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众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行稳致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民众街道把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转化为一项项具体落实措施,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4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培训活动;共开展8个班次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专题培训班,共计参训党员干部5500多人次;组织街道全体在编干部通过“中国干部网络学院”网上平台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8个专题学习班,参训干部达550多人次。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谱写新时代法治民众建设新篇章。一是严格落实党工委“第一议题”制度,民众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年内邀请邀请市委党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陈卫林副教授、街道政府法律顾问共组织开展2次专题讲座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二是全面落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培训的重点课程,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与优秀率均100%。三是持续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研讨培训班,深入开展法治工作队伍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持续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和素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不断提高法治民众建设水平。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印发《民众街道2023年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点》,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并将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二是强化党对全面依法治街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带头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干部队伍转作风、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土地整备等攻坚战,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为法治民众建设新实践新成效。三是切实承担起组织推动学习贯彻的领导责任,聚焦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中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抓好“关键少数”的教育培训,抓好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带头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学以致用,促使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根植于心,为构建良法善治新格局夯实思想根基。
四、贯彻落实“两纲要”,加快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
(一)切实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水平。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凡提交党工委会审议的重大事务性议题必经合法性审查,本年度共审查重大事务性议题89份。严格对照国、省、市有关规定开展法制审核工作,对22宗重大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深入推进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执行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今年共制定党内规范性文件8份,集中清理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期间印发的54份党内规范性文件,决定废止17份、宣布失效6份、修改5份,有力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水平。
(二)纵深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高效统筹协调作用,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做实行政执法人员证件管理、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标准、行政执法人员和法制审核人员素质提升工作,常态化组织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全方位赋能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探索新时代行政执法规范建设样本。年内举办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交流会议2次、培训讲座3次。
(三)全方位增强依法履职能力。聚集“百千万工程”,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土地整备、工改、治水、绿美建设、民生实事等重点领域专项监督,对滞后工作,强化“人大+纪检+督查”跟踪问效,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执法检查、立法调研、代表见面座谈等活动6场次,开展纪检监察重点工作现场监督40次、街道共出庭应诉52宗行政及民事诉讼案件,其中4宗由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
(四)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用人导向。认真落实法治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工作要求,压实主体责任,优化资源整合,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一支由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综合网格员为主体,社区民警、村干部、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补充的法律服务队伍,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为牵引,协同高效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依法治理体系。
(五)创新推动新时代普法工作。以显著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创新普法工作方式,创设“法治视点”及“民众普法 少年先行”两大普法栏目,全面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力争在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共计拍摄普法宣传视频20个,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省司法厅抖音、省粤虎工作室、“法润中山”、“中山政法”、“中山禁毒”等公众号转发计27次,取得良好普法效果。
五、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023年以来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了新进步、新成效,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领导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不够深入,法治理论掌握不够全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成效不够明显。
(二)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成效不够明显。虽已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个普法阵地,但在充分利用模拟法庭、阅览室等法治教育资源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足的普法活动方面还有待提升,依托法治教育基地探索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法治宣传活动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在于基地承载和接待能力有限,面对量大面广的青少年群体,依托法治基地组织开展大规模普法活动便稍显捉襟见肘。
(三)基层法治专业人才短缺。民众街道已在各村(社区)成立法律服务站,并建立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队伍,在常态化释法解惑、定纷止争上成效显著,但聚焦专业性强的领域,对驻村律师倚重问题凸显。
六、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街工作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学习内容。及时调整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等法治工作机构,印发《民众街道2024年全面依法治街工作要点》,贯彻落实《法治中山建设规划(2022—2025年)》《中山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工作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
(二)深化普法责任,提升普法质效。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持续向社会面开展围绕中心工作的普法,提高法治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解决当前我街道法治宣传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同时强化部门联动协作,进一步擦亮民众普法创新品牌,切实推动全民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三)深耕法治队伍建设,促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不断提升。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综合网格员”队伍资源,把打造高素质法律队伍作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延伸,持续开展法律培训活动,提升“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综合网格员”的法治思维、法律素养和用法能力,发挥基层法治队伍在参与法治实践、示范带头的作用,着力提升公法服务质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