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山市沙溪镇龙瑞村,很多中山人首先想起的是“粥城”这个招牌,龙瑞村的日日粥城、夜夜粥城是本地人宵夜常去的地方。龙瑞村位于中山市沙溪镇东部,是沙溪镇首个“亿元村”。历史上的龙瑞村乃至沙溪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煲粥、喝粥的传统,龙瑞粥品制作技艺便在此基础上形成。龙瑞粥品传统制作技艺于2022年5月18日被列入中山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瑞村景
经常来龙瑞村喝粥的中山人会发现,龙瑞村的环境日益改善,除了美观的村头标识,绿化整洁的公园,还有规整的停车位,干净卫生的街道等。伴随着村容村貌的提升,龙瑞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整洁美观的村景背后,是龙瑞村积极探索“一三五”乡村治理模式的成果。“一三五”即一个核心——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三大支柱——夯实服装商贸、物业出租和现代农业三大经济支柱;五项重点——抓好文脉传承、环境改善、文明建设、文化惠民和共建共治五项重点工作。在“一三五”治理模式统筹之下,龙瑞村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村民生活更加富足,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龙瑞村迈上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百年文脉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从沙溪南路进入龙瑞村,能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石碉楼公园,以及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探花及第”牌坊等文物古迹。龙瑞村以文脉传承为抓手,积极盘活村中古旧建筑,先后完成探花及第牌坊、谿角古塔、刘氏宗祠群等一批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古宗祠的保育修缮工程,形成“一祠一塔二楼三古庙”的人文历史名村特色。打造“祥龙献瑞•寻展古村落项目展”,对百年侨房进行精心修复,招揽咖啡馆进驻,让侨房成为群众喜爱的潮流打卡点,助力古村落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石碉楼公园
“保护古建筑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委投入近900万元更换村内旧自来水管,500万元用于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以及120万元建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四小园'建设,建成街心公园、文化馆、儿童乐园,完成村主道路灯饰亮化工程,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对两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等。”龙瑞村党委委员刘一泓介绍,“我们村的村民福利也不错,股东村民每年有年终分红,老人有生果金,村户籍儿童有儿童保健金。村中定期开展敬老联谊会,中秋、老人节等节假日给老人派发慰问品。”
文明建设也是“一三五”乡村治理模式的重要内容。龙瑞村在刘氏宗祠开设青少年修身学堂,内设“文武班”,文班培训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品读、道德礼仪培训等,武班培训内容包括传统武术、醒狮、太极等,推动形成学习、传承、弘扬及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
“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文化生活丰富了,矛盾纠纷就少了。即使有矛盾,我们调解起来也会容易很多。”刘一泓笑着说。
民主议事协商推动共建共治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氛围,让龙瑞村看起来更加整洁和谐,但一个村的大小事务,还需完备的制度来进行管理。近年来,龙瑞村实行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机制,成立村民议事会,搭建“线上+线下”双覆盖议事平台,定期开展村民议事活动。建立户代表网格微信群,开展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工作,完善“家门口”治理服务体系。同时,设立“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龙瑞代表联络点,每月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通过微信、电话、座谈、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心声和意见建议,做好台账登记,落实跟踪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做到“一事一议”。刘一泓介绍,“我们村现在正在施工的‘三线’整治,就是经过5月26日龙瑞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决议,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建设工程方的工程事项。该工程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自今年6月20日开始施工以来,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都很顺利。”2023年上半年,龙瑞村运用“四议两公开”开展事项决策15次。
龙瑞村村民代表大会现场
村中还成立了“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引导群众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维护本村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同时,龙瑞村于2022年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凝聚村中乡贤人士、企业家、侨界群众等力量,实现乡村治理“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
通过积极议事、高效办事,龙瑞村推动珑城1560、朗园壹号商业楼、旧自来水管网改造、龙瑞文化馆等项目成功落地,提升了群众参与社区议事的积极性,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多年来,龙瑞村治安状况良好,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越级上访和非法宗教活动等事件发生。