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规划计划

2021年南区街道办事处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02-10 分享:


       2021年,南区街道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头号工程”“三个年”“六大战役”,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市两会精神、全会精神和市主要领导调研中山科学城讲话精神,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一、聚焦“头号工程”,全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

       一是做强科创产业平台。全力保障中山科技创新园建设,配合市做好相关前期工作,推动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尽快动工。深入推进中山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精心做好科创集聚区前期规划,持续深化论证《中山市科创集聚区概念规划成果》,加快编制科创集聚区产业规划。提升产业平台层次,加快省级工业园区申报工作,融入全市国家级产业园区体系建设,深度参与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二是加快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坚定不移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根基,厚植电梯产业优势,加快启动电梯产业园建设。统筹推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本土“链主”企业。实施电梯产业创新引领工程,推动资产公司商业大楼年内封顶,建设电梯产业研发大楼,大力打造基础共性技术平台。借力国检中心建设电梯数据中心,推动电梯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为基础,筹办特种设备大学,积极办好职业技能大赛,深化本土人才定向培养。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中山科学城产业定位,定向招引新能源、光电、智能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材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优质科技创新产业项目。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依托中山·平安科技园,导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加强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

       二、聚焦实体经济,力促产业高端迈进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招商引进一批、启动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热潮,为持续推进中山科技创新园质量发展汇聚澎湃动能。落实重点项目“包干负责制”,加速项目落地。支持本土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推动奥美森、胜龙、森德等11个增资扩产项目。加快推进非视觉智能、健康照明、邦达、清匠等10个在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服务好点石塑胶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制造及年产五万吨汽车专用塑胶原料生产项目、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基地等6个前期项目,跟进接洽太平洋大数据中心、英众科技综合研发和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

       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以电梯产业园为平台,定向招引工业设计、电梯维保、学历教育、技术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装备制造业相匹配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业,搭建普惠、知识产权等金融服务平台,发展创新孵化服务、研发和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服务等2.5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商贸业,大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等恢复发展,积极推动健康、养老、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实现突破发展。

       三是加大稳企安商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加快研究出台电梯行业、建筑行业、初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系列扶持政策。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延续好驻厂联络员、企业家座谈会、供需对接会等经验做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深化政企银战略合作机制、“白名单”机制,增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减负。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登记改革,大力推动“互联网+审批”服务,推进政策兑现“一门式”办理。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00家,营造更具活力的市场环境。

       三、聚焦功能完善,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2035版国土空间规划为统筹,构建“六区一轴”城市发展新格局。精准划分产业梯度布局和城市功能,加快北部综合服务区、科创集聚区、电梯产业园区、中山·平安科技园区、北溪河十里画廊区(影视创作基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区“六区”规划。规划打造城南路“中轴线”,启动两侧城市概念设计,开展城市风貌提升工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空间集约高效。

       二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破解土地之困为核心,完成“工改工”任务。推进中山科技创新集聚区、电梯工业园区、树涌工业园区、渡头工业区、寮后工业区、白石环园山仔工业区等一批“工改工”,确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加快锌铁棚改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推动释放一批土地资源。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第二工业区城市更新,“腾笼换鸟”建设一批高端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城市客厅”。加快公安分局民警生活区、恒海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规划建设,配合市级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沙恒竹上历史风貌村落连片保育开发。

       三是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加快大南路建设、马石路前期工作,年内打通纳入市台账的3条瓶颈路。加快推进城南路、大新路、沿江路、茶亭路等道路升级改造,配合做好中开高速建设工作,打造内外联动的交通网络。动真碰硬破解农村道路问题,完成15条公路“白改黑”工程,推动西环路升级改造,推进9条15米以下规划道路建设,推进树涌工业园、电梯产业园配套道路及渡头村内循环道路建设,改善城乡交通“微循环”。

       四、聚焦生态改善,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

       一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持续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大气污染防控监测。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深化落实河长制,推进岐江河(南区段)等15条黑臭(未达标)河涌水体整治提升。加强预警机制建设,重点打击涉水直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扎实打好净土攻坚战,强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污染源管控,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超期贮存、非法转移、填埋、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北溪河“一河两岸”提升工程,全面整治沿岸堆沙堆泥场。坚持示范引领,打造渡头经联社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专项行动,全面整治违章建筑、“三线”乱象及房前屋后环境。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持续深化“十个美丽”品牌行动。完善环境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体系。实施城市颜值提升工程,加强对城乡建筑风貌、建筑外立面、建筑色彩、天际线设计管控。

       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岐江河沿岸规划设计,谋划建设滨水休闲街,完成北台森林公园滑坡整治复绿工程,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实施100个街心、村心、口袋公园计划,新建一批小公园、微绿地。打造全民健身广场、体育公园、定向越野主题公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串联曹边、北台、树涌、沙田、金溪、寮后,打造北溪古村驿道。

