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中山沙溪龙瑞村:决定“商改工”

信息来源:南方+ 发布日期:2023-02-21 分享:


  今年年初,中山市沙溪镇龙瑞村召开了一场村民代表大会,以100%的高同意率作出一项决定:将村集体一块商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目前,该地块已完成改造方案初稿编制,并经中山市土委会审议同意改变土地用途,这也是沙溪镇首宗“商改工”项目。

  “是否要‘商改工’,这个决定我们犹豫了很长时间。”龙瑞村党委书记刘锦源说。

  是什么原因,让龙瑞村最终下定决心?

担忧

  龙瑞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毗邻中山主城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几条主干道将其“围”在中间——村子北面为富华道/岐江公路,东面有105国道,南面则是连接着博爱路的沙溪大道,还有一条沙溪南路从村子中穿行而过。近年来,龙瑞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如今,村集体资产规模已超6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亿元。


图片


  沿着沙溪南路一路向北,左侧为龙瑞村的生活区,村集体物业则集中在路的另一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商业综合体珑城1560,不少饕客熟知的颇具中山饮食特色的龙瑞粥城如今也搬到了这里;紧挨着珑城1560的是新近打造为“香山新街市”的菜丁龙瑞市场,市场环境干净整洁,来买菜的人络绎不绝;再往北则是中山市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广东中山龙瑞国际服装城,以及龙瑞小商品城等。


图片


在旁人看来

龙瑞村的商贸业已经形成了不俗的规模

为何却要另辟蹊径

选择“商改工”这条新路子?


  刘锦源有着更长远的考虑。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业态融合才能更有活力。”在刘锦源看来,经过多年来的商贸业发展,龙瑞村土地开发强度较高,存量用地极少,产业发展空间受限。“我们的服装城、小商品城还是传统的经营模式,随着电商的兴起,大家买东西都跑到了网上,线下的实体店经营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转变思维。”

  刘锦源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以龙瑞国际服装城为例,近几年的空租率达到了10—15%,虽然其中有一定疫情影响的因素,但跟早期一铺难求的火爆程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我们做实体批发的,真的搞不过开网店的。”龙瑞国际服装城一家经营商务男装的店主这样感慨,他来龙瑞村开店已有十年。“我也想过开网店做电商,但很多东西都不懂,跟别人竞争没优势,现在的生意都是靠熟客维持。”

  而另外一家女装店的店员则表示,以前遇到只买一两件衣服的散客,店家一般都不会卖,但是现在即使买一件也会给批发价。

  如何改变龙瑞村的产业生态,提上了刘锦源的日程。特别是在村里走访慰问的时候,一些老干部老党员也向他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现在省、市都提出了制造业当家,我们也希望引入一些高端制造业,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有了足够的人流,才能进一步带动消费,与龙瑞村已有的商业形成互补。”刘锦源说。


变革

  有了想法,刘锦源又等来了机会。

  2022年1月4日,中山市高规格召开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全市“工改”号角。借着东风,龙瑞村“两委”主动联系了沙溪镇工改办,提出“商改工”的想法。

  首先升级改造的是龙瑞村一块商业用地。该地块位于105国道西侧,面积为42.6亩,建有4栋低效建筑,现状容积率为0.13。主营小商品批发零售、驾校教练场等,租金收入仅为20万元/年。但实际走访发现,该地块更像一块“荒地”,里面的野草有一人多高,附近居民反映,这块地“空”在这里很多年了。对此,刘锦源给出的解释是:一直没有好的项目。


图片


  “商业用地的增容费很高,但如果不增加容积率,土地使用率又会很低,通过‘商改工’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我们的问题。”刘锦源说。

  虽然该地块用地功能转变及改造方案在村民代表大会以100%的高同意率通过表决,但其背后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代表,担心以目前的村集体经济情况,无法负担后期产业园的建设。“老人家的观念都是要存够钱再建设,对于贷款建厂房这种做法认同度不高。”一名龙瑞村“两委”干部坦言。

  为了推动龙瑞村完成“商改工”,沙溪镇工改办及时送上优惠政策:对村集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自主改造低效工业物业的,自其取得贷款之日起前3年内所产生的贷款利息给予50%补助。

  按照计划,该地块将建设成电商物流产业园区——龙瑞智造产业园,改造后容积率达到3.5,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方米,可为原有的国际服装城商户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相关完善产业链。


图片


  而这仅仅是龙瑞村变革的第一步。

  刘锦源表示,基于此次项目改造地块,村集体还计划将周边混杂零星的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等超百亩土地,进行连片改造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沙溪镇云汉、港园等多宗私人地块业主纷纷到沙溪工改办咨询“商改工”“住改工”业务办理及政策优惠。

  在南头镇,该镇党委、政府选择放弃短期高额利益,加快推进全市首宗政府收储百亩级“住改工”项目实现高质量建设与招商。

  对此,中山市工改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龙瑞村“商改工”案例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过去的传统思维都是“工改商”,觉得这样改才有“利”可图,龙瑞村“商改工”的新路子,可以改变大众的思维,有利于推动全社会重视产业发展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