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最新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宜居侨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全面完成区“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市下达年度计划。围绕以上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侨乡发展活力
一是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落地实施。深入推进“三规合一”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与上级改革措施的衔接,确保各项改革上下贯通、有条不紊。 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社区整合和政经分离为抓手,推动农村综合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在政经分离、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农业发展、集体资产交易等方面积极探索,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利。继续做好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监管督导工作。
三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选择民生关注度高、适合政府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引进公益服务机构,加强个案跟踪、专业服务成效、绩效评估督查等,打造特色社工服务项目。探索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引导现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开展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友好睦邻之家”小区邻里互助计划服务,结合居民和社会需求,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社会服务模式。
二、坚持转型升级,夯实侨乡发展实力
一是强化“新型专业镇”建设。把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作为总抓手,以“三突出”为切入点,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专业镇创新的路子。力争到2016年底前培育出超2家百亿级企业、1家十亿级企业,不断壮大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百亿级电梯产业集群。
二是强化“两基地”建设。分步骤推进中山航天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的规划落地,从基地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建设规模和配套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积极协调、做好服务。着手编制电梯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擦亮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加快蒂森新工厂等重点项目报批和投资推进力度,主动牵头、深入对接,确保引进项目“不降档”、“不走形”。
三是强化培育扶持。重点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合理利用现有9家省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在现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广东省名牌名标的基础上,创立更多驰名商标、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力争到2020年,产业示范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超过100家。
三、坚持城乡统筹,释放侨乡发展潜力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把“三规合一”作为激发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配合市城乡规划局完成主城区控规专项调整,积极协助市城乡规划局推动南区控规的修编和调整工作。继续深化、完善南区中心区、马岭、北溪、西环片区控规成果。推动“三旧”改造常态化、长期化,开展土地整理和闲置用地处置,铁腕整治“两违”用地。全面科学谋划和编制好南区“十三五”规划。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结合中心区扩容规划,以大型商业综合性项目为重点拓展方向,考虑引入商业综合体间的“空中连廊”设计,连接大信商业广场、唐盛国际商业综合体、中澳滨河湾商业中心、悦盈新城商业中心等形成超10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圈,连接树木园形成“吃、住、行、游、娱、购、健”七位一体的综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商圈共荣,形成新型城镇化与创新发展专业镇的互动互促新格局。
三是坚持一体化配套。加快实施《南区实施村容整洁工程行动计划》。力争2015年年初建成福涌垃圾中转站并投入使用。做好曹边休闲公园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推进北台森林公园建设。做好雨污分流支管到户工作。加强岐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非中心区内河涌治理工程,城南路、西环路、兴福路等区内主要道路两旁的环境整治。重新定位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将南区文化推向更高层面。搭建沿线游览线路,激发全民参与力量,逐步改善辖区旅游营销困惑,提高三产兴区的影响面和辐射力。
四、坚持民生幸福,凝聚侨乡发展合力
一是筑牢增收之本。结合南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针对不同失业群体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实现就业。适度调整我区促进就业和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推进南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体系。
二是筑牢保障之基。大力推进“全民禁毒”工作,深入推动“无三害”创建工作。以推广“门禁+视频”为抓手,全面推进出租屋信息采集和管理。不断完善本辖区“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加快实现“村村通视频、探头全覆盖”的目标。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重大隐患排查整改,深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集中解决积案信访和突出问题,加强欠薪逃匿预警监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产品检测和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强化应急管理,确保群众放心、安心。
三是筑牢民生之根。安排7680多万元,用于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按照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要求做好迎接上级教育均衡评估工作。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图书馆南区分馆建设及社区文化室的整合。推进社区、自然村健身苑点的建设、维护。举办南区第六届社区文化节、绿色暑假活动等我区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快推进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南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监督和整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登记建档率、卫生监督覆盖率、从业人员体检率、传染病调离率、法律法规培训率100%。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2%以上。着力提升计生均等化服务水平,致力构建“幸福家庭”,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医疗机构,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五、坚持推行依法治区,提升侨乡发展能力
一是提升政府执行力。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市场经济、法治经济准则,严格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以政府机构职能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建立健全教育、预防、监督、奖惩并重的执法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及党员活力细胞制度,深化“线上考评”机制,推动服务群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使联系群众成为机关新风尚。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的诉求有人听、有回应、有结果、有反馈。
二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内部审计“年审制”,突出对改革措施、财政资金、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方面的重点审计,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专项审计的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三是提升政府服务力。做好政府行政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社会活力的“加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提高政务惠民水平。探索建立专业性的政府政务微信平台,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提高公众对政府工作参与度。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和“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探索完善以群众满意率、事项办结率为导向的行政效率评价制度,打造行政审批项目程序简、效率高、服务优的活力型、服务型城区。
同志们,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新形势下要有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区人民,携手同心,务实苦干,开拓进取,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开创南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