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非遗·慈善·敬老:南头镇三大文化IP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3-13 分享:

  南头镇地处珠江三角洲沙田腹地,自明嘉靖年间冲积成洲以来,历经数百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与历史积淀。南头镇党委以党建引领,深挖本土非遗、慈善、敬老三大文化IP,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与社会和谐注入持久动力。

  南头镇党委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以“党建引领+文化传承+多元共治”为核心框架,通过活化非遗传承、弘扬慈善精神、深耕敬老传统,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文化纽带”,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同频共振。

  (一)非遗传承:以飞艇精神凝聚治理合力

图片

2024年9月22日,南头镇举办五人飞艇赛

  南头镇党委将省级非遗“五人飞艇赛”打造为基层治理的精神载体,通过赛事传承、平台搭建、人才培育,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以赛事聚民心,激活社区共建动能。拥有150余年历史的五人飞艇赛,以“同舟共济、奋楫争先”精神为核心,每年吸引数万群众参与。南头镇党委以赛事为纽带,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党员干部带头组队,积极引导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通过组建社区龙舟队、志愿服务队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治理事务的积极性。赛事期间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助力打造“水清岸绿”的赛事环境。

  二是以平台育人才,厚植文化传承土壤 。镇党委将镇属旧建筑改造为非遗展示馆暨传承基地,定期开展非遗技艺培训,并设立专项奖励金吸引青年群体。2024年,青年参赛人数达130人,占比超43%,助力挖掘优秀乡土青年人才,实现文化传承与治理人才储备双赢。

  三是以传承促共治,释放非遗群体能量。推动非遗传承人群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南头五人飞艇赛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祺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自身影响力,带动社区居民、非遗文化爱好者开展非遗文化技艺培训、校园宣讲、情绪疏导等各类志愿活动,积极参与解决社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有力促进社区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

  (二)慈善文化:以慈善灯酒习俗撬动社会共治  

图片

2025年2月13日晚,南头镇北帝社区举办慈善花灯酒会

  南头镇党委以百年灯酒习俗为载体,通过乡情联结、资源整合、公益反哺,构建“慈善搭桥、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一是以乡情为纽带,凝聚治理同心圆。充分利用已有近200年历史的慈善灯酒习俗,推动基层治理优化。每年农历正月各社区慈善灯酒会盛大举行,不仅吸引本地乡亲踊跃参与,还召唤旅居海内外的游子归乡团聚。近年来更积极凝聚外地厂企经营者和周边居民群众参与。慈善灯酒会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和邻睦里、细叙乡情、凝聚人心的重要平台。

  二是以公益为导向,激活民生服务链。慈善灯酒文化的治理效能在民生改善方面得到充分彰显。慈善灯酒会筹得善款重点用于学校建设、扶贫济困、义务植树等公益事业。

  三)敬老传统:以孝道文化夯实治理根基

图片

2024年10月11日,南头镇举办重阳敬老宴筵开1269席

  南头镇党委将敬老文化作为基层善治的情感支点,通过活动创新、资源整合、老少互动,打造“老有所依、少有所承”的治理生态。

  一是以敬老宴为平台,构建民意直通车。以敬老宴为依托,创新性地开展“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民意收集,利用敬老宴平台,广泛收集长者对镇村发展的意见建议;组织一场贴心的志愿服务,整合机关部门、社会力量开展健康义诊、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精心筹备一场文化盛宴,编排粤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丰富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一次暖心慰问,镇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高龄长者和困难群体,传递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2024年,全镇共发放慰问金和慰问金牌近310万元,为136位90岁以上的耆老颁授长寿纪念金牌,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孝道传承为纽带,激发老少共治活力。各社区党组织借助慈善基金募集社会捐助,支持社区养老事业发展。通过“三行情书感亲恩”“敬老办实事 党员当先锋”等亲子敬老活动,开展老带小、小陪老、老幼牵手等活动,构建老有所为、幼有所学、老幼同乐的和谐社区氛围。2024年全镇695家企业、150名乡贤捐赠325万元支持养老事业,通过榜样力量推动孝道文化从家庭向社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