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

榄边村概况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4-01-24 分享:

        榄边村位于南朗街道北部,东连濠涌村,西与大车村相邻,南连南朗村,北与火炬开发区小隐、黎村接壤。 全村总面积9.98平方公里。榄边村下辖南塘、茶东、茶西、莆山、赤坎、西江里6个自然村和榄边小区,经济以经济社为核算单位。全村1250户,户籍人口3469人,管理总人数超1.5万人。村设二级党委1个,党支部8个,共有正式党员128人,预备党员3人,发展对象2人,入党积极分子17人。榄边村集体经济以物业出租为主,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约为163万元。村委会驻地在榄边小区。

      榄边村在建村初期,属东莞县文顺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属香山县永宁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四字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属四字都。清朝道光七年(1827年),属四字都。清光绪初年(约1880年),属东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第四区。民国19年(1930年),属东乡区。民国25年(1936年),属第四区。民国33年(1944年),属滨海区。民国38年(1949年),属第四区丰阜乡。1951年,属第四区丰阜乡。1953年,属第四区,称榄边乡。1957年,撤区并乡,属南朗乡,称榄边村。1958年,属张家边公社南朗耕作区,称榄边生产营。1961年8月,属张家边区榄边公社,分设南塘、茶东、茶西、莆山、赤坎、西江里6个生产大队。1967年至1976年,属南朗公社,称榄边生产大队。1984年2月,属南朗区,称榄七乡(包括大车村)。1986年12月,属南朗镇,称榄边村民委员会、南塘村民委员会。1990年12月,属南朗镇,称榄边管理区、南塘管理区。1998年8月,属南朗镇称榄边村民委员会、南塘村民委员会。2001年11月,南塘村并入榄边村称榄边村民委员会。        

      榄边村历来重视教育。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已开设榄岗义学,位于榄边旧圩中心,后改为云衢高等小学堂。20世纪40年代改为云衢小学;1946年,改为第四区第二中学附设小学;1947年,改为丰阜乡小学;1949~1952年,改名为第四区第八小学;1952~1960年,改为第四区第三中心小学;1960年,定名榄边小学。1984年,茶西村旅港乡亲陈元普捐资港币45万元,在东岳庙旧址处建一所学校,占地面积15亩,名为榄边达宏小学,该校建成后取代榄边小学。 1997年,村委会与榄边达宏小学共同投资50万元合办榄边幼儿园。

  2014年10月,榄边村被确定为广东省红十字“博爱家园”项目试点。以榄边小学为基地创建红十字青少年教育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建立榄边小学应急避险场所;携手青青农场,在榄边村范围内开展为贫困家庭,五保、低保户共10户,每星期开展一次由志愿者免费配送2斤绿色有机蔬菜的公益活动。建立“博爱家园卫生所”开展医生下乡325户,重点关注家居环境卫生、登革热防治工作;开展多场的老人健康卫生讲座;为全村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全村覆盖医疗保险。

  2019年榄边村和原镇妇联合作,以陈氏宗祠为核心阵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祠堂、公园、民房墙绘、女性创业基地(青青农场)融合一体打造成家风家训传承基地,把“家文化”元素融入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它在基层落地生根。把古村落特色、淳朴的人文民风、温情的家风家训和创业致富成果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2020年,中山市农委通过公开遴选将榄边村纳入中山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对象。

      榄边村党组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榄边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注重选配优秀的青年同志作为村“两委”干部储备人员,落实“青苗”工程行动,做好农村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强化“1+3+5”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机制建设,增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素质过硬的好班子、作风扎实的好队伍、务实管用的好制度、规范实用的好阵地。加强榄边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规范落实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党组织报告工作机制,用好榄边村乡村振兴促进会和双联双助单位的人力、智力、财力资源,以“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为目标,以党建凝聚各界力量共谋乡村发展。用好村党群服务中心(站)阵地,举办具有榄边特色的党群活动,搭建好党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