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关于《中山市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0-02-27 分享:

  政策文件:《中山市关于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我市体育服务业发展,优化体育服务供给,扩大体育消费,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关于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府办〔2019〕47号)。现就《实施意见》解读如下:

  一、文件制定背景说明

  2014年10月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21号)、《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等文件,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要求依托现有体育场馆,整合体育设施资源,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扶持发展。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76号》、《广东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对全市GDP贡献度逐渐增强,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低端发展、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不足、体育人才缺乏等困难和瓶颈。因此,出台《中山市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市体育服务业加快发展,优化体育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一)基本内容。

  1、发展目标。

  从现在到2025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力争达到15%以上,形成空间集聚、业态多元、竞争力强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体育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2、发展举措。

  一是完善场馆(地)规建运管。二是打造发展平台,包括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招商推广平台等。三是支持多元发展:构建竞赛表演活动体系和品牌;培育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融合发展;鼓励体育俱乐部职业化发展;鼓励创新发展。四是优化扶持政策,包括人才扶持、用地扶持、税收扶持等。

  3、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三是落实资金保障;四是加强宣传推广。

  (二)重点内容。

  1、支持政府投资新建的体育场馆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

  2、在保障安全、合法利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公园、水库(湖)、湿地公园、绿道、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服务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运营体育服务设施并依法按约定享有相应权益。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新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应在规划设计时,创造向社会开放的条件。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可根据实际自行管理、以购买服务或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等方式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可按有关规定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的方式,收费标准应经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示。

  4、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体育用地布局,依法依规优先保障体育设施、体育产业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其中属非营利性体育设施的,按规定使用省新增建设用地专项指标;属营利性体育设施、产业项目的,在同等情况下,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方案。

  5、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体育设施,允许按照体育设施设计要求,依法依规调整使用功能、租赁期限、车位配比及消防等土地、规划、设计、建设要求,试行一定期限内继续按照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

  6、对在我市举办的国际、全国性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和其他自主品牌赛事,按项目类别、赛事等级、竞技水平、影响力等,分别给予相应比例的办赛资金扶持。

  7、支持高规格体育俱乐部在我市落地。在我市注册并冠“中山”队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按项目类别、职业联赛等级、社会影响力、投入和名次等给予扶持。

  三、政策实施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山市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将加快推动我市体育服务业发展,完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扩大体育服务业经济规模,培育体育服务业龙头企业,丰富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