并化解长者独居风险,及时解决长者面临的问题及困难。同时,为长者提供专业化、个别化的康复服务,并协助行动不便的弱势长者就医,提高辖区长者的生活质量。”

  创新“花样式”服务,搭建养老幸福路

  该中心一楼的墙上贴了许多活动时间安排提示,如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开展血压测量,舞蹈团、康复服务、活力健身操学习、趣味健老桌游等各项活动时间安排等,为老人们提供贴心提醒。

  墙上还贴着近期长者活动的安排:中秋慰问、长者美食相聚、阿尔兹海默病主题月活动、义剪活动、月饼DIY、欢乐游园会……这个9月,该中心仅沙朗片区就有约10项长者活动开展。

  中心根据辖区长者的特点、兴趣爱好,定期提供长者学堂、传统节庆、生日会等多元化的文化娱乐,促进长者身心健康发展。整合社区资源,联动社会各界爱心组织提供义诊、义剪、义修、爱心宣传等便民服务,同时结合时代变化开展长者服务墟市,提升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片

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康复个性化服务。

  据悉,今年1—8月,该中心及各社区站点累计到站服务18347人次;开展便民服务系列、节庆系列活动、特色活动等线上线下活动131场,服务5619人次;提供到站及入户康复服务共1312人次;开展社区义诊活动和入户义诊服务,共服务1610人次;开展社区义剪活动和入户义剪服务,共服务481人次。

  与此同时,中心致力于推动本土化养老服务发展和打造特色养老品牌服务,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参与为老服务,延伸出四大特色品牌服务——长者居家改善倡导计划、认知症专项服务、长者防诈骗专项计划、“给你一个家”友邻互助计划,妥善解决长者群体出现的共性问题,持续为长者持续稳定的关怀服务,帮助老年人积极主动融入社区。

图片

西区街道培育义工并组织义工开展特色专项服务——出演防诈骗论坛剧场。

  2016年,该中心推出长者居家改善倡导计划。在原有的适老化服务基础上,2018年该中心推出辅具借用服务。2022年在西区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的支持下,中心建立辅具共享小程序,在中心和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立辅具共享服务点,为辖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免费辅具借用服务。

  打开“西区街道辅具共享平台”小程序,可看到“我要借用”“我要归还”“我要捐赠”“微心愿实现”等按钮。借用和捐助物品的次数清晰罗列。在“微心愿实现”里记录着的一些捐赠故事,让人倍感温馨。

  梁伯是一名重度残疾人,中风瘫痪在床多年,平时大半的时间在床上度过。一次走访聊天中,社工和志愿者发现梁伯的床积味严重,无法清洗,轮椅残旧。为此,梁伯很少出门活动。“如果能换张护理床和新的轮椅就好了。”梁伯的微心愿征集不久就得到了热心市民珍姐的认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梁伯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又可以出门沐浴阳光。

  在该中心的辅具展示室,铝合金轮椅、分段助行器、铝合金拐杖等多种辅助器具琳琅满目。侯雅梦介绍,该中心线上线下积极推动西区街道辅具共享平台服务,今年1—8月共提供辅具借用41件,联动爱心单位入户安装扶手250个。

  打造“互动式”服务平台,共享幸福晚年

  谭姨除了到中心放松休闲,还是该中心的一名义工。她在中心的培训和安排下,常常和社工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附近一个老人刚做完手术,多有不便,我和社工去看望他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买菜、买药;有的老人过生日,我们会一起庆祝;端午节、中秋节我们会一起做粽子、月饼。”谈起做义工的经历,谭姨滔滔不绝。哪里有需要,谭姨就去哪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还不是很老,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的老人,我也很开心。”她说,因为做义工,她的老年生活从此有了新的寄托,变得更有意义。

  包括谭姨在内,该中心借助多元服务,挖掘有兴趣的长者,引导鼓励他们参与养老志愿服务,通过“培训+服务”的方式培育健老志愿者,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发挥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价值。

  比较特别的,当属“给你一个家”友邻互助计划。中心挖掘社区义工和热心邻里,组建友好互助义工队,以固定配对的形式,参与义耆相伴、入户庆生和快乐厨房服务。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推动社区邻里互助,实现互助式养老,以“小家”带动社区“大家”,共同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大家好,我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这个群主要是希望能及时沟通,有什么情况和需要,大家可以及时在群里反馈。”通过建立长者个人专属支持微信群,中心鼓励邻里、家属等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关注服务对象并给予支持。在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下,“小家”氛围逐渐营造。

  来自西区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的黄泳津表示,一直以来,西区街道积极推进分层分类构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接下来,西区街道将会依托西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打造供给多元、配套完善、全域覆盖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积极打通“堵点”“痛点”,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提供高质量供给,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