       五、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迈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特色项目。启动寮后二期工程建设,做强侨房保育特色,打造侨房活化保育区和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深化曹边三期工程建设,擦亮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金字招牌。加快推动沙涌文创街区二期工程建设,打造网红沙涌文创街区。以马应彪纪念堂为主阵地,启动马应彪文化广场前期设计工作,盘活周边旧厂房,改造升级商业综合体,打造4A级百货文化主题景区。串联10名空军将领故居和周边侨房,打造北台名人故居群。完成渡头市场、商业街升级改造。

       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旭景农业科技园为龙头,延伸发展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疗养、考察、研学等旅游活动。坚持集群化发展理念,推动旭景农业科技园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绿野仙踪农业园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园。丰富特色农业发展形式,培育发展文旅研学、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业态。

       三是发展全域旅游。持续深化《北溪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北溪河“十里画廊”概念规划》《中山北溪社区定向运动概念规划》,以“十里画廊”为基础,统筹设计金溪、寮后、沙涌、福涌、树涌等古村落旅游路线,串联文创沙涌、休闲曹边、研学寮后、网红北台,打造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夜间经济、乡村经济,深化古村落定向越野基地建设,承办好国家和省、市级定向越野赛事,争取中国纪录片创作基地落户,积极申办中国公益广告大赛,持续推广美丽南区名片。引进大象艺术梦之城等文创龙头企业,打造衣食住行游一站式文化创意街区。谋划福晟天地特色美食街,支持4A级景区詹园提升完善,做强3A级景区悦来亲子王国,释放消费升级新活力。

       六、聚焦惠民利民,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本土人力资源中介平台,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深入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加快实施“农村电商”重点工程,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深化南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留学生就业基地建设。建立政府兜底、社会参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抓好低保群体、特困人员、残障人士、妇女儿童、慈善等工作。

       二是推动教育医疗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以“小切口”惠及大民生。深化“教育三提升”工程,新增3所公建配套幼儿园,谋划第一小学建设,加快北台小学、良都小学升级改造,完成良都中学扩建招投标。配合南区高中建设,积极引入高水平院校,深化市一中良都中学集团化办学机制。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推动中山科学城内的k15制高端民办学校尽快启动建设,深化与华侨中学合作建设一所优质初中学校,支持恒美学校扩大建设k9制学校,提供普惠与高端适宜的多元化教育选择。布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南区医院硬件和服务能力建设,把科学城的发展红利兑现到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上,让群众有盼头、有收获。

       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以特色文化引领文化产业繁荣,深入梳理华侨文化、粤商文化、历史名人资源,充分挖掘沙涌历史文化街区的时代价值,持续提升刘广生故居、杨仙逸祖居建设。发挥博高文化馆、燕河居、玖悟斋等市场带动作用,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孵化平台建设,打造文创产业高地。深化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中心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方志驿站体系。建设规划馆、乡村振兴展览馆、定向越野展览馆、非遗博物馆等功能场所,完成北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快环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

       七、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平安南区建设取得新成就

       一是坚决捍卫政治安全。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提升网络舆情监督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网络、学校、青年等重要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加强国防动员能力建设和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国家安全意识。

       二是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南区)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合,探索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市域社会治理全科网格、应急管理中枢协同运转的数字城市治理系统,加快建设网格和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实施“雪亮工程”,推动平安南区智慧化建设。推进城南社区拆分工作,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加快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实现“多网合一”。深化“金点子”大赛品牌打造,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涉稳楼盘、涉农涉土、涉军退等重要群体的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出租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开展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以有效的大行政执法推动法治社会化。谋划建设应急宣教体验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向应急及时转换的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精准快速处置。

       八、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第一议题”等学习制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首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及党员干部培训的核心课程,持续推动学懂、弄通、做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办好“十个一”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建设青年运动史馆、青年旅馆、青年之家,打造与刘广生故居呼应的红色资源体系,献礼党的100年华诞。

       二是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力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两个覆盖”和“双同步”,推动“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创新举措落地见效,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应建尽建”。健全“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机制,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各类基层组织向上级党委报告工作制度。落实驻点工作责任制,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加快推行社区驻地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健全“1+4+N”党群服务中心(站点)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三是全面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干部能力。大力实施“头雁”工程,进一步完善党组织书记培养培训、管理监督、履职考核和激励保障制度,及时调整撤换“四不”党组织书记。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应对矛盾风险最前沿和服务群众第一线培养选拔使用干部。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先进典型表彰宣传,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九、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坚守纪律底线,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持续发力。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更加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实践“四种形态”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严格监督落实各项换届纪律,惩治社区、经联社换届中的拉票贿选等问题。

       二是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精准施治,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科学有效运用监督执纪“七个看”和问责“六字诀”,对不作为、乱作为或“庸、懒、散、拖”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持续强化机制建设。注重标本兼治,严格落实各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健全经联社管理及部门内控制约机制,修订完善《经联(济)社组织架构和议事决策程序的指导意见》,监督实行新修订版本经联(济)社合同,强化“三资”平台监管,扎牢不能腐的笼子。聚焦工程建设、土地开发等重点领域,紧盯财政支出、项目审批、预算调整等关键环节,坚决惩治重点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此外,要继续做好经联社换届选举,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认真做好外事、港澳事务、侨务、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国防建设、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