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3.51亿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1.3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市第11;第三产业增加值20.1亿元,比增9.1%,增速排位全市第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05亿元,比增8.2%;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比增15.6%,增速排位全市第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3亿元,比增6.8%。国地两税收入11.43亿元,比增6.6%;其中,国税收入7.33亿元,比增27.83%,地税收入4.09亿元,比增-17.9%,剔除营改增因素后可比增长43.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1.93亿元。
二、产业发展结构优化
一是以电梯产业为龙头,拉动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3.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2%。从主要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看,上半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9家,实现产值合计60.79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的77.7%,同比增长0.2%。
二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增加值20.1亿元,增长9.1%,占GDP比重的46.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表现良好,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三个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5.9%和3.5%,拉动GDP增长1.95、0.61和0.54个百分点。
三是新兴业态茁壮成长。重点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协助悦创中心创建“中山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已有“阿里巴巴华南大区轻创项目”“滴滴出行”“泰坦工艺”“佰利纳照明”等38家互联网企业入驻。
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今年引进项目20个,总投资额约55亿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9个,总投资额约18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总投资额约34亿元。增资扩产项目1个,总投资额约3亿元。上半年,汇邦大厦和昊泰管业2个亿元非房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并入统;大信南区广场项目已取得基坑施工许可证;赫比电子科技、德熙装备制造、环境设备制造、达裕集团、世嘉科技等项目也正式进入项目供地程序。
二是抓好各项工程建设。上半年,全区跟踪实施市属区属工程(含已开展前期工作的工程)共61项,总投资上亿元。市属工程中,先施一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图初步设计评审,管线位置调整基本完成。沿江路东段中标结果公示完毕,正在办理施工报建及进场施工。恒和街工程改造段构造物拆除已基本完成。河浦6号路(含五所排水)已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区属工程中,蒂森电梯中山新工厂项目整体工程已验收。积水潭医院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大南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良都中学扩建工程和竹秀园中心小学迁建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四、社会民生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以“八个到位”(摸查调研、动员部署、联系指导、人选把关、政策落实、培训学习、宣传引导、监督防范)工作举措,推进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四个100%”,即书记、主任“一肩挑”100%,“两委”交叉任职比例100%,非户籍“两委”委员选配试点100%,组织意图100%落实。在社区党总支换届选举大会中,4个社区党员平均参会率达90%以上,在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社区平均参会率超过93%,当选人员平均得票率达90.2%,达到了预期效果;积极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工作,竹秀园经联社作为试点单位顺利完成确权,进入颁证阶段。其他需确权的八个经联社农地确权工作稳步推进;巩固三资平台交易流程。上半年,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进行立项交易的宗数有205宗,完成21份合同鉴证,标的总额约8514万元。
二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半年来,发放低保金68.9万元,审理住房保障申请276宗。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63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2495人,参加门诊医疗保险21613人。城镇新增就业59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1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5%、200%、361%。发放各项就业创业扶持金93.72万元。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龄妇女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妇女病普查普治等惠民项目,推动卫生计生资源整合和机构优化。社会工作重心下移,增设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每个社区配置2名以上的专业社工。先后策划组织了2017年南区慈善嘉年华暨“益基金”启动仪式、南区第二十七届环区长跑、第二十三届拔河赛、2017年南区“书香良都”系列等活动70场次,参与群众逾万人次。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验收标准,力创一批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餐饮服务“明厨亮灶”示范单位和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
三是着力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环境。上半年,办结网络信件549宗,规定时限内办结率均为100%。通过联合多部门,成功调处多宗信访案件。围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金融领域突出犯罪、“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等四类突出违法犯罪,深入开展打击毒品犯罪专项行动。受理治安案件426起,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查处治安案件45起,查处率11%。以“创文”为抓手,落实“四看”市容整治重点工作,立案查处一批违法建设、乱张贴小广告、无照流动经营、宣传教育1000多人次。违法设置户外广告牌专项整治工作共拆除违法户外广告牌71个,清拆面积共7762.5平方米。
五、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提升
一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健全领导带学制度、完善激励考核制度,抓实党员管理规范化。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规范南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意见》,依托全区“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开展经常性的党课辅导培训。规范执行《南区社区、经联社工作实绩考评实施方案》等党务考核制度,对各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进行考核,将党组织书记落实抓党建主体责任、党员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底绩效直接挂钩;开展谈心谈话或谈话提醒活动949人次,通过谈心谈话收到322条意见建议、21条苗头性问题。受理、核查线索共12条,其中立案3宗,结案1宗。
二是以实施“书记项目”为助推器,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良都全民公益园,将公益园E座改建成南区党群服务大楼。配套党群综合展厅、两代表一委员联络室,南区党校(分校)、两新学堂、修身学堂、老干大学、青年社区学院、妇女维权心灵港湾、工会维权服务站、志愿者之家等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工、青、妇、社会组织等群团组织资源,开拓党建引领惠民落实的新局面;坚持多线联动,深化干部驻点联系群众积分管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15支驻点团队,组成84个网格工作小组,共走访家庭、企业2951户次,做到“走访足迹广覆盖,走访群众广联系,走访台账广记录,走访问题广解决”。
三是落实“203040”制度,优化党员“活力细胞”工程。不断深化“203040”考察制度、党员志愿服务时数认证制度,建立健全评优激励机制,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回馈活动,严把党员质量关、规范入党程序,突出先锋模范作用。上半年,我区新发展20名入党积极分子,13名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达7000小时,“细胞”活力不断激发,先进性能量进一步释放。广东美怡乐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施培生被评为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标兵,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欧阳国被评为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标兵,南区医院党员洪长发、竹秀园中心小学党员陈福勇和城南社区老党员乐孝清被评为南区身边好人。
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离不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信任、建言献策,得益于老领导、老同志的深切关怀、大力支持,归功于在座各位和全区人民的同心同德、奋力拼搏。这里,我代表党工委,向所有为南区改革发展稳定事业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获得国家、省、市荣誉称号部门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表彰先进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仍不充分,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不强,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保持中高速增长压力较大。二是重点项目落地困难。受市审批流程等影响,例如达裕集团、年产电梯轿厢整体集成系统15000套项目、环境设备制造等一批项目仍未能供地。有些等不及供地都转移了。受土地控规制约,大信南区商业广场、胜龙核电二期三期等一批项目不能顺利动工建设。三是市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南区作为中心城区,“一区一制”虽已实行近两年,一体化建设仍然滞后,城乡基础设施改善仍不彻底,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四是改革的动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破解难题的力度不够,体制机制活力未能充分释放。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基层社会管理水平亟需提高,影响稳定的潜在风险和隐患依然较多。五是党的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干部素质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半年来,我区有班子成员、机关办事员,还有经联社工作人员因为违规违纪被开除党籍,形势比较严峻。
存在这些问题,有很多客观原因,但也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希望大家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到“进一步提高”:
一是克服困难的信心要进一步提高。二是真抓实干的精神要进一步提高。三要是认真负责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四是综合协调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五是主动谋事的思维要进一步提高。六是廉洁奉公的意识要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