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乡村文化振兴】让文物建筑重焕光彩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8-28 分享:

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孙中山故居以及数座古老的祠堂连缀起一部部家族史,120多处文物诉说着这里的古韵。自2023年,在中山市文物岁修制度的有力推动下,南朗街道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得以修缮,焕发往日光彩。

图片

图片

以小修防大修

用“小钱”办大事

图片

图片

南朗街道榄边村茶西西园闸门,建于清代。门上方的花岗岩石匾上阴刻楷书“西园”二字格外醒目,闸门墙脚及门框由红砂岩构筑等经重新修缮活力重现,告诉人们历史好像就在昨天。

建筑焕然一新

修缮前▶

修缮后▼

图片

图片

据南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江介绍,南朗街道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24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03处,除去孙中山故居管理的文物,符合文物岁修规定的共有90处。2023年,经组织文物管理单位摸排、具有相关资质设计单位的评估等程序,筛选出符合补助条件的不可移动文物岁修项目23个,包括保养维护、局部修补、有害生物防治、消防购置等。截至2024年6月,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文物建筑年代久远,部分文物建筑长期丢空无人居住,出现蛀蚀、漏水等现象。由于没有及时的利益回馈,加之修缮费用较高,管理者普遍修缮意愿不高。“岁修制度”实施以来,资金问题得以解决,如茶西陈氏宗祠岁修维养项目、南塘简氏大宗祠岁修维养项目,都得到了妥善修缮。

在茶西陈氏宗祠,经修缮的建筑焕然一新。茶西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程炳根表示,未修缮前宗祠多处木构件糟朽露白,油漆起皮、脱落,立柱、地砖生青苔发霉。刘江补充道,在“岁修”资金的支持下,通过门扇、立柱、檩条修补和重新油漆、石柱、阶砖地面清洗,以及墙面局部修补,既保障了文物安全,又使祠堂的功能得以发挥。

南朗街道榄边村南塘简氏大宗祠又名“敬修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该祠堂过梁一侧开裂、多处瓦屋面漏水、墙面霉变、门扇漆面也脱落严重。“小病不医成大患”,如不及时进行保养维护,祠堂多处木结构会因渗水逐步朽化。经了解,南塘简氏大宗祠曾于2002年由村民捐款修缮过,此后未进行过修缮保养。文物岁修制度的实施,补齐了村集体文物保养维护的资金短板,排除了村集体文物修缮的各种顾虑。通过岁修维养,祠堂漏雨现象得到处理,门扇得以修复、墙面污渍得到清理,改善了文物依存环境,避免将来可能需要的大修大补。

刘江表示,去年,南朗街道申请“岁修”补助资金130万元,用于文物的白蚁防治、杂草清理、灭火器更换等。“‘岁修’制度全覆盖通过解决文物建筑‘小病害’,有效避免了小病拖成大病、小修拖成大修。”

接下来,南朗街道将持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促进文旅融合,突出自身特色,探索新时代的新功能、新用途,提升古建筑的现实价值,与美丽乡村发展相结合、相呼应,使不可移动文物等文化遗产串珠成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